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平与发展》2011,(1):35-60
2010年12月23日,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2010年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研讨会,来自在京各权威国际问题研究机构、高校的近3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们总结和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深入探讨了未来国际形势及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趋势,并对许多重大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选编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1992年9月15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题为“两极格局消失后国际形势的特点”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国防大学、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东欧中亚研究所、世界知识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会上,许多专家学者就两极格局消失后的国际形势的特点,以及当前国际局势中一些引人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换了意见,发言热烈,气氛活跃。许多同志反映,这次座谈会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当前的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3.
本刊编辑部于1992年岁末举行了《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出席的有北京研究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者从全球和世界各个地区的角度对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后国际形势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既有分析与评论,也有探讨与预测。现将一些主要发言分别摘要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去年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举办了关于1992年国际形势特点和大国关系及其前景的讨论会,在京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和新闻单位的专家学者约30人出席了会议。会上着重讨论了新的国际形势下的大国关系包括中国与外部大国的关系。现将讨论中的一些主要论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时值岁末,《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2018中国与世界”研讨会,邀请相关方向的专家学者围绕当前及未来一阶段国际形势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对来年中国外交工作建言献策。现将部分发言内容整理刊出,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6.
王虹  刘歌 《亚非纵横》2002,(4):45-47
2002年10月15日至10月17日,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在北京平谷区渔阳饭店召开了本年度年会,同时借年会之机,与会的专家学者就当前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地区问题及中东形势及伊拉克等热点问题举行了研讨会。会上来自北京及外地的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积极发言并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普遍反映这次研讨会开得比较成功,有观点、有深度。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虹 《亚非纵横》2001,(4):45-46
2001年9月26日,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利用协会举办换届大会之机,就当前大家普遍关心的国际形势,特别是美国发生"9.11"事件后所产生的影响,举行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研讨会。由于会前一些专家学者做了认真的准备,因此,研讨会开得比较成功。大家普遍反映这次研讨会具有水平高、观点明确、有一定深度等特点,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今年 8月 21~ 22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举办了“国际关系与‘人道主义干预’”国际研讨会。来自联合国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康奈尔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哈佛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外交部、新华社、社科院经政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美国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会议分别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杨成绪和外国专家学者主持。  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当前国际形势、人道主义干预与国际法、人道主义与联合国等问题并结合科索沃战争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虽然还存在不少…  相似文献   

9.
“9·11事件”是冷战结束后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值此“9·11”五周年之际,《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9·11’以来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外交”专题研讨会,邀请在京二十余位国际问题专家就五年来的国际形势变化、反恐形势、当前国际体系中的深层矛盾、大国关系的调整、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美国反恐的得与失、美国国际地位及实力的升与降、中国国际地位与国际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读者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及理解中国对外战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是冷战结束后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值此“9·11”五周年之际,《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9·11’以来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外交”专题研讨会,邀请在京二十余位国际问题专家就五年来的国际形势变化、反恐形势、当前国际体系中的深层矛盾、大国关系的调整、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美国反恐的得与失、美国国际地位及实力的升与降、中国国际地位与国际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读者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及理解中国对外战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正>1月23日,苏格院长率团赴新德里参加中俄印三国学者第十五次对话会。三国专家学者主要就当前国际形势、中俄印框架下的双边关系及发展趋势、反恐合作、共塑上海合作组织合作议程、全球公域治理涉及的国际法问题等展开了深入探讨。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会见了代表团。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国际格局调整加快,世界热点问题升温,大国协调进一步展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007年,世界将进入深度调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局部紧张可能加剧,尤其是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升级,中国外交则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有可能遭遇更复杂的挑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月6日举办“2007年国际大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30多位京内外专家学者在总结、回顾2006年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2007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国际格局调整加快,世界热点问题升温,大国协调进一步展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007年,世界将进入深度调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局部紧张可能加剧,尤其是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升级,中国外交则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有可能遭遇更复杂的挑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月6日举办“2007年国际大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30多位京内外专家学者在总结、回顾2006年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2007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国际格局调整加快,世界热点问题升温,大国协调进一步展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007年,世界将进入深度调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局部紧张可能加剧,尤其是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升级,中国外交则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有可能遭遇更复杂的挑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月6日举办“2007年国际大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30多位京内外专家学者在总结、回顾2006年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2007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国际格局调整加快,世界热点问题升温,大国协调进一步展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007年,世界将进入深度调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局部紧张可能加剧,尤其是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升级,中国外交则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有可能遭遇更复杂的挑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月6日举办“2007年国际大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30多位京内外专家学者在总结、回顾2006年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2007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国际格局调整加快,世界热点问题升温,大国协调进一步展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007年,世界将进入深度调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局部紧张可能加剧,尤其是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升级,中国外交则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有可能遭遇更复杂的挑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月6日举办“2007年国际大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30多位京内外专家学者在总结、回顾2006年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2007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国际格局调整加快,世界热点问题升温,大国协调进一步展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007年,世界将进入深度调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局部紧张可能加剧,尤其是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升级,中国外交则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有可能遭遇更复杂的挑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月6日举办“2007年国际大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30多位京内外专家学者在总结、回顾2006年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2007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国际格局调整加快,世界热点问题升温,大国协调进一步展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007年,世界将进入深度调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局部紧张可能加剧,尤其是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升级,中国外交则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有可能遭遇更复杂的挑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月6日举办“2007年国际大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30多位京内外专家学者在总结、回顾2006年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2007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国际格局调整加快,世界热点问题升温,大国协调进一步展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007年,世界将进入深度调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局部紧张可能加剧,尤其是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升级,中国外交则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有可能遭遇更复杂的挑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月6日举办“2007年国际大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30多位京内外专家学者在总结、回顾2006年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2007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国际格局调整加快,世界热点问题升温,大国协调进一步展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007年,世界将进入深度调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局部紧张可能加剧,尤其是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升级,中国外交则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有可能遭遇更复杂的挑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月6日举办“2007年国际大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30多位京内外专家学者在总结、回顾2006年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2007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