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玛丽玛萨人生活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境内,是一个人口仅为2000余人鲜为人知的族群,因其语言、文字、习俗等与纳西族相近在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中被识别为纳西族。但自21世纪初,玛丽玛萨人开始了民族文化的自觉,通过以代表玛丽玛萨人文化身份重要标志的玛丽玛萨服、玛丽玛萨歌舞和节日文化等的重构和发明  相似文献   

2.
何武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2):120-127
由于苗族没有文字,他们以服饰为容器,以针线为媒介,以图案为"语言",将本民族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乃至爱与恨都绣在衣服上,镌刻在心里,针针线线都浸透着这个民族太多的情感,与其说他们是在绣衣服,不如说他们是在叙写着厚重的历史,记载着不朽的文明,倾诉着千年的情感.正是由于苗族服装这种"语言"的功能以及寄寓的情感以及对本民族语言极其一切标志的维护心理和态度;苗族服装才会呈现出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服装少有的"规则性",才会成为文化的表征,情感寄托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立法语言的明确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立法语言是立法者制定和修改法律的专门的语言文字,它按照一定的规则表述立法意图,设定行为规范,以形成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在成文法语境中,立法语言是法律条文的物质外壳,是法律信息最直接的外在形式。立法语言在传递法律信息、实现立法意图、体现法律规则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4.
台湾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光荣传统.认同祖国、争取回归,是抗战时期台湾人民抵制日本殖民者"皇民化运动"的一条主线.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割断中华大家庭文化渊源与民族情结的奴化教育、语言强制、更改习俗、文艺垄断和"皇民奉公"运动,台湾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抵制和斗争,并将这种斗争汇入中华民族抗战的洪流,体现了台湾人民不畏强暴,誓死捍卫和发展中华文化,以及强烈的炎黄子孙本根意识.  相似文献   

5.
云南黑树林地区"百年干戈化玉帛"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地区族群矛盾成功化解的个案,其经验及其理论启示具有研究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在特殊情况下,民族内部矛盾也可视为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问题;地域认同会高于民族认同;民族工作队在化解民族矛盾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国家权力在协调民族关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言羡余信息的性质、特点、分类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本质是信息传递的工具,信息传递包括主体信息、羡余信息、缺省信息等。"羡余"在古代只是一个普通名词,引进西方的信息论之后",羡余"(redundancy)成了信息编码术语,指多余的信息成分,借用到语言学领域,主要指语言形式和信息内容的羡余。因此,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而不仅仅是语法或约定俗成)出发,应把羡余信息区分为无效羡余和有效羡余,判断羡余的有效与无效要同时考虑结构、语义和语用这几点,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语用,即话语传递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基于"尊重历史、立足实际"的原则,拟假设把藏族成为跨界民族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并通过梳理其成因的基本历史时间和事件,分析总结出民族内部分离、外部入侵、分离内部联合外部入侵是使藏族形成今天跨界民族的三大主要因素,经济和文化是次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汉英语言中都有非常丰富的表示色彩的词语,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认知心理,汉英民族具有不同的色彩偏爱。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来探究形成这种偏爱的深层原因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我们进行跨文化的交际。  相似文献   

9.
语言文化信息传递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是一个须要以原语和目的语为中介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只有经历这一思维过程,一种语言(原语)所表达的意思才能被感知、接受和加工,最后以另一种语言(目的语)形式得以表达和传播。在中西语言文化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传递者是否具有较强的双语思维意识直接决定其目的语文本质量的优劣。因此,要使对原文理解更准确,目的语表达更贴切,信息传递者必须有意识地交替运用原语和目的语进行双语思维。  相似文献   

10.
黄健 《探索与争鸣》2006,(12):25-26
在统一的中国文化形成之前,抽象意义上的中国文化是以地域性文化的形式而存在。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在不同的人文习俗、地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熏染、影响下,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性文化。这些区域性文化各有特点和所长,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但与此同时,一些区域性的文化也多多少少存在着某些局限。认真考量这些区域文化的形成、特征以及历史发展和影响,对于区域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刊刊发5位学者的笔谈,旨在将这些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李冰  何霁赠 《传承》2011,(5):48-51
对河南邓州高山族"台湾村"的调查发现,该村与郑成功收复台湾密切相关,高山族民俗与语言风格明显,族谱亲情延伸在民族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地的民主建设、尊重民众习俗、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等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谐发展。民族族群的发展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和谐相处;离不开结合实际情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政策措施;离不开正确政策确定之后良好的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更离不开血浓于水的民族大团结和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由表及里、由点到面,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全区各族人民,让新时期的边疆老百姓在享受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享受着和谐的文化雨露。新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灿烂。作为中国地域文化一翼的新疆文化,虽几经历史变迁,但始终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连。当代新疆文化在历史承袭、演进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渊源。新疆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民族、语言等特点,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新疆处于古"丝绸之路"中段,是民族迁徙的走廊,是东西文明对话、交流、碰撞的地方。世界四大文明、三大宗教在此交汇,留下众多的古迹遗存,以"木卡姆艺术"和"三大史诗"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世代相传,各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风情,都给新疆文化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一、尊重民族习俗与移风易俗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和未定族别的的苦聪人、克木人等。他们都有自己的民俗。这些民俗是长期相沿积久而成,祖祖辈辈流传下来,这个民族所有成员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它。这样,就给民俗蒙上一层神圣色彩,使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传统性。习俗在原始社会,是一种不成文的法律,谁违背了传统的、神圣的习俗,就要为这个集团或氏族、部落所唾弃,或受惩罚。到了阶级社会,习俗依旧保持这种这种传统,为  相似文献   

14.
在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自然因素和历史因素毫无疑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人为建构性因素的功能亦不能忽视。印刷语言的传播、地理边界感的形成和历史记忆的传承等对形塑民族想象、建构民族认同十分重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对民族的现代性、建构性和政治性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在他看来,民族是特定文化中人为建构的产物,通过呈现“横向空间同时性”的时间观,印刷语言为人们建构民族的想象共同体奠定基础;经过“遗忘”与“选择”机制筛选,历史记忆形塑民族的同一性和连续性;借助地图、人口调查、博物馆等媒介,人们建立起关于民族空间的牢固想象。安德森关于民族想象的共同体的观点,为我们认识和把握民族和民族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金凌卉 《前沿》2012,(8):125-126
中日两种语言中都包含着丰富的色彩词汇。两国人民因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历史背景、性格特点不同,对颜色的理解和崇拜也产生差异,中日两个民族形成了以各自不同文化为源泉的"民族色"。本文首先分析了颜色词和文化的关系,继而以红白两种颜色为例,分析了中日语言中颜色词的异同,最后对产生异同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6.
<正>"民专人"是云南省民族中专毕业生们对自己的称呼,来自同一所母校的他们,拥有着在母校学习的集体回忆,传承着共同的民专精神,以"民专人"的集体称谓,一直在努力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各个领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扎根边疆,我们都是"民专人""民专人"心眼实,扎根边疆,通常都是十年起。2019年2月7日,大年初三,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举行扩塔(春节)拜年习俗活动的日子。澜沧县街道上由富东、文东、东回、惠民四个乡镇的1000余名群众组成的拜年团,身着盛装,从澜沧县小学  相似文献   

17.
在多姿多彩的云南民族文化中,以色彩绚丽的民族服饰最为瞩目,它不仅是各民族外观上的显著标志和各民族生活习俗及审美观的体现,更是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里程碑。无论在学术上、艺术上都有其研究价值。傣族在云南是一个较大的民族,大多生活在云南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居住在元江的傣族按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自称,主要有“傣雅”、“傣仲”、“傣卡”、“傣掌”、“黑傣”等。各支系的服饰婀娜多姿,各具特色。下面主要介绍妇女的服饰。傣雅:元江傣雅,主要居住在大水平乡和东峨乡。傣雅妇女的服饰为:上衣两件,一件贴身内衣和一件无…  相似文献   

18.
左闻 《今日海南》2006,(11):22-23
在海南博鳌举办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虽然降下了帷幕,但论坛传递出来的信息,交流形成的观点以及论坛昭告两岸农业发展的脉动,至今还余音绕梁“,味觉”不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告诉我们什么?作为全国第一个以全省为范围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论坛东道主的海南,思考、梳理和深化对这个问题的再认识,为两岸农业合作开启新的一页,应该成为跨越论坛“题中之义”的创新思维和后续课题。两岸农业合作论坛选址海南,除两岛自然条件相似、人文背景相似、语言习俗近同、两地农业合作成效显著、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等因素外,还因为海南农业面临转型…  相似文献   

19.
公安情报编写需要履行情报交流的职能,也具有语言交际的特性。编写者、读者/用户以情报产品为载体开展情报交流活动,需要依赖语境。与情报编写的三大要素——情报产品、编写者、读者/用户相对应,公安情报产品的语境可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背景语境。语言语境是指由情报产品自身形成的语境,包括语法语境、语义语境和语用语境。情景语境是由编写者主导、控制,从情报交流实际场景中抽象出来的一些要素而形成的语境,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何如"等因素。背景语境是指有关读者/用户一些超语言要素而形成的语境,包括身份特征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认知心理语境。  相似文献   

20.
陈琪  郭泽林 《人民论坛》2020,(16):10-15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极端鹰派政客和机构,奉行对中国的舆论遏制和意识形态渗透战略,歪曲夸大与中国相关的负面新闻,甚至制造谣言对中国进行恶意抹黑。西方对华"无脑黑"是欧美国家流行已久的"黄祸论"在百年未有之国际变局下的畸形产物。在西方国家的舆论攻势下,中国应有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国际舆论平台,进行及时有力的反击,为我国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营造健康活跃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