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7,(5)
在医疗卫生体制变革商业化、市场化走向的影响下,医患关系被简单利益化,这是导致医患沟通低效的重要原因。当前的医患沟通教育存在着诸如课程设置缺失、专业师资缺乏、考核评价缺位等困境,因此,应该针对性地在医学生培养中合理开设医患沟通课程,增加学生接触患者机会,同时加强专业师资建设,改革医学生成绩考核制度,增加医患沟通技能的考核。  相似文献   

2.
严光菊 《学理论》2013,(17):388-390
道德认同机制的有效运行是医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关键。目前,医学生礼仪行为失范凸显道德认同机制的不和谐。以医学生为主体,基于礼仪的理论与现实维度,依据内外因辩证关系,培养符合礼仪道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道德认同机制的有效运行,从而提升医学生的礼仪素质,提升医生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和医患关系的和谐度。其路径是:完善道德体系;加强礼仪道德教育;构建扬善抑恶机制。  相似文献   

3.
杨艳 《学理论》2010,(14):194-195
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是医学院校的迫切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成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培育学生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并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意识,国民社会责任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然而,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充斥,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频发,严重制约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为对象,分析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进而,从多方面努力,避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杨柳 《学理论》2013,(15):266-267
医学是促进和提升人们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而医学技术的发展与提升离不开科学研究,任何最新医学成果都是在无数次试验和探索中获取的。医学生综合能力除了基本诊疗能力之外,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也是重要方面。培养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是促进学生发展乃至未来我国医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教育是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35)
医者因肩负救死扶伤之职而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职业,而良医因兼具妙手与仁心时常被誉为白衣天使。可见,医疗与良医之于社会、医术与医德之于医师的重要性。然而反观我国当前的医疗队伍,有术无德者众,再研究当前医学生的受教过程,我们发现当前对医学生的培养仍在重复过去重理轻文的老路,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院校被不同程度弱化。要加强未来医疗队伍的综合素养,必须从加强当前医学生培养入手,尤其要在重专业培养的同时,不忘加强其人文素养、人文情怀的培养,这不仅是医师特殊的职业需求,同时还是促进医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当前医学生重理轻文培养过程的有力纠正。  相似文献   

7.
论现代行政文化氛围中的政府与公民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文化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行政管理的方式和特点,也决定着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定位.随着加入WTO的日期临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我们需要吸收国外现代行政文化之所长,对中国传统的行政文化进行批判性改造,建设中国的现代行政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与公民关系,从而有效地保障公民的权力,提高政府效率,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7)
通过对当前医患关系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剖析了提升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为例,提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应从校园文化建设、人文课程体系、心理品质培养、实习实践教育、执业资格培训这五个方面的第二课堂建设入手,推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医学院校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会受到来自社会各种风气的影响。在医学生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对培养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可以从理论教学、学生管理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刘珈含 《学理论》2013,(10):100-101
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不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带来了三农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突出问题。通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社会实践调查,对哈尔滨周边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从而客观、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安全问题和道德问题等严重的问题,提出将医学生社会实践与留守儿童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对其巩固专业知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彬 《学理论》2012,(11):203-204
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又离不开各种群体,群体心理对个体心理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充分利用群体心理的功能,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相应的具体措施如下:利用班集体等正式群体,发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导力量;正确利用非正式群体,积极引导,合理利用;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地位.虽然目前我国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有长足的发展,但是医疗质量却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我们长期以来对人文素质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因此转变医学教学理念,认识到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积极探讨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责任感应该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首要素质。然而,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扩招直接加重了大学生"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再加之社会舆论力量的日益加强,电视、网络、报刊上出现了很多有关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负面新闻。"自私脆弱、虚荣拜金、逃避责任"等词汇成了当代大学生身上的新标签。大学生作为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掌握者,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都有赖于大学生的拉动。那么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又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成了当务之急?笔者在自己从事高校学管工作十余年的时间里,针对高校应该如何去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探索出了一些方法,希望能够为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事业提出一点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王燕萍 《学理论》2012,(17):88-89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力军,作为主力军,大学生是否拥有责任感,是否能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重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使得他们能感受到自己担负着祖国未来的命运,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是非常必要的.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有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社会实践;加强介值导向.  相似文献   

15.
汤亚玲  陈昱宁 《学理论》2013,(12):230-231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创新性学习等教育理念的提出,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视。以元认知方面的成熟量表为研究基础,通过对独立学院医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等的实证调查,提高构建元认知能力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增强独立学院医学生应用元认知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郭婷  王惠民 《学理论》2013,(29):370-372
吴孟超院士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是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典范。重温吴孟超人文精神的内涵,以"中国梦"引领,以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的理念培养,用心怀仁爱、长于沟通的艺术滋养,用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塑造医学生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5)
医学高校卓越医生培养视域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培养计划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医学教育发展的急切呼唤。通过构建全程化的人文素质课程模块,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搭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块,构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优秀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团队,营造与社会共育的卓越医生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氛围,为医学高校卓越医生培养视域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索一条有效的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18.
王郁  许东 《学理论》2015,(3):242-243
德育要"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德育理论界的共识和实践的指导思想,也是新世纪德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刻剖析生活德育论对当前医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建立以情感为动力,以生活为载体,以培养理想人格为价值目标,形成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和谐统一的生活化医学道德培养新模式,增强医学院校对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审美的时代、知识的时代。在新形势下对医学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在医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寓德育于艺术教育之中,寓思想教育于艺术教育之中。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艺术文化素质,使之更好地适应新的审美时代的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思维,造就具有良好身心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0.
谭琼琼 《学理论》2014,(4):195-196
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形势下必要并且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真正成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客观规律和新疆的区域性特点,阐述培养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讨培养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