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举环境是影响选举质量高低的因素,也是保障选举程序公平正义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在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范差额提名、差额选举的基础上"形成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程序和环境"。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必须高度重视党内选举环境建设,在对当前造成党内选举困境的主要环境要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后,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优化党内选举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们自我选举出来的"当家人"。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省人大常委会于1999年12月28日公布施行的《云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时其作了详细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选民登记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应当在户籍所在地的村进行选民登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可在经常居住地进行选民登记:(一)结婚后居住在配偶所在地,但户口未迁移的;  相似文献   

3.
肖唐镖  邱新有 《求实》2002,(2):60-62
村选举委员会存在成员代表性不强、产生方式简单、工作独立性不够、工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是造成选举委员会难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因此 ,村社区自身力量的发育与培植尚须从多方面努力 ,尤其是要调整政府和村社区力量的关系 ,使选举委员会真正成为村内各方面利益的聚合体 ,成为强有力的村民选举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个案村庄村委会选举出现的贿选和选举后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分析了部分村存在的选举规则不细化、村务管理不规范、村务监督缺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村委会选举后所面临的治理困境、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促进选举后村务管理规范有序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村民选举权利保障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金辉 《唯实》2005,(3):16-18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为了充分保障村民的选举权利,必须从制度安排上予以保证。一、选举前:严格相关程序,使村民选举权利不受侵犯在村委会选举之前严格相关程序,使村委会换届选举活动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是保证村民选举权利不受到侵害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6.
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总的要求就是要建立在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宏观计划指导下,形成督促、考核、组织、引导服务、村(居)民参与和落实计划  相似文献   

7.
村委会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亿万农民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制度性渠道.但是,调查表明,农民工对村委会选举的参与度较低.这种状况并不是因为农民工自身缺乏参政能力和参与意识,究其原因主要有:农民工与村庄利益关联的疏离、选举收益的不确定性与额外支付选举成本之间的矛盾、农民工与村庄政治生活的信息通道因流动而不畅通及农民工面临的选举动员和社区压力减少等等.村委会选举中农民工的参与缺失表明,农民工的选举权利得不到有效的行使,改变这种状况的政策方向不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吸引农民工回乡参选,而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工因为流动而变化了的参选需求,将农民工纳入到居住地或工作地的民主政治生活中来.  相似文献   

8.
民主选举居村民自治四项原则之首,但迄今为止,在我国一些地方村民自治选举环节,普遍存在着选举过场化问题。村民自治选举过场化问题使人们对当地选举产生失望、冷漠乃至敷衍了事的行为,这不仅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精神相悖,也困扰着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与村民自治的良性成长。通过进行个案调查和宏观分析发现,村民自治中选举过场化的根源在于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产生和组成上,不适当地理解村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并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在村干部候选人的产生环节,由村民直接提名候选入扭曲为村党支部或村干部提名候选人等。若要破解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其次应加强政府主导和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9.
魏琳娜 《求实》2006,(10):76-77
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直接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制度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政本质的实现程度。我国选举法于1953年正式颁布,先后经过四次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了现行的选举制度,为保障公民平等地实现选举权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行选举制度无论是在具体规定上,还在实际操作上都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只有继续推进选举制度的改革,才能激发选民参与选举、关心选举的积极性,真正使选举成为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村民选举与自治制度是中国政治变革的重要部份,也是最有成效的领域之一.面对村民选举而来的压力与挑战,村党支部通常会采取各种方法来控制村民选举以维系其领导核心之地位.村民选举出来的村委会的确挑战了村党支部的权威,一定程度上重新分配了村级权力,并且推进了党内民主政治的发展,其典型就是"两票制"的出现与广泛的推行.  相似文献   

11.
村委会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自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村委会选举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精英权威尤其是村政精英对选举过程所发挥作用愈加深刻。这种现象有助于村政的连续性,但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选举绩效,并影响村政精英的正常循环。  相似文献   

12.
蒙珺  付松 《当代贵州》2011,(21):32-33
本届全省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呈现出选举环节规范化、新任班子素质化、参与意识普及化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公民意识薄弱的文化背景下,村民积极政治参与并不必然意味着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实现。鲁东南夏村个案显示,村委会行使职权的选择性、自利性与村委会选举中村民积极政治参与共存。研究发现,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合法的选举程序以及村庄派系竞争的均势性构成支撑村民积极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这再次启示我们,不可忽略传统文化与观念对村民政治生活的影响;重新认识村民选举热情和高参选率,反思村民自治背景下的积极政治参与;继续规范村委会选举程序,推进村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近期,全省第八届村(居)委会换扁选举试点工作启动,我省现有村(居)委会4万多个,今冬明春将全面完成换届选举工作。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指出,选举工作要把握好推选成立选委会、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确定、正式选举以及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推选等五个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5.
边言 《支部生活》2008,(6):44-44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党组织进行选举时,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妨碍党员在党内自主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得阻挠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到场,不得强迫选举人选举或者不选举某个人,不得搞非组织活动妨碍选举,不得以任何方式追查选举人的投票意向。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域、不同村庄以及同一村庄内部的村民之间存在明显的收入分化,此分化对村民选举参与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影响村民政府信任的重要因素,其具体表现是收入越高的村民选举参与的积极性越高,对政府的信任度也越高,但村民选举参与和其对政府的信任没有必然联系。这些发现对探寻遏制村民收入分化的途径、提高村民选举参与的积极性、提升村民的政府信任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选举制度的导入与村民冷漠参与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飞 《求实》2004,(4):91-94
民主选举作为村民最直接的政治参与形式 ,为人们提供了观察、研究基层民主演进的视角。在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 ,普田村非程序化的运作 ,使村民们以冷漠的态度 ,以不参与、不合作的方式对待这次选举 ,他们连“用脚股票”的方式也不要了 ,部分村民甚至连“用脚投票”的机会也没有得到。中国乡村民主政治的生成 ,仍然要有一个较长的培育、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问:这次全省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在时间安排上有什么要求?   答:全省村(社区)党组织换届,从今年9月份开始,年底前结束.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合理安排.并注意同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间做好衔接.原则上,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要安排在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之前.   ……  相似文献   

19.
李立  陈星 《新视野》2007,(4):91-93
台湾目前选举文化的形成,有政治制度及其在这个基础上所形成的资源分配模式的影响,这种因素构成了台湾社会选举文化形成之"硬"的一面;而从影响文化之"软"的因素上来说,其形成则是由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传统行为方式与思维模式的影响使然。台湾选举文化所呈现的景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思维模式在西方选举模式下的冲突与妥协,其背后所蕴含的预设,其实是中西两种文化的紧张,这种情况不能不影响到制度的创制,而且,在若干情境下,还有相互抵消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影响中国选举制度完善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炜 《世纪桥》2007,(12):23-24
选举制度是组织和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实现人民主权的保障,是一个国家民主化程度的标志。适合国情的选举制度是民主体制良好运行的前提,因此,找到影响选举制度不适的原因并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选举制度成为各国政治发展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