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中,诞生了一位学贯中西且于书法、绘画、音乐、戏剧、诗词、文学、佛学无所不窥、无所不通的旷世奇才,他就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一代宗师李叔同。  相似文献   

2.
弘一大师的格言和联语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界公认的通才和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中,诞生了一位学贯中西且于书法、绘画、音乐、戏剧、诗词、文学、佛学无所不窥、无所不通的旷世奇才,他就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一代宗师李叔同。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中,诞生了一位学贯中西且于书法、绘画、音乐、戏剧、诗词、文学、佛学无所不窥、无所不通的旷世奇才,他就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一代宗师李叔同。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中,诞生了一位学贯中西且于书法、绘画、音乐、戏剧、诗词、文学、佛学无所不窥、无所不通的旷世奇才,他就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代宗师李叔同。  相似文献   

6.
李叔同故居     
<正>李叔同(1880~1942),学名文涛,法号弘一,人称弘一法师,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享誉海内外的佛教高僧。李叔同故居原址在今河北区粮店后街60号,是一座清代中晚期的四合院建筑精品。由4套四合院组成,平面呈田字形,有房60余间,占地1400平方米。整个建筑沿街展开,坐西朝东。大门为"虎座"门楼,门楣上有极为精  相似文献   

7.
近阅丰子恺先生《怀念李叔同先生》一文,文中回忆了李叔同先生三次鞠躬的故事。当年李先生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在李先生的音乐课上,有一个同学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同学吐痰在地板上。李先生都看在眼里,但并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但又十分严肃的声音着重地说:“某某,某某,你俩人等一等出去。”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就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分别向这两位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下次吐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们出去吧”。出去的人脸上发红。又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  相似文献   

8.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近代最富于传奇色彩的书画家。每次听"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悠扬缠绵的曲调,都会想起那个演新剧茶花女、倡导油画裸体写生、篆刻亦为翘楚的多情才子。李叔同出家后,对油画、演艺、篆刻,皆弃若敝屣,不再眷顾,文艺方面只保留了书法。今天,缅怀这位大师,最关注的正是他尚有一批书法典范之作传世。李叔同的书法,是典型的人书化一,臻于极高之境。一般学书法,总是秦  相似文献   

9.
《小康》2008,(7):30-33
这是废墟上的一道生命景致:青青草根,生生不息,为遍地创痍披上郁郁葱葱的嫩绿。有人说,今年是中国的"志愿者元年";有人说,这是中国志愿者首次集中亮相;还有人说,这是中国建设公民社会的标志之一。民间公益力量以及其所能产生的巨大功用,在一次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面前,给了人们一次全面审读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隐藏在清水江边密林中的文斗苗寨被誉为苗族环保第一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苗寨”。它是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有人说它是“苗族文化艺术馆”,也有人说它是“研究苗族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是企业文化美国著名企业文化专家沙因在《企业文化与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有一段时间有人提出高新科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后来又有人说企业制度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近理论界似乎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最难模仿的能力。沙因在《组织文化与领导》中也谈到这个问题。GE前总裁韦尔奇认为,企业伦理是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从更深层次上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姜德明是苏北的吴运铎;有人说,姜德明是农业科技战线的铁人;也有人说,姜德明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还有人说,姜德明是活着的焦裕禄、孔繁森……而姜德明自己是这样说:我是中国农民的儿子;我是90万农业科技推广大军中的一员;我是人民推选出来的一名普通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艺的文化本质,并不是什么新问题。鲁迅早就说过,读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当代也有人指出,中国古代的审美也是这样。如果从文艺的角度去追问:事实是否如此?何以会如此?果然如此的话,在今天又应如何对待?这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艺的文化本质问题了。  相似文献   

14.
“天赋人权”论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曾显示出巨大威力,也曾作过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但在中国,它却失去了昔日的灵光,历史发展最终宣告了它的破产。这是为什么?有人认为,“天赋人权”论其所以在中国归于破产,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排他性的特点造成的。这种观点脱离社会的经济、政治而单从文化上看问题显然是不科学的。事实上,中华文化从总体上说,对外来思想文化是开放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中亚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罗马文化的养料;近代以来更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李兴志:乱石滩上夺高产有人说他是愚公,有人说他是英雄。他说他既不是愚公,也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普通农民。幸福生活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他的希望在乱石荒滩上……  相似文献   

16.
<正>曾有人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体现,具有很强的工具属性和精神属性。正如西方的文艺复兴有力地促进了欧洲近代文化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兴起,在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民族复兴征途中,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为了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包容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意识,也有人说包容是人性最美好的境界,还有人说包容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文化要素。确实,包容对人类,恰如空气对生命,具有不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面对文化的多元性、独特性,面对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及其利益诉求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没有包容,就不可能有和谐。  相似文献   

18.
王秋生 《新东方》2006,(8):51-54
孔子是中国儒学的创始人,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这都是基于对其思想的研究得出的评价,而对其文化传播行为的影响却鲜有人研究,对他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始终没有获得肯定。一部中国文化史,可以说是一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播史,儒学创始人孔子所确定的传播理念功不可没。本文旨在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对孔子做一些系统的研究,目的在于还原孔子在传播学上真实的历史地位。一、孔子是中国文化传播学的开山鼻祖,也是大众传播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研究文化传播过程中,学者们未能正视孔子在传播中的地位,有的学者把传播和传播学概念相混淆,…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天,中国更自信了吗?就中国这个国家而言,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无论是中国的经济实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速度、对全球重大事务的影响、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中国人的活动范围和影响力等,都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相似文献   

20.
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尽管有个时候有人指责过儒家思想,以为它不利于经济发展,甚至有人说它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可近几十年来人们看到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几乎都跟运用儒家思想有关,于是人们一反旧说,认为儒家思想有助于中国现代化。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台湾有识之士一再强调要重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带有台湾自己特色的台湾文化,是直接传承自闽南文化的,闽南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渗透到台湾汉族民众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闽南和台湾两地民众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