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大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2.
色布格 《前沿》2004,(10):27-2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发展与发展观的角度简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相似文献   

3.
赵胜男 《思想工作》2005,(10):19-19
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也是我国新世纪进入新阶段的新发展观。温家宝总理在中央举办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曾进一步指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培林 《政策》2004,(4):28-29
改革开放以来,党代表大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做出重大决策、确立新的发展路径和指导方针的会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新的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伟 《群众》2006,(2):48-4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全面谋划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中,有四处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充分表明了税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地税部门要切实贯彻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就必须围绕“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强化地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倾力服务“两个率先”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持续发展。强化税收为国聚财作用,壮大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财力基础。税收是集中财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黄翠莲 《前进》2005,(11):42-4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古县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强化发展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多年位居全市前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最快的百县行列。实践证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古县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刘世锦 《政策》2004,(5):7-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本刊特约请了几位专家,请他们联系实际,撰文论述了如何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傅隆政 《当代广西》2004,(10):36-3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今年2月,中央又召开了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和要求,深刻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  相似文献   

9.
吴国干 《新东方》2004,(3):8-11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就全面、完整地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将针对这一理论的基础和内涵及其具体落实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政工师指南》2007,(3):4-6
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在党的全会上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2004年2月,党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曾庆红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在开幕式上作了“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当前,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对于全国、全省,尤其是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边疆省份,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难点都在民族地区,围绕着如何“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民族自治州的州长有着更多和更深入的切身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当前,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对于全国、全省,尤其是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边疆省份,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难点都在民族地区,围绕着如何“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民族自治州的州长有着更多和更深入的切身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各级人大在工作实践中也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创新和突破,就是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新的  相似文献   

16.
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新观点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内涵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体现了我们是在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对于提高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政报》2008,(3):F0002-F0002
“十五”以来,阿拉善盟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阿拉善的实际出发,大力弘扬“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阿拉善精神,以城乡一体化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基本国情出发,总结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而提出的新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继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在论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时提出:“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在全党和全国确立了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充分理解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及其重大意义,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努力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和方式,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