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子政务对传统政府业务流程的改善和政府业务流程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的公共管理目标可定位为"规模适度、管理科学、高效服务".体现在政府业务流程方面,则是要改善传统政府业务流程,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简便、务实、廉洁、高效",通过政府业务流程再造,建立起电子政务中比较理想的政府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2.
实施电子政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切入点,必须明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特征,正确理解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作用,并从改变传统行政观念、转变政府职能、重建组织结构、优化政府业务流程、推进协同政务、提高网站服务功能、完善公共服务优质供给的程序性制度、加强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等几方面综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3.
政府管理的现代化不仅是行政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更是政府文化的现代化.但目前中国政府文化建设中仍存在着制约行政管理现代化的种种问题,因此,整合与再造中国现代新型政府文化,必须努力树立服务型政府文化理念,从内外两方面,营造现代政府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的必要性,阐述了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一体化的内涵,提出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业务流程再造5个方面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兴信息通信技术的运用为电子治理的推进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技术的运用推动政府内部的流程再造与制度创新,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其作用机制并不是简单地将原有的政府机构或业务网络化或电子化,而是政府组织机构与行政过程的优化与再造,促进政府机构的改革与管理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理论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政府流程再造,是当代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旨在阐释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内涵与特性,分析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与目标,为提升政府绩效提供必要的路径依赖和对策建议,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我国“政府再造”面临的六大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国家“政府再造”运动对我国政府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把它应用于我国的政府改革实践却面临着六大冲突:即政府职能市场化与政府公共职能缩减的冲突,企业型政府效率行政观与民主行政观的冲突,行政权力分散与地方和部门争权的冲突,“顾客至上”行政理念与回应民众需求渠道缺失的冲突,公共服务社会化与非营利组织不健全的冲突,行政权力的扩张性与行政法制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采用政务流程再造理论,对现有政务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改进和完善,能够有效地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分析了当前政府网络社情民意渠道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探究了一种基于政务流程再造的网络社情民意渠道整合模式及其实现方式,提出了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和完善标准规范体系等相关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府把工业化社会的官僚制政府范式变革为新的政府治理范式,改变着行政组织结构、 行政业务流程、行政权力结构。信息时代政府治理范式创新的特点在于:无缝隙的政府治理、以公众为中 心的政府治理、交互性的政府过程、“一站式”政府服务。建构电子政府的治理范式必须从国家统治向政府 治理转变、创新公共服务程序、建构电子政府绩效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0.
政务流程再造是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政务可以分为核心政务、支撑政务和非稳态政务.政务流程的内涵和特性不同于企业的业务流程,包括有三类政务流程:服务流程、支撑流程和管理流程.政务流程再造带有官僚制组织固有弊端所留下的痕迹,具有自身的再造原则,而且再造方法和推进策略也和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