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论、国家论、政党论……都是在阶级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列宁认为,阶级斗争理论是我们观察社会历史的“基本的指导线索”。他还说过:“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列宁全集》第32卷第240页) 人类认识阶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虽然,阶级和阶级斗争已存在了几千年,但认识阶级的存在不过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法国复辟时代的一些历史学家,如  相似文献   

2.
一、唯物辩证法问题科学的社会职能和社会作用在讨论现代科学发展问题时,西德马克思主义者强调科学的社会决定论:“科学活动越来越被社会个人、集团和阶级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科学史和社会史不能看作为毫不相干或平行现象,而是形成复杂的相互关系系统。”(斯莱弗斯坦:《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导论》,法兰克福出版社1975年第19页)他们认为,科学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地位以及它的各个领域的关系,超出了科学理论的范围,不可避免地与世界观、政治相联系。  相似文献   

3.
不断革命的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48)和《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1850)中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认为,当无产阶级具有足够的力量,组织、影响并采取独立的政治立场时,便能够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自己的政权。“虽然,民主主义的小资产者希望赶快结束革命……而我们的利益和我们的任务却是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都消灭掉,直到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85页)马克思恩格斯把不断性看作是革命过程各个阶段的连续更替。他们告诫说:“在运动的初期,工人还不可能提出纯粹共产主义的措施”,“不经过全部较长的革命发展的道路,就不能占居统治地位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91页)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构想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础高宝柱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早已从基本理论上对能不能超越阶级的和制度的对立去求得民族的统一,做出了肯定的回答。我们今天实行“一国两制”,超越大陆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与台、港、澳资产阶级在阶级上和制度上...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和理解"阶级"概念是精准理解马克思阶级理论乃至整个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然而,对于马克思的"阶级"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直争论不休,存在着诸多模糊和混乱之处,他们并没有把"阶级是什么"与"什么形成阶级"这两个不同的难题区分开来。实际上,前者求解阶级的本质规定,后者求解阶级的外部影响因素。就前者而言,"阶级"的本质规定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处于特定生产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就后者而言,经济、政府、法律、暴力、意识等因素共同形塑"阶级",阶级是一种结构性存在。就方法论而言,阶级的本质规定是由经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元决定的,而现实具体规定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元决定的;既不能把不同层次的阶级规定混为一谈,更不能用具体层面的任何一种阶级规定去排斥甚至取代本质抽象层面的阶级规定。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中,人们注意较多的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所作的某些论断和结论,而对马克思研究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方法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应当说,这是一个不小的疏忽。因为,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在研究方法上的重大发现“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马恩选集》第2卷第122页,第108页,第109页)列宁则把它誉为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基础。”(《列宁选集》第2卷第398页)并认为如果忽视了这一方面,“就会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列宁选集》第2卷第398页)普  相似文献   

7.
杜建明 《求索》2011,(4):104-106
"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但马克思从未对"阶级"给出明确概念,列宁的"阶级"概念本身只强调了阶级存在的经济领域和阶级形成的经济原因。阶级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有着多个面相和多重维度,因此,对阶级的认识就不能局限于经济角度,而应综合其存在的经济、政治、伦理等各个领域加以识别和考量。  相似文献   

8.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没有一个国家学说?(1)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提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限的”理论。它“对于国家、意识形态、政治、阶级斗争的组织几乎没有作任何说明”。因此,马克思主义没有提出自己的国家学说。(2)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界坚决不同意阿尔都塞的观点,认为马、恩、列已经提出了完整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阶级、阶层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问题提出了各种疑虑。这些疑虑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的解答和消除,将会对我们坚持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基础产生某种思想混乱。因此,研究并正确回答新时期党的阶级基础问题成为当今党建理论和实践中,急待解决的带基础性的重要课题。(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党的阶级基础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是现代社会中唯一的彻底革命的阶级,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以无产阶级作为阶级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吴旭 《新东方》2013,(6):9-11
"国家自主性"是国家主义学派提出的重要概念。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存在缺陷,那就是不承认国家的自主性,只将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笔者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将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并不是阶级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并未否定国家能够成为具有自主性的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批判”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发展”的理论、“和谐”的理论和“人本”的理论。与这些理论本质相联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实现了三次重大的理论飞跃。第一次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道路,第二次飞跃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次飞跃形成了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2.
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在传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存在一个庞大的“中间阶级”。“中间阶级”的存在和壮大的事实使马克思主义的传统阶级关系两极分化的理论受到挑战。如何对“中间阶级”加以准确的定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赖特在批判对“中间阶级”的各种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阶级关系中矛盾的地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评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认为他“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然而,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却称赞“费尔巴哈把人类实践的总和当作认识论的基础”,认为他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在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上也向实践作了在舒尔茨、费希特和马赫看来是不能容许的‘跳跃’。”(《列宁选集》第2卷,第142、141页)  相似文献   

14.
1.怎样看待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六十年代以前,“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基本上持公开否定的态度。七十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战后严重的经济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完全否认资本主义危机是站不住脚的,于是出现了三种危机理论。第一种,奥康纳尔的“财政危机论”。其基本观点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不是经  相似文献   

15.
1.马克思主义有没有自己的人学?或者说存在不存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这是一个曾一度在西方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虽然认为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但又断言马克思以后马克思主义“停滞”和僵化了,其中有一块“人学的空场”,所以,他声称要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把人恢复到马克思主义之中”。与此相反,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走向另一个极端,他认为马克思在理论的成熟时期,从根本上批驳了任何关于人的一般的哲学思考,批驳了“任何哲学人本学”或“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是“理论…  相似文献   

16.
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及其重要的问题。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就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并强调要“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为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奋斗。恩格斯还在该书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概括地指出:“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页)这就是说统一战线的根本指导。思  相似文献   

17.
什么叫做“国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早已作了明确的回答:“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1>。国家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2>、“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3>。北师大李敬德主编的《政治常识》(1989年2月修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创新 ;邓小平同志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创新 ;江泽民同志把“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实践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工人阶级为党的阶级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遵循的根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准确地把握以工人阶级为党的阶级基础的本质特征,对于把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考验、反对和平演变的考验,使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顺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坚持以工人阶级为党的阶级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政党都是一定阶  相似文献   

20.
(一) 宋德福同志在共青团十二届三中全会上,向全团提出要“在实践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团学”[注1],张宝顺同志在全国第五次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上号召“拿出理论与实践的勇气,动员团内与团外的力量,在马克思主义团学研究中做出新的建树”[注2],表明了团中央对“团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