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去年以来,德阳市以村党组织换届为契机,在293个市级贫困村深入实施"三强书记"头雁扶贫工程,着力选派政治素质强、党建业务强、带富能力强的"三强"书记,为贫困村打造一支迎难求进、能打硬仗的带头人队伍.同时,以党组织书记的引领带动为动力,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聚合力,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正尽锐出战,务求精准。贵州聚焦基层组织力提升,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着力将敢于打硬仗、善于打胜仗的精锐部队派到攻坚一线,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战斗队伍。一批批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沉下身子,在脱贫攻坚一线想办法、出实招,扶真贫、真扶贫。通过召开院坝会、田埂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宣讲党的扶贫政策,用服务温暖贫困群众,用智慧为村寨谋发展促脱贫,用脚步丈量驻村帮扶路,用苦干实干作风和钉钉子精神诠释初心使命和对党的绝对忠诚,确保脱贫攻  相似文献   

3.
正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一要求突出问题导向,直指作风"病灶",为各级干部锤炼过硬作风、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指明行动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振兴发展中心工作,组织部门就要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着力在实践中考验干部、识别干部、培养干部,以工作实绩考评干部、选拔干部、使用干部,着力打造一支能打硬仗、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要以"精准使用"增强干部引领振兴发展的综合实力。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政治标准这个"硬杠杠",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要坚持"凡提四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惠水组织工作围绕加强党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人才工作"三驾马车"同向聚力、协同发力,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顺利完成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加试题",为当地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提供了坚强保障。选派30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包保2481个网格,奋战在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6.
<正>绥阳县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抓党建促脱贫,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近年来,该县把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选、育、管、用"多管齐下,实施村级后备干部"青苗工程",注重把政治强、发展强的"双强型"优秀后备人才选拔进村支两委班子,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让攻坚火车头动力更强更足。该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主战场作为发现、培养和选拔干部的大考场。一方面强化从严管理、从严要求,推动帮扶干部真扶贫、扶真贫;另一方面突出正向激励、容错纠错和关心关爱,激励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勇担当、善作  相似文献   

7.
正选优配强班子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要下决心解决软弱涣散基层班子的问题,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要加强贫困村"两委"建设。"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相似文献   

8.
<正>保证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标志性指标,是全党极其重大的政治任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对地方和基层党组织的一场政治考验、能力考验。结合五常市面临的工作实际,我们认为,要着力发挥定点驻村扶贫工作队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着眼于产业扶贫、夯实党建、一线锻炼三个方面,打造一支农村脱贫攻坚生力军。  相似文献   

9.
正在脱贫攻坚冲刺阶段,绥滨县着力打造一支扶贫主力军,为贫困村如期摘帽、贫困户顺利脱贫注入强劲动力。定规矩,在严格管理上动真格。制定实施定点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非贫困村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办法,实行扶贫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切实提升扶贫干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教育,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全面强化第一书记、驻村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三台县坚持"抓党建促脱贫、以脱贫强党建",紧扣脱贫攻坚大局精准发力,注重在脱贫攻坚第一线选干部、配班子、建堡垒、育人才、强治理,有效助推了绵阳市丘区农村扶贫攻坚示范区(综改区)脱贫攻坚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各地特别重视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选派政治素质强、能力素质过硬的干部充实到扶贫一线,同时,对帮扶责任落实不到位、群众不满意、不胜任的驻村干部实行召回,有力地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但还有少部分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进展不明显、成效不够理想,除了自然地理环境恶劣、贫困人口劳动能力弱等因素外,少数驻村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把驻村扶贫作为"镀金""跳板",不作为、混日子,影响了脱贫攻坚的进程。采取"回炉再造"的召回机制,给广大驻村干部头顶上戴了"紧箍",倒逼他们恪尽职守,真正下沉到扶  相似文献   

12.
正磁县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中央、省市"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工作任务,着力在脱贫攻坚一线夯实阵地基础、点燃干事激情、打造帮扶引擎、强化人才支撑、凝聚工作合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组织  相似文献   

13.
村干部处于农村工作最前沿,是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的基石,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十分重要.近年来,巴中市南江县依托当地国家级重点中学——小河职业中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训什么"原则,创新开设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实施人才递进培养工程,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政策、有技能的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和脱贫攻坚骨干力量,有效破解了村级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能力不足等难题,探索出一条村级干部人才递进选育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扶贫攻坚的重任面前 ,如何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去年以来 ,我们榆社县委紧扣扶贫攻坚中心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抓住培养教育、提拔任用、管理监督三大环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干部制度改革 ,为全县扶贫攻坚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一、注重实践锻炼和素质培训 ,严把培养教育关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而干部的决定因素关键就在于干部本身的素质如何 ,特别是政治素质如何。因此 ,在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中 ,就必须始终把讲学习放在第一位 ,始终…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阜新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为指针,以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为引领,以"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为载体,坚持问题导向,采取过硬措施,强化脱贫实效,在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全力打造脱贫攻坚阜新模式。坚持四级书记承责,打造"车新模式"。按照中央"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我市实行市县镇村"四级书记"加派驻贫困村"第一书记"共同抓扶贫工作机制,支持大巴镇车新村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织金县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深入推进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将服务脱贫攻坚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目标,加快落实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全面推进"人才扶贫工程"示范县建设,引导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和基层流动,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形成了人才扶贫的织金模式。一、创建背景织金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属黔中经济  相似文献   

17.
《云岭先锋》2020,(1):22-23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临时党组织,让群众"挪穷窝""换新业"有了主心骨;在务工人员密集的地方建立党组织,让群众在他乡有"娘家"、有"靠山";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带领群众闯市场……近年来,云南省不断提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三个组织化"程度,为夺取脱贫攻坚大决战决定性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2019年12月24日,全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现场会在会泽县召开,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正阜城县注重发挥广大农村干部、扶贫干部、党员企业家帮扶作用,通过分层开展教育培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驻村干部管理等措施,强化量化考核、观摩拉练、正向激励,切实培育锻造"脱贫攻坚生力军",在脱贫攻坚一线形成了"带头干""创新干""主动干"的新景象。农村干部带头干。阜城县将培育高素质农村干部和驻村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7,(17)
正中共饶河县委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坚持把最强力量汇聚在一线、把战斗堡垒筑牢在一线、把脱贫责任压实在一线,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一、汇聚最强力量,选育核心扶贫力量。一是注重在脱贫一线"选"好干部。以乡镇换届为契机,统筹全县干部资源,注重将工作能力强、敢担当、善于脱贫攻坚的优秀干部和熟悉现代农业、市场营销等专业化干部补充到乡镇和县直相关扶贫部门领导班子,优先提拔使用在扶贫一线特别是有驻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20,(6):47-47
建强干部队伍,提升脱贫攻坚引领力。从致富带头人、优秀外出经商返乡人才中培养选拔1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招聘6名能力强、素质优的“返乡人才”到贫困村任职;累计选派180余名机关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