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珲春市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其与朝俄两国间均有口岸相通,口岸在珲春市的对外贸易尤其是边境贸易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珲春市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口岸物流业,口岸物流量呈现增长趋势,并且口岸经济带动了珲春市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大图们江开发项目”,珲春国际物流港的建立正在稳步进行。珲春市发展物流业有着许多有利的条件: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周边可利用港口众多的独特优势;图们江下游地区资源丰富;等等。尽管珲春市发展物流业潜力巨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日本企业为何尚未在珲春地区投资[日]高梨修一从1993年11月下旬到12月初,我和在白求恩医科大学任教的野泽知弘一起,访问了珲春市政府开发办公室副主任金铁先生,考察了珲春地区开放开发的进展情况。我们看到了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东北亚新时代,珲春正在建设中的...  相似文献   

3.
<正> 一、会议简况 1992年8月5日至8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和珲春市政府在珲春市召开了“珲春开发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我作为日方代表之一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吉林大学同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的交流,迄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机构”的前理事藏褂直忠先生应邀在吉林大学作过有关战后日本经济的  相似文献   

4.
<正> 吉林大学与珲春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珲春开发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于1992年8月5日—8日在珲春市东北亚大厦举行。会议邀请了独联体、日本、朝鲜、韩国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共21人参加,国内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内蒙、辽宁、黑龙江及吉林的各界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 一、珲春市自然概况和开发潜力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图们江下游地区,全市总面积为5119平方公里,辖1镇10乡4个街道。全市总人口为175283人。其中朝鲜族占总人口的47.3%,汉族占总人口的42.2%,满族占总人口的10.22%。珲春于1988年5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1991年11月6日,国务院批准珲春市对外国人开放,1992年3月9日国务院批准珲春市为边境开放城市。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哈桑区是吉林省珲春市中俄贸易区与俄罗斯毗邻最近的市区。这里蕴含着许多经济增长点,开发的潜力也是巨大的。它与珲春的商贸往来主要通过口岸来完成。两市区已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的格局,未来的发展前景更是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7.
<正> 一、国务院批准珲春市为开放城市的重要意义最近,国务院批准珲春为开放城市;这对于全面推进吉林省的改革开放、促进吉林省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与周边国家及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技术往来有着重  相似文献   

8.
<正> 珲春市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具有发展对外贸易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已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支撑点和突破口。为了改善珲春经济开发区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七五”期间共投资10多亿元,年均投入额约2亿元。在未来几年里,珲春开发区建设仍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珲春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尚未正式出台,而且即使已经出台也必然会随  相似文献   

9.
珲春注重引进韩国资本,目前出现了良好的势头。韩商在珲春的投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其发展速度快、独资企业投资量大、项目投资规模日益扩大,但投资总量不够大、方式单一、领域狭窄。由于珲春引进韩国资本有些独特的优势,加上中韩关系日益发展及韩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国际竞争压力增强,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韩资输入珲春。珲春为进一步扩大引进韩资,加快开发建设,应把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推向更高阶段,提高对外开放层次,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利用韩资渠道  相似文献   

10.
<正> 3月9日,正值珲春市成为边境开放城市一周年之际,中俄口岸铁路——珲春——马哈林诺——扎鲁比诺直达运输线路中国境内段重点工程珲春大桥开始施工,标志着这条铁路已经正式进入全面修筑阶段。 1992年9月和12月,俄罗斯滨海边疆行政区和吉林省政府,以及沈阳铁路局、吉林省交通厅、铁  相似文献   

11.
1 997年以来 ,珲春的开发开放取得了新的进展 ,不仅表现为“量”的扩大 ,而且也体现了“质”的提高。从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的前景看 ,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投资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图们江地区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我国即将加入 WTO;以及珲春已经历了 1 0年的开放历程 ,具备了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这些有利的因素必将为珲春暨图们江地区的开发开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 ,应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 ,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 ,把珲春暨图们江地区的开放开发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2.
图们江通海航行与珲春地区总体开发战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们江通航与珲春地区开发的战略设想是着眼我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在分析地区的外部环境和各方面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的。设想以独立自主的经济开发和积极争取国际合作为基本原则,提出了图们江通航建港的原则方案。认为通航建港是实现地区经济开放与开发的关键,是形成地区产业结构和地域体系的主导因素。并据此讨论了地区开放与开发的战略目标及其实施步骤,提出了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图们江国际开发中的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隋清江,朱显平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称合作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特区办批准设立的,是珲春经济开发区的龙头。它位于吉林省珲春平原南部,地处中、俄、朝三国接壤地带,濒临日本海,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计划开发...  相似文献   

14.
<正> 优越的地理环境与资源条件珲春市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南部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地处中、俄、朝三国接壤地带,恰为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东以珲春岭为界与俄罗斯哈桑区接壤,中俄边境线长约232.7公里。西南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稳城、赛别尔、先锋、恩德四个郡相望,中朝边境线长约164.7公里。该市幅员面积为5119.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7万,其中,朝鲜族占总人口的48%。  相似文献   

15.
吉林大学──珲春市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吉林大学珲春市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是吉林大学和珲春市联合开办的科研实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所址在珲春市边境经济合作区。该所成立于1994年10月。研究所的办所宗旨是以中共"十四"大精神为指针,以吉林省建设发达边疆...  相似文献   

16.
1999年国务院决定进行设立出口加工区的试点 ,给珲春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也为推动图们江地区的国际开发带来了新的契机。珲春出口加工区的设立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通过对自由港 (开发区 )的各种标准的分析 ,表现出很强的可行性。借鉴国内外经验 ,本课题结合珲春的实际 ,提出设立出口加工区的构想规划和操作措施。  相似文献   

17.
边境贸易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三年吉林省对俄贸易平均以60%左右的速度递增,2007年1-6月份,吉林省与俄罗斯贸易水平再创新高,但是在双边贸易中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如珲春互贸区问题、外汇核销问题、贸易顺差问题以及俄罗斯流动资金短缺、市场环境恶劣、灰色清关和禁商令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双方边贸的顺利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中俄政府间的合作;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严把质量关;边贸形式多元化;大力培养外向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在珲春设立保税区,这将使珲春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本文就珲春设立保税区及有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延边地区与日本的经贸往来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频繁。但由于中日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不稳定及延边地区投资环境差、配套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其经贸关系存在贸易规模不大、发展不平衡、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延边地区应通过抓住机遇加强与日本秋田县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重点开发特色产品,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大对效益好的日资企业的宣传力度,开发人力资源及加强软环境建设等来促进延边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远东地区近年来出现了地区市场脱离俄罗斯市场体系而独立发展的新趋势。它开始逐渐摆脱同俄罗斯内地的长时间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同时同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关系却明显加强。这种新的经济关系改变了远东地区的传统贸易结构和市场关系,为吸引外资以及发展同毗邻的中国东北地区、朝鲜罗津─—先锋地区乃至日、韩等国的国际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远东地区的市场独立化发展为海参崴自由经济区同中国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接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远东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它同东北亚各国的合作,首先是同图们江地区各国的合作,具有客观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