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淮法治》2010,(9):4-4
历经4次审议,已施行15年之久的《国家赔偿法》终于在4月29日下午获得首次修订,新法将于今年12月1日施行。当天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国家赔偿法》修正案。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生活》2011,(4):64-64
2011年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该条例为《国家赔偿法》的配套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简称“新法”),新法将于12月1日施行。这对于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修订后的《国家赔偿法》与过去相比,有五大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1.2011年1月17日国务院令第589号公布2.自2011年1月17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赔偿费用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5.
为正确适用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对人民法院处理国家赔偿案件中适用国家赔偿法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司法业务文选》2012,(10):10-13
1.2012年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释〔2012〕1号3.自2012年2月15日起施行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行使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保证人民法院及时、准确审查受理国家赔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现就人民法院国家赔偿案件立案工作规定如  相似文献   

7.
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我国立法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标志着我国从“国家无责任到国家有责任”的立法转变。但该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对精神损害赔偿可否列入国家赔偿的范围,目前一直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我国民事领域已规定了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制度,目前不宜在国家侵权的领域再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自1995年1月1日实行以来,人民法院积极受理国家赔偿案件,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人民法院推进审判方式改革.赔偿程序规定过于笼统的国家赔偿法已显滞后。赔偿程序立法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国家赔偿法》实施以来,确立了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多年来各级法院审理了大量的赔偿案件,应当说,对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良性的社会和法制环境下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赔偿法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反映出来,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实际上是“口惠而不至”。尤其是司法赔偿程序中的确认问题,成为国家赔偿的“瓶颈”,是国家赔偿法执行过程中极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司法业务文选》2011,(21):46-47
1.2011年4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2.高检发刑申字〔2011〕3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0年4月29日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现就人民检察院处理国家赔偿案件中适用修改后国家赔偿法的若干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一、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月1日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正式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的,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在几年的司法实践中,真正能够得到国家赔偿的案件很少,赔偿数额之低,赔偿工作难度之大,现行的《国家赔偿法》日趋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该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法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九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法为保护劳动  相似文献   

13.
李利 《中国司法》2003,(12):34-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于1994年5月12日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通过,199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赔偿法》的颁行,在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却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想,形成极大的反差。例如,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1995年4月1日设立赔偿委员会,到1998年前没有受理过赔偿案件;从1998年到2000年,虽然赔偿案件呈年年上升趋势,但立案的总共才19宗,只占赔偿申请的极小部分,而国家每年财政拨款的  相似文献   

14.
苏戈  梁清 《人民司法》2012,(7):75-79
在1994年国家赔偿法修改以前,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7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对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的举证责任有原则性规定以外,国家赔偿法上对刑事赔偿和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的举证责任几乎没有规定,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举证责任不明确,举证不利的后果往往由处于弱势的赔偿请求人承担。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已于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该决定首次明确规定了国家赔偿案件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1995年1月1日施行后,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常因如何分辨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产生分歧。  相似文献   

16.
【裁判摘要】 赔偿申请的受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修正前,而赔偿决定的作出在该法修正之后.其法律适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予以确定。立法法第八十四条规定:法律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对赔偿请求人的权益保护力度更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国家赔偿法的司法解释亦明确规定,2010年12月1日前受理赔偿请求至12月1日尚未作出生效赔偿决定的,适用修正的国家赔偿法,因此,这类情形应适用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  相似文献   

17.
贺凯 《法制与社会》2012,(4):270-271
《国家赔偿法》生效以来,总是由于其规定“赔偿门槛高、赔偿程序难、赔偿标准低、赔偿范围窄”被人们戏谑的称为“国家不赔法”.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终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比旧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存在的.本文将对修订后的《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所谓“错拘不赔”进行全面的评价与分析,以揭示其在该法中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8.
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国家赔偿制度中的缺失一直饱受指责,2010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赔偿法》的修补,填补了此项法律漏洞。但是,基于经验不足等多方面的考虑,新修订《国家赔偿法》并没有具体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认定标准、计算方式等,从而导致司法机关在实际办理国家赔偿案件中无法准确地判定受害人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申请。  相似文献   

19.
1.2011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释〔2011〕4号3.自2011年3月18日起施行为正确适用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对人民法院处理国家赔偿案件中适用国家赔偿法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在2010年12月1日以后,或者发生在2010年12月1日以前、持续至2010年12月1日以后的,适用修正的国家赔偿法。第  相似文献   

20.
随着依法治国理论的深入人心,人们的法制观念得到了加强与提高,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成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因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而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国家赔偿的权利。1994年5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法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人权,严肃了执法,仅1999年全国法院全年共审结各类国家赔偿案件6788件,比上年上升8%。但在一些地方、一些国家机关在适用赔偿法时,没有深刻理解领会法条的实质,使一些赔偿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连下批复,明确、强化赔偿法的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