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2004年以来的5个中央1号文件都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做了具体部署。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再次强调,通过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济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必将有力地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6月2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草案),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许多人还是一个生僻甚至有些拗口的词,但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这种“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就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并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蓬勃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迫切需要统一法律制度引导、规范在分组讨论中,黄康生委员讲述了他到贵州调研时看到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情况。他说:“前不久,我到两个村进行调研,有…  相似文献   

3.
一种农民"走市场"的新模式,就是通常所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时也称作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以农民为主要成员,围绕某个产业或产品组织起来的,在信息、技术、资金、购买、销售、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技术实体,是农民自愿组织起来进行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一种互惠互利的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模式.各地的探索与实践证明,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可以在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架起桥梁,它既能保证龙头企业所需要的农产品数量或质量,也能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与传统相比,可谓"新型".  相似文献   

4.
李力 《当代广西》2007,(17):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7月1日正式施行,这对于中国农村广大的农民来说无异于是一个“空前利好”——这就意味着遍布广大农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终于“有法可依”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独立的财产主体和市场主体,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弱点也逐渐显现。如何提高家庭经营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是我国加快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广大农民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创办了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据统计,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超过十五万个,它提高了农业生…  相似文献   

6.
组织农民去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这是提高农民市场经济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走出一家一户搞农业的困境,争取把农村的问题解决在经济领域的重要途径。为此,国家正抓紧制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以更好地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组织化水平,规范和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主持人:要提高农民综合增收能力和农业竞争力,农业产业化就成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村经济存在哪些制约农民增收、不…  相似文献   

7.
《群众》2008,(9):9-12
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提出过我国农业要有“两个飞跃”的战略思想,第一个飞跃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如何实现“第二个飞跃”?经验表明,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名只是一条基本途径。梁保华书记在近日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有力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高效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是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重要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有效结合点。顺应我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时机日益成熟的趋势,要切实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方向性、战略性举措,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本刊特别推出“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这一专题,希望能就推进这一事业共作探索。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工作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文章,确保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安居乐业。一、农村工作思路要转移到研究农民增收的方向上来1、要围绕农民增收,大力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产品结构。一是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的调整方向,坚持面向市场,追求效益的原则,不断调优产业产品结构。二是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确立“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你特我新,你新我转”的战略思想,围绕“特”字做文章,以特种特养推出精品,占领市场,高价销售,不断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三是把大田大地的传统种植方式调整过…  相似文献   

9.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决了中国八亿农民的吃饭问题。但随着农村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家庭承包经营带来的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等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户在商品生产和经营中遇到很多困难。因此,组织起来共同面对市场风险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分散经营的农民的必然选择。其中,受到农民群众普遍欢迎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组织形式,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06,(11):35-36
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中,锦江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培养创新型农民为主要任务;着眼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农民企业家赵俊启胥宗献,李泽功忙于生意的赵俊启赵俊启,一位在改革开放年代里脱颖而出的农民企业家,历经十多个春秋的探索、拚搏,创立了“东方企业集团”,带领“东方”人开拓出一条为千百农户脱贫致富之路。东方企业集团目前以生产地毯、挂毯、刺绣等产品为主,其中...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8.24万平方公里的渝州大地上,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综合服务社和农民协会蓬勃兴起。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重庆市大力培育和发展以农民为主体、产品为纽带、服务为宗旨、增收为目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重庆农业发展的新形式、新特点和新亮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本期“专题报道”由一则访谈和一篇通讯构成,理性的分析、感性的事例。让我们清晰看到农民的合作社在希望的田野上蓬勃“生长”……  相似文献   

13.
张燕 《重庆行政》2007,(6):90-92
新农村建设,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让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实践证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条有效的途径。2005、2006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里都提到了要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指导,显示出中央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肯定与支持。近两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国家每年拿1-2个亿来扶持一批示范合作组织的建设。但我国农民  相似文献   

14.
沈建华  陈兵 《群众》2012,(5):68-69
江苏在全国“三农”领域引人瞩目:省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登记成员数、出资额、农户入社率、社均成员数均位列全国第一。记者近年来深入采访、观察研究的感受是,这“四个第一”的背后,是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从“量”到“质”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代表微语     
提高山区农村抛荒土地利用率,一要加强机耕路、水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便实行现代化农耕操作;二要从政策方面鼓励种植大户承包抛荒土地,实现规模种植经营;三要引导农民利用抛荒土地种植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采取“农户+公司”的合作模式,促进农民对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上杭县人大代表丘尚炎  相似文献   

16.
许鹿  胡婷 《前沿》2010,(6):42-45
根据在对贵州省某地区欠发达农村的实地调研中,发现了农民持续增收的难点所在,即农户个体生产规模小、分散化严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高效农业发展不足、农村金融服务欠缺以及集体经济弱小等,通过深入分析其原因,得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并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民的劳动和资本联合的新形式,是组织农民生产经营的新主体。近年来,溧阳市开展了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溧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至去年年底,全市已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3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产总额达7741.4万元,参加的成员有2.28万人.带动农户5.06万户,占全市农户的26%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大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党建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鹤 《今日浙江》2008,(12):34-35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新经济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量涌现。这种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形式和重要力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应解决五个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8—1984年 ,农业微观经营体制改革 ,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重建农户经济 ,确立了农户作为农村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地位 ;第二阶段 ,1985年以后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逐步扩大市场机制范围 ,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 ;第三阶段 ,90年代后期开始 ,各地都根据新的特点和形势 ,大力改革农村经济产业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经营方式和农业管理体制 ,在农业产业一体化方面作了很多探索。但是 ,农业和农村经济依然面临长期以来的深层次矛盾。首先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在量上的规模迅速扩张 ,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摆脱了短缺 ,突破自给自足的界限 ,但就整个农业的生产经营还是单个农户的小生产和浩渺的大市场的关系 ,其本质是不相容的 ,特别是当数量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尤显突出。小生产与大市场相脱节 ,其生产受市场的制约越来越大 ,广大生产者面对不确定的市场束手无策 ,虽然农业增长了 ,农民能不能增收要由市场来决定。广大农民时至今日仍以个体、分散、自发和产销直接见面的方...  相似文献   

20.
丁永堂 《前进》2013,(5):53-54
2013年中央l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社在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截至2012年底,岚县已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0余个,拥有社员2400人,平均每个专业合作社80人,发展规模逐步扩大,但从实际经营状况来看,注册的多,实际运作的少,其发展势头呈现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