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的南方家乡盛产五谷瓜果,也盛产民谣山歌,每次回去,既享口福也享眼福耳福。实现小康之后的家乡大地更是民谣遍野歌满坡,就像那金谷穗、银葡萄,一束束,一串串,尝不尽,尝不厌。家乡村口的瓷砖白墙上,两首民谣赫然入目:"百花不开不算春,百鸟不唱不算晨,百川不纳不算海,百姓富才算翻身。"手拿黄金莫喊铜,社会主义不是穷,国家富民政策好,催开小康花万丛。"几句朗朗上口的老百姓新谚语,使我猛然想起小平同志那平俗而又深邃的真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而百姓民谣分明是合辙押韵的科学理论啊。让我们把镜头…  相似文献   

2.
民谣大观     
一个民族的心态、情绪,一种社会的现象、风气,往往可从流行的民谣中寻其踪迹。民谣即民问歌谣、谣谚,俗称"顺口溜",属老百性的一种口头创作文休。  相似文献   

3.
正在孟津县城关镇杨庄村,有这么两段民谣。一段唱的是:"点灯靠油,耕地靠牛,出行靠走,通信靠吼……"还有一段唱的是:"真扶贫扶真贫,亲人解困到农村;心连心情谊深,勤劳致富报党恩。"两段民谣,两种调,唱出杨庄村人不同的心气儿,也折射出这个小山村前后不同的样貌。好日子是啥样?梦也梦不到山峁相连,沟壑交错,满眼荒山土岭。杨庄村的15个生产组就"长"在那圪梁梁上。  相似文献   

4.
王辉忠 《今日浙江》2014,(14):10-11
正浙商回归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工作一样,是省委、省政府时刻抓在手上的中心工作。这项工作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必须常态化,必须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浙商是浙江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是浙江最值得珍惜的"金字招牌"。浙江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打好浙商回归这一仗,用好这支战之强、攻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2月18日,被称为"台湾民谣之父"的胡德夫在北京言几又书店举行《时光洄游》新书发布会,以歌手和作者双重身份,与观众畅聊岁月与民谣的故事。现场邀请到"野生作家"大冰和胡德夫一起探讨关于岁月与民谣的故事。活动由全国台联文宣部、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凤凰网文化等共同主办。不能引发思考的歌唱起来没意思著名央视记者白岩松在《幸福了  相似文献   

6.
正"三改一拆"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全省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以铁的决心和手段,组织开展了一场场攻坚战、歼灭战。"三改一拆"拆出了发展空间,改出了优美环境,练出了一支"狮子型"干部队伍,打开了通向美丽浙江、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门。当前,"三改一拆"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这就需要我们更好地掌握工作方法,特别是要把"三改一拆"与法治浙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好法治的重要作用。把"三改一拆"作为深化法治浙江建  相似文献   

7.
袁卫 《今日浙江》2014,(9):19-20
正浙商是浙江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浙江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在。面对浙江经济的"爬坡过坎",广大浙商用加快投资、加快转型、加速发展的实际行动,倾力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前进。"肺腑之言,铿锵有力;内外兼修,行之恒远。  相似文献   

8.
葛巧玉 《前沿》2005,(12):228-230
民谣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重要的口头文学,历史久远,寓意深刻。当代民谣作为广大民众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既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也鞭挞了各种不正之风。本文简要分析了民谣在表达民情、民意以及勤政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千万工程"到"五水共治",从"三改一拆"到"四边三化",随着浙江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全省3万多个村庄正与美结缘。行走在浙江新农村,河流清清,绿野成顷,间杂茂林,阡陌交通,屋舍俨然……美丽乡村,是浙江大地的寻常风景。从"千万工程"到"五水共治",从"三改一拆"到"四边三化",从平原绿化到村庄绿化……近年来,随着浙江一系列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组合拳的深入实施,一条条河流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两岸绿意盎然,全省3万多个村庄与美结缘。从污染顽疾到田园亮点在安吉县梅溪镇,蔡向前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浙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省。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史,是一部以老百姓为主角的创业富民史,是一部逐步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创新史,是邓小平理论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邓小平理论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是邓小平的"猫"论、"摸"论、"先富"论使浙江的民营经济突破束缚、先行发展;二是邓小平的"不争"论、"三个有利于"论使浙江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三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印证了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的巨大生命力,实现了邓小平"先富带后富"的愿望;四是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1.
瞿雷 《春秋》2015,(2):36-38
"试问抗日哪一个?临朐有个窦来庚。"这是抗战时期流传于鲁中一带的两句民谣。窦来庚,中华武林"太乙门"掌门之人,抗战烈士,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其民族精神深得后人赞誉。抗战期间,山东国术馆走出了200多名武林英雄。在馆长窦来庚的带领下,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向鲁中敌后,"用国术和土枪打击日本鬼子。"武士队变身义勇队从日军手中夺取临朐城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了高屋建瓴的布局谋篇,这个大手笔与习近平的法治思想是分不开的。习近平的法治思想可以从他推动"法治浙江"建设进程中找到清晰的脉络;习近平"法治浙江"思想的根本特征是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法治建设工作都围绕这个宗旨展开;在"法治浙江"建设中,高度重视基层法治建设、高度重视用法治方法推动市场经济稳健发展、以法治护航"美丽浙江"建设的理念以及"平安浙江"建设战略与实践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正>"你从台湾带来诗的温暖……炮声远去,在你的心中,同胞的亲情无法隔绝;你的手,你的诗,牵着两岸,诗的馈赠,是家的感觉。"冬日的夜晚,位于福州西湖之畔的大梦书屋灯火通明,这座书香弥漫的古雅建筑里,正在举行一场名为"与鲍勃·迪伦共同度过的漫长岁月——海峡两岸民谣的心灵之约"活动。旅美作家王性初用一首诗歌《湖畔的月光》,迎接台湾女诗人古月的到来。当晚,古月携最新诗  相似文献   

14.
张军  袁卫 《今日浙江》2014,(20):10-15
正这是一片创业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率先改革、率先发展,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9年位居各省区第一,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连续13年居各省区第一;这又是一块安民乐民的福地:多年来,社会公平度指数居全国第一,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最具安全感、幸福感的省区市之一。"民安"何以能够与"民富"齐头并进?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浙江较早谋划并积极推进法治浙江建设,用法治的  相似文献   

15.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这些民谣曾是农民看病难的真实写照。如今,这种情景正悄然转变。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农村地区,参保人数达8.35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就,近年来越来越引人瞩目,吸引了人们对"浙江现象"和"浙江发展模式"的探讨。浙江模式成为一种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资源,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信誉资产,对于其他地方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浙江模式,是浙江精神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中的表现,是文化观念、组织结构和人际关系的自由和开放精神的产物。从浙江经济发展的形式来看,体现  相似文献   

17.
郑盈盈 《今日浙江》2013,(11):53-54
继"四边三化"、"三改一拆"行动后,浙江又直面经济发展带来的水问题,推出"清理河道、清洁乡村"专项行动(简称"双清"行动),决心用两年的时间,集中整治河道,消灭黑臭河,治理污染河,扭转水污染态势,重现"江南水清清如许"的盛景。水乡遭遇水危机浙江,以江为名,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千百年来,浙江人民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物质富裕精神富有这一浙江现代化目标所集中体现的基本价值。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体现了社会主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历史理性和现实理性的统一、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价值目的,体现了社会关系的"平等"、"公平"、"正义"和"和谐";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反映了浙江人特有的精神追求,充分体现出当代浙江价值最基本的精神内涵,它既是对浙江历史传统的承续,也是新时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更是浙江精神的具体体现与践行。因此,这一价值目标必将引领我们在浙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9.
蒋中崎 《今日浙江》2012,(20):54-55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从新近发现"上山文化遗址"至今,浙江先民创造了一段段辉煌历史。同时,作为吴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浙江还有着十分丰富和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从而赢得了"旅游胜地"、"文化之邦"等美誉。从浙江文化的生成结构与生成状态看,浙江地理条件、地域环境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差异,是影响浙江文化,特别是影响浙江文化特色形成的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全国海洋工作抓落实年。对浙江来说,从2005年到20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的战略机遇期。浙江省发改委发布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浙江要在2010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在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在民营经济"笑傲江湖"的同时,"海洋经济"又将是浙江的"一记重拳"。"双雄会"提示我们,浙江的明天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