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理论月刊》2012,(9):189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原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201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现任院长为徐勇教授,顾问为张厚安教授。研究院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学术方针,以乡村政治研究为主要特色,研究领域涉及农村基层政权、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体制创新、乡村社区建设等诸多方面,形成  相似文献   

2.
周芳 《理论月刊》2005,(10):192-192
刘德厚教授所著《广义政治论》一书的出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无疑是今年中国政治学界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该书集作者十几年研究之功,展现了他在广义政治理论方面独特探索的理论成果,和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命运以及人类政治命运的关切。作者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指导,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一个“现实主义的社会主义者”的眼光,思考了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起源、本质特征、形态的多样性、社会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彻底解放的历史进程等理论问题,引领中国当代政治理论研究的新境界,拓展了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思维空间。刘德厚教授的《广义政治论》体系完备,内涵丰富,其核心主题就是如何实现国家政治权力的社会化、人民化。其要点为:政治起源于社  相似文献   

3.
《地方法治建设的法理与实证研究》是一部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的法学著作。面向实际的问题意识、现实定位的研究内容以及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这一成果区别于"坐而论道"者的书斋学问。该书以来自地方法治第一线的实践素材为基础,描绘当下中国地方法治建设的真实图景,深刻揭示地方法治的内在规律和中国特质,其立足于中国法治现实的探索和创新之道为法学研究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也为中国法学研究之方式和进路的完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经验样本。  相似文献   

4.
“国家政权建设”是西方学者解释欧洲早期民族国家形成的主流范式,西方一些汉学研究学者使用这一范式作为理论背景来研究20世纪中国的地方政权与基层社会。本文对这一范式能否适用于中国地方政权研究进行讨论。国家政权与地方政权在中国缺乏宪法意义上的明晰界定,而中国地方政权结构与能力的多样性,使得“国家政权建设”失去了西方原初的内涵。故本文主张用“地方政权建设”来解释20世纪前半期中国地方政权性质、结构及行为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2005年7月27日,“中德地方治道变革与新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办。德国不来梅哈文市前市长Manfred Richter、德国维滕大学研究员何安耐先生、德国学者Patrick Lohlein 等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和专家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旨在探讨德国和中国城市政府治道变革以及公益物品和服务的融资等问题。大会采取专家主题发言、与会人员评议讨论的形式,就中德地方政府新公共管理导向的治道变革问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对话。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于上午九时许拉开帷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董克用教授为本次大会致开幕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先生做了题为中国地方治道变革与新公共管理的学术报告。报告中指出,中国是单一制、集权型、行政主导的国家,与德国的联邦制有很大的不同。在德国, 地方自治由法律保障,但这并不是说中国的地方政府没有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夏凤珍撰写的《互动视野下的海外新移民研究:以浙江侨乡发展为例》一书,于2013年11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规划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共由7章构成。该书在广泛吸收中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学、历史学、人口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访谈、问卷调查以及  相似文献   

7.
曹晋 《探索与争鸣》2005,(11):61-64
全球化时代,不仅经济在急遽地交流与对话,学术研究也需要加速交流与对话。记者不久前就美国华裔研究与21世纪中国社会学的发展问题,采访了美国加州大学的周敏教授。记者:在美国学界,美国华裔研究已经有了相当的理论和实证积累,您能简单地向中国学者介绍一下这个领域的概况吗?周敏教授:美国华裔研究学是亚裔研究学的一个分支,从属于少数族裔研究学(Ethnic Studies)。如同其它族裔研究学(非裔研究学和拉美裔研究学),亚裔研究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中催生的革命性产物,其学术领域跨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许多专业的多门…  相似文献   

8.
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1916-1999)是美国著名中国学家,长期以来担任哈佛大学东亚和中国问题研究方向的主要学术领导人。2006年12月16—18日,为纪念史华慈教授诞辰90周年,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史华慈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专家学者围绕着史华慈思想研究、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国政治史研究、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研究等主题展开了认真研讨,以求真与超越的精神缅怀一代宗师。对…  相似文献   

9.
正为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30周年,9月20日至21日,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高端论坛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70多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的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学术期刊的负责人近300人出席,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郑永廷教授,学术委员会顾问、华中师范大学张耀灿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武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6,(5)
正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副校长韦日平教授著、2015年12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研究》(以下简称《新进程研究》)是一部值得关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新论著。以我之见,该书具有"一强四新"的特点,值得认真阅读。"一强"指该书具有极强的政治敏锐性。作为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研究者,该书作者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和观点进行了很好的概括,并且把习近平的这些思想作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指针。对此,作者在《新进程研究》的序言中明确指出,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