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力 《南亚研究季刊》2002,(1):67-69,76
城市化的建设要靠人来进行 ,城市化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靠人来制定 ,所以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 ;在推行城市化进程中 ,大城市的主导作用不能抹杀 ,要重视城市经济带的连环影响 ,发展区域城市的经济实力 ;要重视城市的内涵发展 ,关注城市内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的提高 ,在城市化进程中 ,注意协调其外延和内涵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东城市化的原因、特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城市化发展势头迅猛,城市范围扩大,城市区域布局呈现出与战前不同的格局,大城市发展尤为显著。城市化的发展得益于下列因素:现代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和石油工业的兴起;中东国家的土改和工业优先政策的实行;现代医学进步和医疗设施的改善;传统观念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交互作用,使中东地区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中东城市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过度城市化、城市首位度高、工业化与城市化脱节、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分布差异大等特征。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东城市化布局将再次发生演变,且大城市仍是城市化发展最活跃的地带,但“城市病”将长期困扰中东国家。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来看,非洲城市化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经济全球化、人口爆炸以及频繁的战乱是推动非洲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对于非洲城市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城市病”方面,即非洲城市化因超越其现代化进程而暴露出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如就业严重不足,贫民窟盛行,城市基本服务非常欠缺等等。但是,本文认为,非洲城市化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机遇:城市化为非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城市化推动地价快速上涨,加快财富积累;城市化为非洲的生产和消费提供极大的商机。在中非关系大发展的背景下,非洲城市化为中非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可以利用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利用中非合作论坛的平台,将交流城市化经验、应对城市化挑战作为中非合作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巴西是拉美地区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中较早地实现了城市化的国家之一。巴西的城市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巴西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城市化的转型,并在21世纪头10年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巴西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小城市依托某一区域经济和政治中心城市而发展的独特现象,以此形成城市群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贫民化的"边缘化"城市和贫民窟并存是巴西建设现代化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土地问题及无地农民问题在巴西城市化进程中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巴西城市化是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并具有积极意义,但其存在的问题也给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仅仅依靠城市化难以改变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无法避免城乡之间贫困人口转移的趋势;城市化进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免贫民窟和"边缘化"城市群的形成;城市建设和公共社会政策应兼顾不同的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是每个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必然阶段,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印度城市人口开始增长,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印度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目益突出,究其根源,是由于印度城市化进程中缺乏有效的城市管理机制、城市发展规划等因素。分析印度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推动我国城市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是战后世界最突出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迄今,在第三世界各地区中,尤以拉丁美洲的城市化水平为最高,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最突出。七十年代,拉美五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只有四个(布宜诺斯艾利斯、圣保罗、墨西哥城和里约热内卢),五年之后,波哥大和加拉加斯也跃入这一行列。拉美这类城市的人口每十年就增加一倍。截至1984年年中,拉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8%,接近发达地区(72%)。城市化问题已成为拉美国家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战后拉美城市化的经验教  相似文献   

7.
曼德勒为缅甸第二大城市,也是上下缅甸交汇之处,人口、物资、信息的频繁流动与多元的族群文化共同构成了曼德勒复杂多样的城市风景。随着缅甸的社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曼德勒的人口构成、社会阶层与城市空间也随之发生转变。华人移民的迁入与增长,引起了曼德勒城市华人化的论争。事实上,曼德勒城市景观的变化,并非华人单一促就,而是现代化、城市化等内外动因共同作用下的社会后果,因此,需综合曼德勒华人移民、经济行为与族群互动,以及三者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曼德勒的城市化,以避免族群民族主义所带来的成见。  相似文献   

8.
非洲进入被称为"第二次解放运动"的20世纪90年代之后,非洲妇女在整个非洲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她们在农业战线上有时扮演着比男人更重要的角色,生产非洲8亿多人口所需要的大部分食物;在城市建设中,敢于抵抗歧视和克服困难,努力进取,改善家庭和个人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不畏艰险,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我们相信,非洲妇女在各国、各条战线上所发挥的作用必将越来越突出,她们的形象也必将越来越耀眼。  相似文献   

9.
一提起非洲饮食,人们马上想到非洲人吃来吃去就是加了调味汁的米饭。这种非洲饮食单调贫乏的错误概念有两个来源。一是在欧洲开的非洲餐馆,除供应塞内加尔米饭夹鱼和喀麦隆烤鸡外,没有多少花样。二是非洲人自己在这方面的独出心裁的花样有限。这也难怪,近年来,非洲城市化加速,涌向首都等大城市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众口难调,日久形成几样大众菜是自然之事。尤其街边廉价大排档饮食的迅猛发展,更使非洲饮食日趋单调。但事实上,非洲大陆不光区域、语言和文化千差万别,传统饮食也是丰富多采的。吃什么,怎么吃在研究非洲饮食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些国家的饮食习惯,看看这些仍保持传统习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时代的非中关系:在华非洲商贸团体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在中非关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50年过去了,我们发现,非洲人团体在亚洲的大城市(如北京、东京、首尔和孟买等地)陆续建立起来.在中国,非洲人团体不仅在北京,而且在上海、南京和香港[1]等其他城市也有聚居现象.香港、澳门、尤其是广州等中国南方城市[2]的非洲人和非洲裔人的数量远多于中国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