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绿色家园     
叶慧 《今日浙江》2012,(21):22-23
山川、田野、森林、海洋……乡村、家园、蓝天、碧水……行走在浙江大地,蓝天作幕、绿野为席的“生态画卷”,总让来自省外的媒体记者惊问:浙江是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若有人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如何从一个资源小省跃升为经济大省,如何从基本温饱大步迈向全面小康,如何连续30多年成为全围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最好的答案就是——发展民营经济。30多年来,全省上下通过坚持不懈创业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仅根本改变了浙江经济的面貌,也根本改变了浙江人民的生活,铸就了多少代浙江人都孜孜以求的“民富省强”辉煌局面。  相似文献   

3.
若有人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如何从一个资源小省跃升为经济大省,如何从基本温饱大步迈向全面小康,如何连续30多年成为全围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最好的答案就是——发展民营经济。30多年来,全省上下通过坚持不懈创业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仅根本改变了浙江经济的面貌,也根本改变了浙江人民的生活,铸就了多少代浙江人都孜孜以求的“民富省强”辉煌局面。  相似文献   

4.
发展工业意味着破坏生态环境,搞生态建设就等于固守贫困落后?如何破解这一两难困境,最近,记者来到浙江安吉采访,感到豁然开朗。这个山区小县通过“生态立县”,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不仅对传统的“工业立县”模式进行了拨乱反正,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而且在许多深层次问题上给人以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社会进入以海洋命名的21世纪以后,浙江作为一个沿海省份,该怎样审视自身的资源禀赋,又该怎样张扬自身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6.
王正华 《新东方》2008,(5):15-17
海南省政府将生态立省作为海南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无疑是一个十分明智的决策。在这样一个立省方针下如何保证海南经济既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同时又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结构的规划是首要问题。围绕生态立省的方针,扬长避短,规划科学的产业结构是海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今日民族》2013,(12):53-53
如何进一步推进文山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笔者认为应紧紧围绕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三个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8.
何舜平 《江西政报》2008,(12):39-41
作为一个具有良好生态资源的传统农业县,上犹县应如何在既加大农业产业化力度,又缓解生态保护压力上取得突破?带着这一问题,笔者对上犹县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可行性作了一番调查,并形成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浙江以民营企业为主.促进广大民营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必然要求。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同志曾经指出融资难、投资难、创新难、盈利难是困扰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四大难题。浙江民营企业的创新难到底难在哪里,如何破解?为全面了解我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情况,  相似文献   

10.
李力 《湖北宣传》2007,(1):23-2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人注目地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这与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有所改变,“好”与‘陕”两字对调意义何在?何为“又好又快”?如何才能做到“又好又快”?为此,半月谈记者专访了多位权威专家,对上述问题加以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1.
解先文 《前进》2013,(5):15-17
对于阳高县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面对发展转型和环境可持续承载的双重压力,如何实现地区加快发展与环境资源节约的和谐共生?我们的思路是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树立“大生态”的转型发展理念,围绕富民强县的县域经济发展目标,以内生增长的生态环境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以多元产业的生态支撑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以资源要素的生态整合生成发展优势,以循环经济的生态模式推进转型跨越,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自觉性,探索转型发展的生态效应,实现小康社会的普惠性,着力打造实力阳高、美丽阳高。  相似文献   

12.
薛振忠 《新东方》2009,(12):26-28
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南省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滨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及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海南岛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拖累了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及质量。面对生态保护的历史责任,海南中部地区的经济如何发展?笔者围绕两者的关系和加快海南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试作探析。  相似文献   

13.
从长远来看,加快高速铁路的发展,将是缓解春运难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高速铁路发展态势如何?其究竞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效应?要保证高铁长期健康发展,又需要进行哪些投入?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经多方采访,特编发以下稿件,管窥高铁发展的昨天、今天、明天——  相似文献   

14.
陈为毅 《今日海南》2007,(11):15-15
问:我注意到,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又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请问,应如何认识这个新提法的提出?作为生态立省的海南.在新形势新要求下。今后应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彭晶 《小康》2006,(3):38-38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将按照加入WTO规则,兑现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承诺。那么,全面开放金融业后,对中国的金融生态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而我们又将如何面对? 《小康》:金融业的开放,对我国金融生态会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到来的时候,世界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中自又对世界做了哪些回应?中国如何与世界共同和谐发展?就此联合国经济署高级官员赖尚龙先生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民营企业家是什么样的人?浙江的民营企业家将会用实践作出回答,浙江的民营企业家总体上是有责任心的人,是理性的人,是能够在经济领域领跑又能在社会建设中担当道义的人。也许我们做得还不够,但是我们一定能够做到。先行,我们做到了;先发,我们做到了;转型和整形我们正在做。浙江的民营企业家从总体上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经济头脑有文化素养有社会责任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18.
夏斌 《当代思潮》2012,(4):43-45
日前,国际上一些人在唱空中国,“中国经济要崩溃”。国内的房市正出现价量拐点,又一些人纷纷要求放松银根“保增长”。到底怎么看中国经济?2012年中国经济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浙江》2009,(17):F0002-F0002,I0001
为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山上浙江”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山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8月29日。“建设‘山上浙江’,发展山区经济”高峰论坛在浙江省龙泉市举行。  相似文献   

20.
金波 《今日浙江》2009,(21):6-7
如何通过产业、技术、管理、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创新来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持和增强浙江经济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