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震撼人心的口号曾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多少伟人、名人、有识之士在这句口号的感召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鞠躬尽瘁、前赴后继。但当前,特别要强调“天下兴亡,我有责任”这句话。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说,社会道德水准不高,我有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我有责任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学内容分析“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包括“劳动成就今天”“实干创造未来”两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内容要求是:“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基于此,本框重在国家责任培育。引导学生认同不同时期每个人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懂得用劳动与实干为国担责,特别强调青少年的使命担当。二、学情分析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顾炎武光照千古的名言,亦是人生至理。但这“责”,如今似乎已被那些热衷于名利和权位的人遗忘到脑后去了!  相似文献   

4.
长空战日寇     
高文庆 《黄埔》2009,(3):32-33
“七·七”事变后,基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我毅然投笔从戎,考入航校十一期,因初级飞行训练毕业时被淘汰,后转入黄埔昆明分校十六期,毕业后分配到昆明空军官校(另有士校)特务团任排长。1941年秋航委会电召,我又重回空军官校侦炸班学习,毕业后分配到邛崃空军十二大队,除了训练、躲空袭警报外,没有作战机会,大家都非常苦闷,曾因此闹过风潮,全大队领航员、轰炸员四十余人还罢飞了十余日。  相似文献   

5.
《群众》2009,(4):F0002-F0002
千灯,位于江苏省昆山市东南部,毗邻上海,紧接苏州。历经2500年岁月流淌,铸就了“古韵今风”、“生态宜居”、“科学协调”的魅力品牌。她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走出了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声震中华的伟大思想家、爱国学者顾炎武.孕育了“世界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她经济发达、环境优美,集聚了“国家火炬计划电路板基地”在内的众多优良产业、  相似文献   

6.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自己责任的认同。他们将“武死战、文死谏”作为自己为人做官的优良传统,但却始终没能得到一个平台,将自己的意见有效地表达出来,所以常叹生不逢时。  相似文献   

7.
余志成 《现代领导》2005,(10):27-27
温家宝总理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强调指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以及“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还有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05,(2):45-47
我以为做人为官应“以德为先”,“以德为先”就是发挥“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范、教育、引导作用,促使健康社会、理性经济的形成。自古以来,中国十分强调做人要“修身养德”,培植出了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立身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苟利国家生死以,  相似文献   

9.
浅谈责任     
张建军 《前进》2008,(11):48-48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数千年一脉相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恪尽职守,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应具有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感,这既是关系到“兴社会主义之天下”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能否在自己这一知识分子群体中确证“没有知识和  相似文献   

11.
前奏曲昆山,是一个梦,一个绚丽多彩而又变幻莫测的梦。昆山,诞生了第一位吃螃蟹的勇士巴解,“敢为天下先”是昆山人自古以来的精神写照。昆山,是顾炎武的家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至理名言,是昆山人奋斗不息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2.
就整体而言,“责任”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支柱,就个体而言,“责任”是一个人成长、成才和成就事业的根本,没有责任心的人将一事无成。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安帮治国平天下的政洽家需要“责任”,改革开放谋发展的企业家需要“责任”。创新求真探奥秘的科学家需要“责任”,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需要“责任”。中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教学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往今来,人们对社会责任感相当重视。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慷慨激昂地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今人们将社会责任感、道德、身心健康、创新精神列为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作为“德育主渠道”的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也十分强调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可见大力培养我国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极其重要。如何提高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所有高中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1.教师要善于分析、挖掘教材中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政协天地》2014,(6):1-1
5月4日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着重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列举了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和理念,包括“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指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①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使命感;②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全民富强的整体观念;③自尊自俭、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奋斗意识;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似文献   

16.
李晓巧 《群众》2020,(2):64-65
说起顾炎武,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众人熟知。作为一个亲历明朝惨痛灭亡经过、又积极参与抗清斗争的学者志士,这句话体现着顾炎武对责任担当的深刻认识。历史风云变幻,滔滔大势难以力挽,在清朝初年一系列抗清活动失败之后,顾炎武对这份责任担当有了全新的思考与诠释,开启了另一条担当之路。怀救民于水火之心在我国古代知识分子中,顾炎武是毛泽东颇为推崇的一位。学生时代的毛泽东曾把顾炎武《日知录》序言中有关顾的政治行宜和讲求实学的内容,抄录在自己的《讲堂录》里,奉为立身行事的准则,还把顾炎武标举为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可师”的“文而兼武”之人。  相似文献   

17.
知识纵横     
知识纵横何谓"中国精神"胡乔木同志在为《中国精神》一书题词时写道"天下为公,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  相似文献   

18.
岁末年初,一本理论专著《稳定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通过这本专著,读者体会了作者张翔麟的博学多才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张翔麟文如其人,关心社会、爱护社会。为社  相似文献   

19.
从鸦片战争到现在的160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将其一分为二。前80年是丧权辱国的近代史,后80年是“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的现代史。站在新纪元的门槛上,回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发展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振兴中华的希望所在。一、丧权辱国的80年近代史呼唤:谁是拯救中华民族的使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民强国、和平安祥是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在中国80年近代史上,清政府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历史发出了强有力的呐喊,谁能让中…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社会主义道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概括提炼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切中时弊,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时代意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新发展。中国的传统道德源远流长,如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知耻近乎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节俭”、“勤劳”、“良心”、“忠孝”,等等,这些都是古代理想道德社会的写照。自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