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DEA的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商业银行效率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2005~2008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测算了国有、全国性、地区性商业银行的总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地区性商业银行总技术效率最高,而全要素生产率最低;国有商业银行总技术效率最低,全要素生产率却最高。实证结果表明,随着规模扩张,地区性商业银行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总技术效率衰退;权益份额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构数和创新能力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胡霞  古钰 《岭南学刊》2020,(5):110-120
本文首先剖析了生产性服务业FDI促进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理论机制,然后分析了广东服务业FDI和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现状,最后借助2005—2017年广东制造业分行业数据以及广东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采用EAD-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广东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效率进步,构建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前向关联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检验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广东制造业生产率提升是否起到相关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广东生产性服务业FDI主要是通过效率进步来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而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目前还没有起到显著作用。行业规模和营业能力两个变量对广东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效率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也都存在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信改革与中国电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民 《求索》2010,(10):17-19
本文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度了1980-2007年电信改革前后中国电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并使用包括中国在内部分APEC地区电信运营企业的微观数据,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电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和动力。研究表明:电信改革推动了中国电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来自于电信技术进步,而电信技术效率的停滞和退步影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势头;"减员增效"将是下一阶段提高中国电信业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捷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战略要求.全要素生产率是综合衡量经济发展水平、质量及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其不仅能从数据上直观反映和比较经济发展的效率,也能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兼顾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的相互协调.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既是优化提升经济发展资源配置效率的现实需求,也是全面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总结其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并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与新趋势,从推动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协调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塑造新的发展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减少碳排放、保持经济增长的唯一出路在于提高碳生产率。目前我国各省平均碳生产率呈东部、中部、西部递减的态势,但整体上来讲我国的碳生产率呈增长趋势;碳生产率变化随技术变化的波动而波动;我国碳生产率的离散程度随着时间推移逐年递减,全国各地区的碳生产率水平差异在逐年减小。为提高我国各地区碳生产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政府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加强各区域间的技术交流合作,缩小地区间的碳生产率差异,全面提升我国碳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科技是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区域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引擎。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全国30个省市2010-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有效探讨湖北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变化趋势与区域比较情况。其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为1.025,排在全国第四位,其科技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对湖北省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技术进步的影响最为显著;湖北省科技投入产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变化波动较大,其增长速率仍不稳定,科技建设路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7.
赖明勇  王文妮 《求索》2008,(11):52-54
本文测算了1952—2006年我国27省的资本存量和Malmquist指数,结果发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下滑。改革开放后,这一趋势在经济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与中、西部相比,全要素生产率最低的东部地区却拥有很高的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这表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更多地是依赖于资本要素的积累,而非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31个地区2004—2009年期间农村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基本上呈上升趋势;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来看,我国农村文化产业还处于增长阶段,技术进步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9.
王燕  谢蕊蕊 《求索》2011,(2):1-3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引入方向距离函数的概念,考察我国制造业在环境约束条件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提高,其中技术变动的作用高于效率变动的作用。比较而言,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又快又好发展较突出的行业,而加工业则是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中国农业1999—2012年31个省市区的投入产出数据,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时空特征进行全面考察后发现,在时间趋势特征方面,样本期内中国农业TFP年均增长4%,其主导因素是技术进步提高而不是技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增长方向相反,即前者呈下降趋势,后者呈上升趋势。在空间特征方面,东部地区在TFP、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增长方面都要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且三大区域在TFP、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增长方面都存在趋同现象;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下降造成的东中西部技术效率增长乏力的态势正在趋于改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长三角两省一市1998~2007年20个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模型对其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长三角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外商直接投资、出口贸易、产权结构等因素对长三角制造业的TFP增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模型测算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回归模型分别验证黄河流域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2011—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递增趋势,且主要由技术进步引起,流域内所有城市的土地城镇化逐年递增,11个城市(州)出现人口流失导致人口城镇化递减;人口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关系,土地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U”型关系,且这种关系在流域内存在区域差异性;人口城镇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土地城镇化的双门槛效应,当土地城镇化发展过低或者过高时,人口城镇化呈现抑制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土地城镇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人口城镇化的单门槛效应。因此,黄河流域各城市应积极推动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控制土地城镇化高速发展,建立以常住人口为标准的“人地挂钩”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居民消费,建立“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3.
按地理地貌细分区域,选取绿色全要素投入和产出指标,对产出碳排放量测算,运用SBM模型和GML指数,对湖北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再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选取技术改造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等指标对影响湖北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核心要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双碳”目标下,湖北省年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时序看呈振荡波动变化状态,区域空间分布不均衡,差异特征显著,且机械化程度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核心要素决定着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综合核心要素及区域差异特征分析,建议提高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力度,以要素减量增效为重点,降低农业碳排放量,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策略全面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正>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意味着银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多元化。一直以来,由于经营区域所限,城商行在银行业群体中并不引入瞩目。但随着部分城商行异军突起,城商行正逐渐成为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后的新势力。城商行悄悄开设异地分行宁波市商业银行将成为全国第一家在上海市开设分行的城市商业银行。观察记者从该行了解到,目前该行筹建上海分行的申请已正式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准,这意味着宁波市商业银行将实现跨区域经营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王韵  雷锦程 《前沿》2014,(11):101-106
中国目前已成为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约束特征也使我们不能不重视“中等收入陷阱”的相关挑战。经济理论及经济发展史则表明,发展中经济体在迈进以传统重化工业向服务业与新兴产业调整升级为标志的阶段之后,单纯的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将显著下降,这时须转而依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才可能促使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得以保持并实现。接着,从着重反映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研发、创新能力两个基础层面对拉美地区和韩国及以色列进行了相关教训经验的可能探讨,并得出了若干有益启示,即努力持续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必须要求;加快并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环节;人才投入和研发支出向企业部门配置集聚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6.
郑尚植  宫芳 《岭南学刊》2015,(2):100-104
运用DEA和Malmquist两种效率测度方法,基于1998—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二维视角对全国28个样本省份的环境治理投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静态来看,不论是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1998—2012年间我国28个省级政府环境治理投资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从动态来看,环境治理投资的效率呈下降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Tfpch的平均值仅为0.973,技术变化(Techch)的平均值是0.963,技术效率变化的平均值只有0.987。  相似文献   

17.
蒲晓晔 《求索》2016,(4):98-101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是经过艰苦努力,逐步实现经济运行机制更加依靠市场自身规律、经济发展速度和结构与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相适应的动态发展状态。新常态下要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应着眼于提供长期有效的供给动力。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创新驱动、重塑企业家精神、优化制度供给、深化政府体制改革以及紧抓“一带一路”机遇等途径提升西部地区的供给动力,消除生产要素配置和供给的制度障碍,引导过剩产能供给侧减量及结构优化,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18.
要确定以效率为目标的资源配置方案,一个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是确定资源在各个地区实际使用效率和预期的使用效率。这项研究将为中央政府投资的区域分配和地区产业政策的具体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拟通过对全国各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它经济效益指标的综合比较,按生产率高低对地区进行层次划分,据此对工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区域政策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青松 《求索》2013,(5):53-55
理论研究普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FDI)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技术(全要素生产率)。本文运用中国的省级数据进行了验证.运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控制住地区固定效用和FDI潜在的内生性后.实证结果显示FDI提高了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中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条件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20.
汤洁娟 《求索》2014,(6):85-89
采用1965-2012年相关数据,运用DEA-Tobit多阶段实证分析法,对以红旗渠为代表的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率由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等多项指标构成。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经济效率的因素较多,在可观测变量中,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规模、基建投资规模、农业信贷增速的影响较为显菩;在不可观测变量中,管理部门的组织管理水平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菩。此外,工程的自然损耗、人为破坏、地区投资规模、社会筏l庠也能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