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刘恋 《群众》2022,(9):70-70
“反向扫码”已在江苏落地。2022年4月2日南京江宁发布消息:部分老年人没有手机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扫码,南京禄口街道推出“禄畅行”反向扫码系统,变“你扫我”为“我扫你”,解决了扫码难题。4月23日有报道称:盐城市亭湖区五星街道上线启用“关爱随行码”小程序,群众出示个人专属“关爱随行码”,场所工作人员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显示疫苗接种、行程记录、健康码等情况。“反向扫码”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刚出现就上了热搜,且赢得全网点赞。  相似文献   

2.
唐斌 《电子政务》2023,(5):110-124
粤港澳大湾区疫情防控过程中,以大数据技术作为重要依托的健康码系统跨域协作被非对称的异质性治理环境所解构,使“码上通行”落空而造成“有码难行”。在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框架下,对粤港澳健康码互认协作的“结构-过程-结果”梳理后发现,事务性驱动力、领域性驱动力和区域性驱动力是三地健康码互认协作的主要驱动因素,交易成本以及合作风险是各方选择协作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左右协作进程并引发其间“木桶效应”的显现,非对称关系下跨域协作能否实质开展的关键要素则在于各方对于协作净收益的判断。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域应急协同中数字治理协作的开展,需要摒弃理想主义的非对称关系思维,在粤港澳大湾区顶层设计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构建一种能够积极回应、灵活应对各种跨域公共危机的功能性应急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雷 《警察技术》2012,(3):66-69
通过对机动车VIN码比对全过程及影响比对各种因素的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厦仿射理论建噎了交互式计算机机动车VIN码辅助比对作业模型。试图通过特征三角形及误差环的建立与分析,采用排除法对机动车VIN码的相符程度进行判定。同时证明了特征三角形与VIN码拓印膜影像之间的关系及操作的关联性。针对本模型误差环判定的不足,辅以在显示屏上进行VIN码拓印膜折半叠加比对手段,对VIN码字体、特征符号等无法用误差环判定的对象进行经验型判定。  相似文献   

4.
"健康码"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是我国数字化社会治理的一次成功实践。这使得从数据流转的角度,揭示从满足应急需求到政务服务创新的过程成为可能。从疫情防控的应急需求出发,梳理了"健康码"在数据流转中的内在机理及关键性做法后发现:应急信息需求激发了技术工具的出现,技术工具从数据流转的角度,赋能了线上信息采集、核验、共享运用的全过程,并带动线下业务的协同以及与线上业务的融合;技术工具借助数据流转驱动了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对实现在线办理、简化业务流程、加速共享运用具有推动作用,激活了信息统筹的服务模式。以实例说明了盘活信息资源的关键,是要让技术工具紧贴问题场景,打通技术工具背后的一系列技术模型和制度安排,从而推动信息统筹的政务服务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5.
非羁码系为了弥补传统审前非羁押措施的不足、依托大数据算法而产生的新型替代性羁押措施。分析《对刑事诉讼非羁押人员开展数字监控的规定》,发现非羁码仅作为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的技术性辅助手段,缺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个人信息保护的考量。基于刑事诉讼法有关强制措施适用的基本原则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和理念,以个人信息保护为重心,夯实非羁码的基础法理,明确其使用过程中所涉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和对象,健全非羁码有效实施的制度体系,以此实现非羁码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实践正当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情景语境分析《我们仨》中的语码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从功能语言学的情景语境的角度研究语码转换尚为薄弱,基于《我们仨》中的语码转换。探讨语码转换和情景语境的关系。情景语境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事件中决定语义选择。情景语境的三要素语场、基调、语式制约影响着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项极具典型的数字治理技术,“健康码”何以实现持续创新?基于危机学习的知识管理视角,对“健康码”的演进史进行考察,尝试解释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危机学习是如何驱动数字治理技术持续创新的。研究发现:危机情境下数字治理技术的持续创新,本质上是创新主体持续开展危机学习进行持续知识累积的梯度渐进过程,体现出知识的流动、累积以及结构的变革。具体而言:(1)危机情境倒逼组织开展知识生产,强化组织对外部环境的应急适应性,推动了“健康码”从无到有的突破式创新;(2)基于自主移植效应的知识扩散,呈现出存量的地方性知识与增量的外来性知识交互图景,促进了“健康码”从少到多的开放式创新;(3)共识重塑和规则再造作为知识再生产的重要内容,形塑了数字治理技术的新范式,为“健康码”从分到统的共生式创新提供了可能。将危机学习看作技术持续创新的重要变量,丰富了技术创新的解释图谱,拓展了危机学习的研究边界。  相似文献   

8.
健康码是疫情应急治理的重要数字工具,政府、社会和个体是三重交互界面中"一体两面"的行动者。疫情期间,政府赋权认同健康码治理,是因为它契合了疫情治理的需求,提升了疫情治理的效率。社会认同健康码是因为它能有效缓解疫情治理的复杂性,促进社会安全有序运转。个体认同健康码是因为个体需要通过这一"电子门票"获得"数字生命"、身份认同和行动自由。疫情治理中的健康码暗含着"一城一码"、健康隐私边界打破、社会治理权力让渡、社会碎片化等多重张力。在应急治理期间,对健康码治理的认同超过了张力,但随着治理环境的改变,两者的关系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在推进数字治理过程中,可以"优化"健康码拓展"码上治理",但要防止"码上治理"的"异化"。  相似文献   

9.
健康码数据从应急防控转入常态化应用场景,政府应用数据之权限不明导致个人信息保护困难。为了勾勒出公权力应用数据的行为准则,并借此进一步明晰个人信息的法益范畴,借助"比例原则"这一已从传统公法领域中逐渐拓展到数据法领域的准则,结合数据活动的特性对"比例原则"进行精修填补。分析认为,政府应以比例原则所指向的数据行为准则妥善进行数据内控,并赋予公民与法益受损程度相适之救济途径,以此构建健康码数据常态化应用之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26)
<正>从日常生活到政务工作,二维码适用场景越来越多。然而随处可见的二维码自带危险属性,在见码即扫的同时,骗子可能已将黑手探入你的囊中。原本是扫码支付,钱却转给了骗子,本想扫码瞧瞧更丰富的内容,手机却中了病毒。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二维码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移动支付、应用程序下载等方面。然而,由于制码技术几乎零门槛,不法分子将木马程序、扣费软件等植入二维码,消费者扫码  相似文献   

11.
当前正值我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构建期,营商环境的改善是国内大循环中的重要一环,而改善政府数字化服务企业的现代化水平是提升营商环境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以最早推出"企业码"的浙江省为典型案例,首先梳理浙江省建设数字政府、提升企业服务质量的实践历程,然后聚焦诞生于新冠疫情下的"企业码"生态系统,从结构功能、模式效能与体系机制三方面具体分析浙江省数字化服务企业的前沿现状与创新探索,最后针对当前数字政府服务企业平台建设及实际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进一步优化我国数字政府涉企电子政务信息平台机制、基于高效的政企合作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健康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的政策采纳,呈现出爆发式政策扩散特征。以健康码省际扩散为例,运用事件史分析(EHA)方法,从政府能力、府际关系、经济社会环境、疫情防控等维度建立分析框架和提出假设,探究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背景下爆发式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政府数据管理机构设置、城市化率、人口流动性和每十万人确诊数等因素正向促进省级政府健康码政策采纳。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中国背景下的政策扩散研究成果,对于解释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引发的爆发式政策扩散形成机理有一定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1993年起,欧洲市场上出售的所有进口商品S具有条型码,如果没有条型码的话则说明该商品为司法进口商品,政府要对出售这类商品的销售者处以6品总价值15%的罚款,如果是出售不带条型码的书箱的话,罚款则高达50%。目前,欧洲条型码EAN-13系统在世界广为E用,学会识读它则会为你购买进口商品提供很大的8助。以EAN-13条型码系统为例,例如,雀巢咖啡口条型码为7616100484171,它表示的内容是,前两位是国家的代码,随后的5位数是生产者的代码,再随后日5位数是商品代码,其中包括品名、属性、体积和质量成分、颜色等5项内容,最后一…  相似文献   

14.
1 案情湛江市公安局刑警三大队在车管所刑侦检测点查扣一辆皇冠 3 0小轿车 ,怀疑该车为套牌车辆 ,要求对该车的发动机码、车架码进行文检和痕检。在对发动机、车架的拓印码进行检验过程中发现 :该车的车架码拓印件在文字细节、背景图文及拼接特征等方面均与样本存在价值高的符合 ,可认定同一 ;而发动机码拓印件与样本虽在数字的细节特征上无明显差异 ,但检材文字为实线 ,样本文字为直径约0 5~ 0 8mm宽的阴文 ,两者存在差异 (见图1 ) ,需深入分析。图 1 检材与样本的差异   2 检验与分析矛盾的焦点在于发动机码的笔划宽度 ,为解决…  相似文献   

15.
中英夹杂是"语码混用"现象的类别,而语码混用则多指两种或多种语言(包括语言变体)之间进行个别词语或局部结构的转换,从而形成两种或多种语码之间的混合使用"。"中英夹杂"指的是汉语在运用中,夹杂英语单词(还包括字母)、短语以及个别孤立的短句等现象,这种现象的规范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罗兰.巴特的《S/Z》解读了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小说《萨拉辛》,提出可读文本中存在五种语码,这些语码被认为包含了对人类经验的许多成规性的观念,对文本的理解就建立在这些成规性观念之上。詹姆逊认为,任何文本既是历时性的又是共时性的,巴特的错误在于,在一个假定的历时性框架之中,借助二元对立系统将他拒斥和否定的文本形式斥为现实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来说,过去文本的意义在于它的现实性,这些文本将揭示我们所处的社会经济时期的局限与潜能。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的赋能有利于助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在新公共管理理论遭到普遍批判与数字治理兴起的背景下,整体智治理论是对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可以作为智能化时代公共法律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模型与治理框架。以杭州市滨江区“一码解纠纷”为例,公共法律服务呈现出规则代码化、场景虚拟化、决策建模化、效果精准化等特点,其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机理是组织形态、运行模式、数字技术、价值理念与法治保障等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公共法律服务数字化尽管蕴含着强大的治理效能,但也面临着信息孤岛的负面效应、政企合作机制的不完善、技术平台的局限性、“数字鸿沟”现象、数字制度规范缺位等问题,需要结合整体智治理论,构建起整体型、合作型、智能型、回应型与法治型兼具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结合数据统计分析技术和智能化一般经验,围绕情报主导警务的概念、内涵、目标任务、作用机理、发展要点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通过对概念的梳理,认为情报主导警务必须置于数据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技术背景下;二是从情报主导警务的发展历史出发,探讨其内涵;三是将情报主导警务建设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确定各自目标和作用;四是通过实例探讨数据统计分析技术对警务决策的支持机制;五是提出推进我国情报主导警务工作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郭凯 《人民公安》2021,(2):60-62
他是一名人民警察。从警8年,他参与过许多工作项目,但有一个,几乎每个人都用到过——那就是从杭州推广到全国的“健康码”。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公布“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杭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副科长钟毅是其中一员。颁奖结果公布的当天,正好是钟毅接到“健康码”紧急任务的第10个月。只不过在10个月前,钟毅的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健康码?要做成什么东西?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微信公众号为我们讲述了“健康码”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正自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防疫健康信息码"以来,实现了各省(区、市)防疫健康信息共享、"健康码"互通互认。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依托"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简称CTID平台)网证安全二维码的成熟技术积累,为"防疫健康信息码"提供了全面技术支撑,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