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富润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赵林中,多年来,以振兴国企为己任,带领企业兼并4家濒临倒闭的国有工业企业和16家国有商业企业,承接了被兼并企业的6亿多元债务和9400多名职工,将一家只有3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国有小厂建设成为拥有25亿元资产的国企大集团,  相似文献   

2.
在新构改革阶段,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有削弱.而是还要进一步加强。在企业.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改革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帮助职工转变观念,澄清疑虑,提高认识在党的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各地企业的改革正在更深入地进行.力度更大。但是,企业改革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不少职工对加大企业改革的力度不甚了解和理解。因此.要认真组织职工原原本本地学习党的十五大报告.从四方面掌握加大企业改革力度的精神:一是明确国有企l改革应坚持的方向。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搞好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初探李惠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国营、集体、个体、合资合营商业出现了互相竞争的局面。这对打破国有商业企业独家垄断、搞活流通、改变商业作用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在这一变革过程中,由于政策、体制、观念等多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4.
一、企业转改制后的基本情况上海市徐汇区积极推进企业的转改制,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通过多种改革形式,盘活存量资产(盘出安置职工的资金和其它企业调整与发展的启动资本),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将国有和集体资本逐步退出。在2000至2001年,完成424户企业转改制,有偿转让企业存量资产和网点使用权4300余万元,同时通过31259万元存量资产和6.64万平方米的网点使用权安置职工3.5万人,其中退休职工2万人。其中包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私营个体商业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上大有挤垮县 (区)国有商业企业的势头。国有商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究其原因:一是企业竞争观念滞后;二是体制的弊端影响了活力;三是沉重的历史包袱制约 了发展;四是改制不到位,产权不明晰;五是企业人未变成社会人;六是缺乏好的经营管理 人才;七是效益不佳,资金缺乏;八是冗员多,隐性失业严重等。以汉中市汉台区为例,截 止2000年底统计,国有商业拥有资产总额117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370.4万元,总负债11 388万元,负债率…  相似文献   

6.
当前市属商业系统外来员工的基本状况外来员工是指以引厂进店员工为主体的,同时包括招商员工、劳务工等在内的原不是商业企业职工而受聘在商业企业工作的外来劳动者。外来员工队伍是商业零售企业中新兴的、特殊的一支劳动群体。这支队伍的特殊性在于:劳动关系与劳动场所相分离,劳动隶属关系在进驻企业方,而工作岗位和日常管理却在商业企业方。据统计,截止2000年6月底,市属商业系统共有外来员工29470人,其中女性20453人,占69.40%。从我们这次在10个商业企业召开外来员工座谈会,当场发  相似文献   

7.
论国有中小商业企业的公有私营秦光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形式的商业企业日趋增多。各商业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改革尝试,国有大型商业企业以底子厚、实力雄的优势进行一系列改革后,在市场经济中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而成千上万个体商业大军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在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工作中,力度较大、最为敏感的内容是:下岗职工要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接受为期不超过3年的托管;托管期满仍未实现再就业的,要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据我省总工会对成都、绵阳等地和成都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第五冶金工业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调查,尽管作了大量宣传组织工作,但下岗职工普遍不愿与企业签订《托管协议》,拒绝领取“下岗证”。在这个问题上,下岗职工最大的顾虑是《协议)中3年后与企业脱钩的规定,表现出了四种心态:其一:心理上的孤独感。计划经济下企业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造成了职工潜意识里…  相似文献   

9.
两个置换是长沙市委、市政府在世纪之交推进国企改革的重大举措。所谓两个置换,一是指企业国有独资性质的置换;二是指职工全民身份的置换。通过两个置换的试点改革,试点企业在产权的明晰,经营机制的优化,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风险及利益对等机制的建立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促进了企业效益的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0.
李胜毅 《求知》2004,(3):37-38
经过多年的市场化取向改革,我市国有经济调整成效显著:国有资本逐步从中小企业全面退出,中小企业民营化局面正在形成;国有大中型企业80%的重点骨干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正由单一独资形式转变为以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多元化形式。为进一步把国企改革推向深入,当前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宁  杨瑞琴 《理论导刊》2023,(11):107-113
马克思借助土地这一特殊的具象性意象表征自然,从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置换为人与土地的关系,进而以“人地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为切入点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通过对比原始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人地关系”的不同特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明了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流变的经济动因,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决定性作用。在生态议题上,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逻辑宰制下的人与土地物质变换断裂现象和以抢劫土地肥力为主要手段的生态帝国主义行径,科学地阐释了生态危机的成因。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摒弃了西方主流环境主义、深生态学和生态浪漫主义等在生态问题上抽象的价值批判和伦理说教,从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联合生产、弥合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断裂、扬弃资本主义的价值逻辑等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国资退位警惕“刮风”与“缩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地目前均开始着手落实国有资产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退出”出现“刮风”倾向,国有资本被低价卖出,国家利益和职工利益均没有得到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3.
李胜毅 《求知》2004,(4):36-37
我市国有资产退出竞争性行业的工作应在2006年前基本完成。具体目标是:将大部分经营性的国有资产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少部分竞争性领域的国有经济实行混合所有制;在行政或资源型垄断领域的国有企业,涉及国家安全的实行国有独资;资源性重点企业、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  相似文献   

14.
改革与发展,依然是贯穿“九五”的两个主要线索。“九五”期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两个三年目标将在“九五”期未如期实现。 党的十五大的召开,扫清了国企改革认识上的障碍,拉开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帷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上,而不单是国有企业数量的多寡。这一指导思路的确立,为深化国企改革打开了一个新天地,国有企业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取得积…  相似文献   

15.
在国有中小企业的"放小"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在企业公司制、股份合作制、合资化、国有民营化等以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形态的改制中,在劳动关系这个重要环节上,尚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必然选择。本文围绕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国有大型企业的战略性改组 所谓国有大型企业战略性改组,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现有的国有大型企业基础,推动国有大型企业的制度创新以及从分散经营转向实施集团化和大公司战略,带动国有资本的流动和重组,调整和改善国有大型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国有资本的配置结构,  相似文献   

17.
河南南阳市镇平县去年对县属四十八家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的企业改制。在改制中,县里明文规定:改制企业经营者的产生至少要经过职工群众的四次选择。第一次选择:在发布企业改制公告,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发起人的同时,企业改制工作组发动全体职工以自荐、联名推荐、团体推荐等形式,民主推荐候选发起人。这项选择匕日在发动群众,加大职工群众对企业改制的参与力度。第二天选择:凡报名参加竞选的人员,由县政府、县工会负责资格审查,从政策理论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募股经济实力、思想道搞品质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测评,…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非公企业工会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非公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企业工会组织的定位不同于国有、集体企业。非公企业工会必须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又共谋企业健康发展的“两极”上,找平衡,搞协调,抓维权。这种特殊的地位,要求非公企业工会要特别处理好几个关系。 1.工会与企业主的关系。非公企业的劳资关系是社会主义制度下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16,(2)
正建设民心工程。落实《沃土计划》,开展以标准化菜市场为主要内容的民心工程建设,建设集中交易型流通市场,完善菜零售网络建设。推动"四清一绿"。推动商业企业节能减排,组织商业企业节能宣传,抓好节能减排项目,推动全区餐饮、住宿、洗浴等商业活动散煤治理工作。加大规划实施力度。编制《东丽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完成《东丽区商贸业规划实施方案》和《商贸业沃土计划》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李平  李立辉  苏军华 《学理论》2008,(22):37-38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哈尔滨商贸流通业挑战与机遇并存。按照中国在加入WTO时的承诺,2004年12月11日这一天将宣告中国对零售市场全面向外资开放承诺的兑现。国际商业势力将源源不断地进入我国的零售市场,其良好的经营素质和强大的经营实力,将对国内商业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哈尔滨市商贸流通企业只有顺应这个潮流,科学运用竞争战略,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