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变”     
孙志 《当代审判》2003,(10):51-51
“一个在法院工作六年直接参与审理了上千件案件,却未能自主决定一件的人是什么?”听起来这是个谜语。世界把公平、正义、无私等一切美好的词语都给了法官,却在法官身边置放一个书记员的位置,分明是有意在做一个陪衬,好让这样更能体现法官的威严。这便是起初自己对书记员工作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中有段描写西门庆与潘金莲勾搭成奸,谋杀潘金莲丈夫武大郎的故事。而今在河北省遵化市新店子镇新店子村也发生了一起类似的奸夫淫妇谋杀亲夫的案件。只不过奸夫并不是一个横行乡里的恶霸,而是一个风流倜傥、年轻潇洒的中技学校学生。淫妇也不是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而是一个年已36岁,貌不惊人,早已为人妻、为人母的村妇。 这是一场因婚外恋引发的悲剧。这起案件的发生,令人惊愕,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3.
李谦 《中国监察》2010,(2):63-63
“破窗效应”讲的是,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有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而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如,一个城市的车站、码头,或是一个社区的广场、公园,如果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则没有人忍心去扔垃圾、搞破坏;  相似文献   

4.
“慎独”与“兼善”,是中国儒家文化中关于个人德行修炼的核心和言行举止的标杆。“慎独”是指注重精神生活和理想信仰的价值,追求个人德行的完善;“兼善”是指“慎独”在现实世界和社会中的相对价值,是应用理想于实际。一个健全的理想主义者是不应该脱离实际和逃避现实的,终归会面临着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义与利的关系,因此,“慎独”与“兼善”是对同一个人的品质的描述,而非供人选择的不同生活。今天,我们在一个功利日重的时代来谈儒家这个日渐式微的人生哲学,是出于对中国律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以及中国律师人生境界和个人德行的忧虑、追…  相似文献   

5.
拒收礼品,是反腐倡廉必然之举。然而,中国是个 礼仪之邦。 拒礼门外“理”怎通?这是每一个领导者应认真思索并在得出正确结论后需认真做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当面不打送礼人”怕不行。这里的“打”不是打人,而是打通思想,让其明乎送礼的不对,明乎共产党的官是  相似文献   

6.
在村民眼中,他是一个不吃肉、不喝酒,给学生们上课不用课本、也不要报酬的怪人;在孩子们眼中,他是最好的朋友、老师,是可以一起爬树、在泥里打滚的玩伴;在许多人看来,卢安克就像白求恩一样,是能够感动中国的“洋雷锋”,是很多人的偶像;在他自己看来,他与其他人一样普通,只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就是卢安克,一个在中国广西山区义务支教10年的德国志愿者。  相似文献   

7.
陈强 《政府法制》2009,(9):28-30
在过去一年半中,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发生的上百起盗窃、抢劫、抢夺案件,竞是由5名未成年人组成的一个团伙干的。其中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还不满14岁,这些少年无一例外都迷恋网络游戏,长年泡在当地的黑网吧中。  相似文献   

8.
徐蕾蕾 《检察风云》2014,(13):69-71
他们是上海检察机关里的“明星”检察官,他们获得过全国模范检察官、上海市平安英雄等大大小小的荣誉称号,他们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拥有许多群众“粉丝”.去年6月以来,他们先后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成为检察机关着力打造的执法为民新平台,他们的工作也从一个人壮大到了一个团队.  相似文献   

9.
梧槐  秀田 《法制与经济》2003,(10):16-18
○他是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农民,一次偶然的纠纷使他与隔墙邻居——人民医院结下“缘份”。“和气”的他先是取得医院的信任,之后,又扮演了一个“心理专家”角色,成了院领导的“红人”。○他的“生财之道”是涂改票据,短短一年多时间,医院就被他掏出一个60万元的“大洞”。这其中,有他自已的“聪明”,也有医院管理体制的弊病。○2003年6月,骗术被揭穿后,他以涉嫌诈骗罪被当地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检察机关有关人员对记者说,这起诈骗案典型、独特,在淇县历史上罕见。近日,检察机关将对此案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0.
李楠 《中国律师》2003,(6):14-15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百花争艳、充满希望的季节。在今年春季伊始,我们看到了研讨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新气象。 一项制度的制定,在实践中没有缺陷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社会》2010,(8):11-12
在法治观察者的眼中,看守所是一个极富代表性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人权、政治文明状况,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立法、司法等情况”。正因为如此,频发的非正常死邙事件,更是将看守所这一传统封闭场所推至舆论的“聚光灯”下。  相似文献   

12.
罗涛 《检察风云》2013,(21):68-70
当宝山检察院公诉科的仇伟根站在你的面前时,你也许很难将“追诉大王”这个颇有几分“霸气”的称号与他联系起来。友善温和、敦厚少言是他留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外表看似平淡无奇的青年检察官,却自2005年以来连续八年追诉漏罪、漏犯数居全科第一,其中有数年个人追诉数竟占据全稍宦诉总数的一半以上,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仇氏奇协”。  相似文献   

13.
《政府法制》2012,(14):41-41
纯者,专一不杂;洁者,干净也。纯洁者,纯正清白,没有私心,没有污点。纯洁是一种简单,拒绝复杂;是一种童真,拒绝世故;是一种坚守,拒绝浸淫。纯洁使人透明、清澈,予人以真诚、可靠。个人如此,政党亦是如此。纯洁是一种力量,可以让一个党组织健康、坚强、团结、奋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注重保持党的纯洁性,从“做一个纯粹的人”到“干干净净于事”,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纯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张驰  王磊磊 《法人》2008,(9):66-69
在朋友的眼里,她是一个并不麻辣但有主见的川妹子,在同事的眼里,她是一个有预见性、容易相处的人,在同行的眼里,她是一位业务精专的律师。  相似文献   

15.
一个电话 李晶与丈夫刘伟2002年在深圳登记结婚,婚后生育有一个女儿(已经4岁)。刘伟在一家著名公司任部门经理,并持有这家公司部分股权,李晶是一家事业单位的会计。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所有条款和规定中,都找不到“起赃”、“退赃”的词语,然而在各类常用司法文书中如审查逮捕意见书、起诉书、判决书中,却都常常出现:“有起、退赃材料在卷证实”等等的论证性语句。这足以表明“起赃”、“退赃”是侵财案件在长期司法实践中应用多年的一个重要的司法实践用语。起退赃材料在有些侵财案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证明作用。然而1996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此却都未加任何规定,更未纳入证据种类中,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立法缺漏。  相似文献   

17.
科克墩村。一个南疆的小村,连续30年零上访、零刑事案件、零治安案件、零非法朝觐、零非法宗教活动、零重大安全事故。这一成绩来之极其不易,但绝非偶然。刘国忠。一个村支书的模范榜样,一个共产党员的典型代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最不平凡的业绩。这个榜样。是一个超越了民族界限的榜样;这个榜样,是超越了个人利益的榜样;这个榜样,是超越了小家概念的榜样;这个榜样,给全村带来了和谐与稳定;这个榜样,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忠实践行新疆精神的杰出典范。  相似文献   

18.
走“穷亲”     
4月12日,午后,阳光明媚。一个普通的农户家。一个穿着朴素的女干部。冲着一个白发苍苍的农妇,深情地叫了声“妈”!一个20岁出头,挽着裤腿的农村小伙子,也冲着女干部高兴地叫了声“姐姐”!这是出现在福建省大田县谢洋乡三角尾村女干部走“穷亲”的动人一幕。原来,女干部是大田县监察局局长易玉佩,小伙子是那位农妇的儿子。这母子俩是易局长的扶贫对象。去年以来,大田县纪委、监察局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12名常委、主任分别对12户贫困户帮扶。易局长从挂钩扶贫以来,已走23趟“穷亲”了。她走“穷亲”的第一趟带了3…  相似文献   

19.
一、"王子"受屈在港城,没有一个案件能像"王子"案件那样引起了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中国消费者报以及扬州地区各个新闻单位在内的舆论界的广泛关注。大约是1996年6月中旬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接待几个当事人,江苏三得利食品有限公司企管科副科长王  相似文献   

20.
“四不”机制与“不能”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不”机制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四种途径,同时也构成了预防职务犯罪的一个完整的体系,缺一不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四不”机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职务犯罪的程度和数量。从“四不” 机制看我国的预防犯罪工作,“不想”和“不敢”机制做得较好,“不必”机制刚刚开始做,而“不能” 机制则是现阶段预防职务犯罪的薄弱环节,应当着力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