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亚太战略新态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后冷战时期,西太平洋亚洲地区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关键和重点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的深刻变化,特别是亚洲的加速崛起,美国加大了对亚太地区的战略经营,其战略部署重心明显向亚太倾斜,旨在新的形势下,以强大军力作依托,压制竞争对手,确立对亚太地区的单家战略主导,以为其实现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夯实基础。美国强化亚太战略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牵制因素多,其总体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一、冷战后美国亚太军事安全战略的变化 (一)美国在亚太面临的新的安全形势 1、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军事安全态势呈现出新的局面。美、日、中、俄、东盟间的相互关系开始全面调整、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来 ,东盟在亚太安全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 ,东盟与美国的战略关系是东盟的亚太安全战略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一、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调整和亚太安全格局的特点冷战后美国的亚太安全基本战略态势主要表现为 :第一 ,欧亚大陆是美国 2 1世纪外交战略的重点。亚太安全战略仍是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亚太地区有着巨大的利益 ,美国将继续保持对亚太地区的全面介入与接触 ,积极地参与亚太地区事务 ,决定该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二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基本战略目标是促成一个稳定、安全、繁荣、和平…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以其鲜明的特点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仅存的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为了保证其战略目标的实现,适时调整其亚太战略。无论是布什政府的“扇形结构”,还是克林顿政府的“新太平洋共同体”,都是要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主导权。随着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作为美国亚太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华政策也相应地发生一系列变化,“制裁接触”和“全面接触”分别为其两个阶段。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影响了中美关系,但是,中美关系作为冷战后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仍将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特点国防大学吕有生美国的亚太战略是美国在亚太地区为实现国家利益所进行的谋划,它集中反映的是美国的亚太利益。多年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目标没有变,那就是建立自由贸易体系,确立和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冷战后,由于国内和国际战...  相似文献   

6.
国际地缘战略形势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略回顾 2 0世纪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三次变迁 ,尤其是冷战后十年世界地缘政治变化的基础上 ,尝试系统分析“9·11”后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特点及中国面临的战略挑战。文章认为 ,阿富汗战争及其后果和美国的地缘战略调整 ,直接牵动世界及欧亚地缘战略形势的激烈变动 ,大亚太成为世界地缘政治重心 ,中国周边地缘战略环境复杂化 ,所承受的地缘战略压力增大。文章主张中国 2 1世纪初的地缘战略应立足亚太 ,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亚太事务 ,进一步推进睦邻外交 ,尤其要致力于改善中美关系并增大对东南亚的战略关注。  相似文献   

7.
美国与冷战后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结束期间及冷战后是联合国维和行动急剧增加的时期,我们看到大量分析冷战后维和行动形势变化的材料,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形势中一个重大的因素,就是冷战剩下的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动向。很少有人把联合国维和行动面对的形势变化同美国冷战后的战略策略变化联系起来,本文拟就此略加填补。  相似文献   

8.
付瑞红 《亚非纵横》2012,(5):1-7,14,59,61
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在延续中有所调整,与冷战后历届总统相比,甚至与自己执政初期相比,战略目标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在战略议题、战略手段方面都出现变化。美国通过外交、军事和经济等综合手段强化了领导亚太地区的能力和意愿,其基于地缘政治的战略布局转为指向威胁的战略布局。美国战略重心的全方位转移与中国因素和中关关系具有关联性,中国是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缘起和重要内容。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对中美关系和中国地区外交战略带来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亚太地区安全观、安全结构和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太地区安全观、安全结构和安全战略楚树龙亚太安全问题是冷战结束以来太平洋两岸热烈讨论的话题。在关于冷战后亚太安全的形势、前景、机制、政策、战略等各种要素中,安全观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关于亚太安全各种理论、政策、战略的出发点。因为有什么样的安全观念,...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球霸权护持的需要,美国对亚太地区日益重视。纵观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演变,美国对亚太地区主导权更加关注,显著体现了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亚太优先"。自奥巴马政府伊始,美国的亚太主导权战略愈加明显,特朗普政府大体延续了这一态势。在战略环境评估方面注意亚太地区的战略价值提升、地区权力格局变动、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和地区合作与地区秩序调整等因素;在战略利益方面关注美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优势;在战略资源方面关注美国自身实力、盟国与伙伴、地区制度影响力和美国的权威;在战略实施方面采取了增加战略投入、强化联盟关系等手段。不过美国的亚太主导权战略也面临诸多限制,能否实现战略平衡至关重要。基于亚太主导权维护,美国对华战略趋向强硬的趋势短时期内将难以改变,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会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11.
亚太安全趋势阎学通冷战的结束使亚太安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安全环境的变化成为亚太国家调整安全战略的依据,然而,亚太国家的安全战略调整,又反过来影响了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进一步变化。本文将从亚太国家安全战略入手,观察一下90年代下半期以来亚太地区安全...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由于亚太和中国在美国对外战略中地位的提升,以及美国明显加强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尽管"9.11"事件后,中美关系出现某些改善迹象,但仍没有改变美国亚太战略尤其是对华战略的基本布局和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亚太战略与中美关系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政府将亚太战略作为美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这是冷战后美全球大战略演进与亚太形势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完全针对中国,但在其实施过程中针对中国的一面却非常突出。尽管如此,过分强调美亚太战略对中国的挑战不仅会使当前的中美关系更加复杂,还将给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战略风险。中美在亚太实现和平共存,既是确保美亚太战略成功的关键,也是中美长期战略稳定关系的核心议题,并将对亚太乃至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对中澳两国关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中澳两国的地缘状况及其战略地位着手,通过对冷战后亚太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和趋向做一具体剖析来解读其对双边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两国亚太地缘战略关系中的障碍和走向。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对亚太同盟体系的强化,构成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地区格局和大国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历史上,美国及其盟友在政治、军事领域的紧密合作曾是其获得冷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冷战后尤其在反恐战争中,美国的战略自负曾引起比较广泛的反感,甚至使一些盟友与其拉开了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美国霸权的基础.经过十余年反恐战争后,美国欲将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实施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同盟关系成为其中一个重要举措.美国有战略家明确意识到,要防止在亚太地区出现可能向美国霸权地位提出挑战的敌对联盟,就必须加强与盟友和伙伴的紧密合作,推进建立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构建一个跨太平洋的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美“亚冷战”:特征、成因及中国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美国“重返亚太”以来,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中美关系正走向一种“亚冷战”状态,其特征是战略互疑增长、竞多于合、敌大于友、表里不一、双边关系频现紧张、危机管控常态化等。中美实力差距明显缩小但仍严重不对称、美国“重返亚太”突出其对华“接触+遏制”总体战略中“遏制”的一面、两国利益深度交织的相互依存等因素驱动中美形成“亚冷战”关系。中国应积极应对未来中美“亚冷战”仍将持续的局面,力避中美“亚冷战”滑向新“冷战”。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美国的战略行为模式并非完全承袭基于国际系统结构基本分析框架的霸权护持模式。美国亚太安全护持战略行为模式是基于国际系统进程基本分析框架的导出概念。厘清对安全护持的认识需要解构这一概念,找出蕴涵于其中的基本战略行为,而基本战略行为的判定须通过"基于维度"的考察。施韦勒和米尔斯海默意义上的制衡可以作为这种基本战略行为的分析基底,但制衡的概念必须重塑才能符合基本战略行为的要求,重塑制衡的方式主要是打破其指涉对象的单一维度而进行多维重构。随着冷战后亚太安全环境的变迁,美国的安全护持战略行为模式也存在转型的必要,而制衡行为的转型又是安全护持模式转型的核心。冷战后美国对南海相关声索国的外交行动验证了安全护持模式及其转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美国霸权是冷战后世界秩序中最重要的特征。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中国崛起引起了人们对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广泛争论。奥巴马政府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战略,中美之间围绕亚太地区的博弈愈加剧烈。全球格局/战略与地区格局/战略息息相关,本文立足对后危机时代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判断,对美国亚太战略的基本目标和政策手段以及中美关系的新博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新战略是美国在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环境下, 为实现 其全球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观念的转变, 使欧洲在美国全球战 略中的地位降低, 提升了亚太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克林顿上台后, 将“经济安 全”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首要原则, 并把亚太置于美国全球战略生死攸关的重要地 位, 全方位、强力度地参与亚太事务, 谋求建立由美国起主导作用的“太平洋共同体” , 用经济一体化、政治民主化和军事安全集体化这三根支柱支撑其亚太新战略的实施, 既保持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 又保证美国在本地区的利益和主导地位, 以 增强美国在全球的战略优势, 维持美国“唯一霸权”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下半年以来,东欧形势剧变,美苏关系缓和,雅尔塔体制瓦解,冷战基本结束,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布什政府根据变化中的新形势,开始调整其对外战略,而海湾战争的爆发更给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以巨大影响。一、调整的背景和依据美国对冷战后时期国际形势的基本估量是其调整对外战略的依据。美国的估计和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