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论坛》2008,(10):37-37
截至2007年1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升至1美元兑换7.3046元人民币,比年初升值超过6%。2005年7月汇改以来已累计升值约10%。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近几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与密切跟踪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史际春 《团结》2006,(1):38-39
金融风险可以分为个别、局部风险和整体、系统风险两类。当前,我们更应关注如养老基金入市、人民币自由兑换等由国家政策、政府行为等国家行为导致的国家整体金融风险.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对国家整体金融风险进行系统管理,是通过立法健全金融领域的法律制度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份,我国贸易顺差创下了单月130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再度加大,以至于5月份以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多次“破8”。内需不足是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增长的根源。要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归根到底要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4.
汇率,又称兑换率或汇价,是指一国货币单位兑换另一国货币单位的比率。在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黄金时,法定平价是确定汇率的基础;不能自由兑换黄金时,汇率的变动受通货膨胀和国际市场上外汇供需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日元升值看人民币升值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锦 《理论探索》2006,(3):90-92
日元升值从1971年开始经历了三个阶段,总的来说,日元升值并未给日本经济增长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反而由于日本以日元升值为契机,大力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从而使日本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得到了巩固和加强。目前,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将步入长期升值轨道。持续的升值预期导致低利率,低利率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还将推动股市上扬。  相似文献   

6.
《求知》2007,(8):48-48
日前,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中国经济热点问题发表演讲时称,“1998年亚洲发生经济危机,泰国受到的冲击最大.因为泰国的货币是自由兑换的”。他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争取成为第六个硬通货。  相似文献   

7.
左传长 《团结》2010,(2):49-49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的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独立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相对稳定的汇率三者不可兼得.即存在所谓“不可能三角”关系。我国的奉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意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条件下的基本稳定.事实上,汇率管理有余,浮动有限.汇率较为稳定.使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累积.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8.
对资本主义共同体的诊断是马克思洞察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马克思从四个维度对资本主义共同体进行诊断:从国家共同体看,资本主义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只是打着共同利益的旗号维护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徒具共同体的外表和形式;从货币共同体看,资本主义货币共同体是一个由交换关系结合成的弱共同体,它是一切人赖以生存的实体,作为一种外在的、偶然的东西独立于个人;从资本共同体看,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凝结为一个强大的共同体,通过剥夺劳动者的生产资料,使单个的劳动者锁在资本共同体上,成为资本增殖的一个环节;从自由人联合体看,资本主义政治共同体、货币共同体和资本共同体都不能保证个体自由的真正实现,反而是个体自由实现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翁成  王文成 《学理论》2012,(11):138-139
近年来由于受到国内国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处于不断升值的过程中,回顾人民币汇改历程,对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政策和意见: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完善中央银行汇率调控;三是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四是加强对国际"热钱"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夏斌  陈道富 《求知》2010,(10):41-42
<正>近年来,美国频频对我国人民币升值施压,设置贸易壁垒,提出对我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内需等一系列要求。这种情况与80年代的日美关系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是相对于日本,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力相对有限,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美之间的不对称依赖程度不如当时的日美关系。但是日本80~90年代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日美间的博弈及其之后日本经济"10年迷失"的教训,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11.
安仰东 《民主》2006,(6):1-1
在近期相当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币值应该保持一个基本的稳定,避免大的波动。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币值受到升值和贬值的双重压力。从汇率关系的角度,人民币受到升值压力。在国际上,一些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或一些国内利益集团的利益,企图损害中国的利益,迫使人民币升值。这方面压力,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了。但是如果光看到汇率的币值是不够的,现在被人们所忽视的,是在国内商品市场上,人民币还承受着极大的贬值的压力。目前,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即存在直接形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在货币的购买力指向上,如教育、医疗、住…  相似文献   

12.
金融开放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智 《理论导刊》2003,(6):60-62
国内关于金融开放的问题研究已久,2001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标志中国金融开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近年来,对金融开放的研究国内外成果颇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金融开放的次序问题;金融开放的成本与收益问题;资本项目的开放时间问题;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国际化问题;金融开放的动因和条件问题等,本文就以上问题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13.
谢宝柯 《团结》2003,(5):23-25
人民币币值问题,随着国际贸易的广泛开展,成为一条牵动国内外市场、经济的敏感神经。货币值多少,一般来说,就是多种货币同时、同地购买一种同质、同量的物品所要支付的货币多少的比例关系,币值基础是本国的经济和物价水平。币值与社会购买力、一国的综合国力、综合物价指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人民币升值或贬值,众说纷纭,我认为不能升值还应贬值。  相似文献   

14.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领域不确定性增加、美元霸权继续和发达国家"去中国化"排挤、国内资本市场改革滞后和传统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式微等,都给人民币国际化顺利推进带来严峻挑战。中国经济的长期向好和美元困境的加剧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窗口期",并且RCEP的签署和新兴数字货币的出现也为人民币走向世界以及国际货币格局重构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面对机遇和挑战,人民币国际化必须遵循市场化、渐进化和稳定化基本路径,从扩大人民币真实需求、推动国内资本项目改革和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等方面做好应对。  相似文献   

15.
王召 《瞭望》2003,(46)
对我国金融改革,与过去相比,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更全面、更深入的指引。不仅包括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深化金融企业改革,也包括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开放和发展,而且又集中表现为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化解银行不良资产,解  相似文献   

16.
<正>8月1 1日,中国将人民币汇率从8月1 0日的1美元兑换6.2101元人民币,贬值为1美元兑换6.3259元;到了8月13日,又降到兑换6.3986元。本文试图把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作一个历史与经济的分析。先回顾人民币变动的历史:我在  相似文献   

17.
伴随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目前我国的人民币已经是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四大支付结算货币和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显示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金融安全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为防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货币政策风险、货币替代风险、财政政策风险、金融危机风险和金融监管风险,应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并积极培育成熟金融市场,根据需求变化灵活使用货币政策和应对资本流动,同时要构建符合人民币国际化要求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理解现代社会的一把钥匙.资本既具有破坏性创造,同时又具有创造性破坏.资本的二重性决定了它的"双重效应":一方面是解放人的正效应,另一方面是奴役人的负效应.这种"双重效应"也给当代中国提出"双重任务":既要承认资本、利用资本、发展资本,又要驾驭资本、规范资本、超越资本,尽力让资本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与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梁毅 《学理论》2013,(8):78-79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影响,一直存在着争论;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关键是要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整。一方面有利于进口,减少贸易摩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海外投资,有利于偿还债务,有利于走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不利于出口,影响就业、投资,外汇储备减少,金融市场和三农问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20.
自2009年我国政府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来,两年多的时间里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多元路径逐渐向前推进。尤其是2011年,人民币国际化更是步入了快车道,在人民币跨境结算和投资、区域货币互换、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等多方面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与此同时,新增美元外汇储备不降反升、资本管制、资产与货币币种结构失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在此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之路并不平坦,人民币区域化、有序开放资本市场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