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片新闻     
《中国刑事警察》2007,(1):31-31
2006年10月26日,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正式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评审认可,成为我国公安机关刑事技术检验鉴定领域第一个整体依法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的物证鉴定机构。12月6日,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在成立34周年之际举行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颁证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2.
微量物证技术相对其它刑事技术手段起步较晚,这是由于其科技含量高,涉及几乎所有工程学科和分析学科,人们对它的认识非常有限。我国微量物证技术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仅开展了油类、射击残留物和爆炸残留物的检验。1984年第一届全国微量物证检验学术交流会的召开,极大推动了微量物证技术的发展。80年代我国微量物证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微量物证技术人员不断增加,逐步引进了气相色谱仪、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光谱仪、扫描电镜、付里叶显微红外光谱仪、液相色谱仪、示差扫描量热仪和气/质联用仪等大型分析仪器设备,微量物证…  相似文献   

3.
《刑事技术》2010,(1):72-72
《刑事技术》是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法庭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与其相关的新技术、新观点、实践经验及典型案例分析等。涉及的专业有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包括DNA检验),毒物毒品分析、痕迹检验(包括枪弹、爆炸、足迹、工具痕迹等)、指纹识别、文字检验、微量物证理化检验、视听技术检验和电子物证等等。  相似文献   

4.
《刑事技术》2011,(1):72-72
《刑事技术》是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法庭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与其相关的新技术、新观点、实践经验及典型案例分析等。涉及的专业有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包括DNA检验),毒物毒品分析、痕迹检验(包括枪弹、爆炸、足迹、工具痕迹等)、指纹识别、文字检验、微量物证理化检验、视听技术检验和电子物证等等。  相似文献   

5.
《刑事技术》2014,(3):F0003-F0003
《刑事技术》是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法庭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与其相关的新技术、新观点、实践经验及典型案例分析等。涉及的专业有法医病理损伤学、法医人类学、法医DNA遗传学、毒物分析、毒品检验、痕迹检验、文件检验、指纹个体识别、微量物证理化检验、枪弹爆炸物检验、视频影像分析检验,声纹分析、电子物证检验、书写材料和书写时间检验等。  相似文献   

6.
《刑事技术》2012,(1):72-72
《刑事技术》是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法庭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与其相关的新技术、新观点、实践经验及典型案例分析等。涉及的专业有法医病理损伤学、法医人类学、法医DNA遗传学、毒物分析、毒品检验、痕迹检验、文件检验、指纹个体识别、微量物证理化检验、枪弹爆炸物检验、视频影像分析检验,声纹分析、电子物证检验、书写材料和书写时间检验等。  相似文献   

7.
《刑事技术》2013,(1):72-72
《刑事技术》是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法庭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与其相关的新技术、新观点、实践经验及典型案例分析等。涉及的专业有法医病理损伤学、法医人类学、法医DNA遗传学、毒物分析、毒品检验、痕迹检验、文件检验、指纹个体识别、微量物证理化检验、枪弹爆炸物检验、视频影像分析检验,声纹分析、电子物证检验、书写材料和书写时间检验等。  相似文献   

8.
《刑事技术》2012,(3):72-72
《刑事技术》是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法庭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与其相关的新技术、新观点、实践经验及典型案例分析等。涉及的专业有法医病理损伤学、法医人类学、法医DNA遗传学、毒物分析、毒品检验、痕迹检验、文件检验、指纹个体识别、微量物证理化检验、枪弹爆炸物检验、视频影像分析检验,声纹分析、电子物证检验、书写材料和书写时间检验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司法鉴定领域认证认可相关程序要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司法部和国家认监委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试点工作的通知》(司发通[2008]116号),决定从2008年10月1日起,在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四川和重庆等6个省(市)进行认证认可试点,要求用2年时间,使上述地区所有从事法医类、物证类和声像资料类司法鉴定机构必须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或者实验室认可、检查机构认可。为更好地全面推进我国司法鉴定机构的认证认可工作,现就司法鉴定机构的认证认可工作的目的、意义、现状和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以下简称CNAS)的相关要求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0.
浅谈微量物证的提取、保存和送检要求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证是刑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已显示出在各类案件中的巨大应用价值,其鉴定结论作为法庭的重要证据之一。物证的种类所涉及的专业各不相同,各专业又涉及不同的鉴定项目,每个鉴定项目对物证检材及比对样品又有着各自特殊的要求。检材的提取是否规范,保存是否妥当都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鉴定结果,微量物证经过检验所提供的信息一旦被证实,便是揭露和证实犯罪的强有力的证据。在理化检验工作中,我们接触的物证种类繁多,在送检样品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规范的包装、提取方法和送检方法不当、数量和质量不符合要求等…  相似文献   

11.
ISO/IEC17025标准是CNAS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进行认可的依据。根据国际通行做法,法庭科学实验室认可大多是按照检测实验室标准进行的,如美国FBI、英国FSS等。因此,物证照相专业作为法庭科学实验室的一部分,也应该符合17025标准。深圳市公安局技术处作为全国较早一批整体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单位,笔者参与了物证照相专业实验室认可工作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人认为ISO/IEC17025标准(即《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技术要求中人员、设备、鉴定方法、检材、环境条件这5个方面不仅关系到能否顺利通过CNAS对实验室的评审,而且直接决定了实验室的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检验可能涉及各种各样的物证,这些物证的检验分析通常涉及比对检验、描述物证的性质、推断其来源或者对物证进行分类。XRD分析有很多优点,如需要样品量少,不破坏检材,准确地物相分析等,而准确的物相分析有别于其他的化学分析方法,其检验结果在法庭上能起到结论性作用。在很多情况下,XRD分析技术是其他分析方法无法替代的。当然,通常XRD检验必须结合其他分析手段(SEMEDS/WDS,XRF,FTIR等)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XRD可分析的样品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3.
《刑事技术》2008,(1):80-80
《刑事技术》是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法庭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与其相关的新技术、新观点、实践经验及典型案例分析等。涉及的专业有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包括DNA检验),毒物毒品分析、痕迹检验(包括枪弹、爆炸、足迹、工具痕迹等)、指纹识别、文字检验、微量物证理化检验、视听技术检验和电子物证等等。1栏目及稿件要求本刊栏目主要设有论著、技术交流、综述、经验交流、论坛、案例分析、讲座等。来稿内容应具有新颖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外法庭微量物证检验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检验对象、检验技术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国外微量物证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近年来国外法庭科学家在常见的微量物证如油漆、纤维、玻璃等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尤其重点介绍了一些新技术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ICP/AES)、微波辅助消融和等离子光谱技术(OES...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鉴定》2014,(1):F0004-F0004
华碧司法鉴定所是经上海市用法局、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许可证号:310011137;320512008),面向社会服务的专业性司法鉴定机构,主要从事产品质量、微量物证司法鉴定。  相似文献   

16.
刑事科学技术是依据刑事诉讼法律,运用刑事技术科学(或刑事技术学)的理论和方法,收集、检验和鉴定物证,为查明案件真实情况,提供侦查线索和诉讼证据的综合性专门技术。而刑事毒物分析是刑事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专业性非常强、涉及面较广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涉及化学及有关的数理基础知识外,还涉及法医学、药理学、药学、毒理学等医药科学和犯罪学、刑事侦查学、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学科学。因此,刑事毒物分析是以分析化学尤其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专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中的物证技术鉴定错误,特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物证技术人员所作出的与案件事实或法律规定不符的鉴定及由此造成的冤假错案。此类错误,一是主体因素(鉴定人员的生理状况、认知局限、责任心不强、错误的思维模式及不良个性)所致;二是客体情况(作为鉴定对象的物品、场所、尸体和人体本身的某些特点)造成;同时,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不良方面及鉴定工具的优劣、技术水平的高低等,也会成为制约鉴定工作的致错因素。对此的全面认识,有助于减少鉴定错误  相似文献   

18.
瓶(杯)口微量生物物证的DNA分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尚宝良  平原 《法医学杂志》2004,20(4):233-234
常规检材(如血痕、精斑等)的DNA检验方法已经成熟并规范化[1],越来越多的微量生物物证也已得到有效的DNA分析检验[2-4],本文结合实际检案工作中的3例案件,对瓶(杯)口上微量生物物证的提取和DNA检验进行初步探讨。1案例例1:2003年11月17日在上海市长宁区某居民家中发生一起盗窃案,现场勘查中除怀疑客厅桌子上的紫砂茶杯曾被动过外,未发现其他任何物证线索,侦查人员将该茶杯送检,要求检验茶杯上是否留有犯罪嫌疑人的生物物证。检验人员经仔细检查,未发现该茶杯上留有血痕及汗潜指纹等本实验室以往可进行检验的生物物证。根据犯罪嫌疑人可…  相似文献   

19.
1 概况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1996年经公安部党委研究决定、中央编委批准在公安部第二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的。中心的工作主要包括技术鉴定、科研、技术培训和技术开发四个方面。物证鉴定是中心的重点工作,科学研究是刑事技术鉴定的基础,而人才更是实现科技强警的基本保证。目前,中心共有在职技术人员322名,其中正副研究员及相应高级技术人员93名,21名在学术上卓有建树的专家享受政府颁发的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20.
朱淳良 《中国司法鉴定》2009,(6):I0009-I0010
在秋高气清、硕果登丰的季节。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监委)、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委)颁发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相关证书的仪式,在上海的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鉴所)隆重举行。司鉴所.率先通过了国家认证认可评审,喜获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定、检查机构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检查机构认可和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认可五种资质(简称“五合一”认证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