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从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到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都对语言交际中的会话含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研究。Grice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认为,交际双方在交际中要遵循"合作原则",说话要有关联,要贴切;关联理论则认为,语言交际的过程就是在明示推理的交际模式中寻找会话含义最佳关联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审讯以言语交际为表现形式,审讯功能的实现离不开语言运用。实践中由于犯罪嫌疑人拒供心理突出,抗审现象普遍存在,侦讯双方的对话往往充满了"火药味"。审讯中侦查人员问话语言具有权力优势,因此,在问话中往往直接提出要求、指令甚至是命令,有时还会做出批评、谴责、威胁等语言行为以实现其对审讯的控制。审讯中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言语交际过程中存在着话语权不平衡、信息传递方式一元化、问话语言偏向、有罪预设等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在审讯中引入"会话沟通式问话语言",树立应用"会话沟通式问话语言"进行审讯的理念,促进会话沟通中的"合作",并适当引入赞誉、同情,发挥"会话沟通式问话语言"在审讯中的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胡慧 《求索》2006,(12)
在文化比较交流中要避免语用失误,参与交际者必须共同遵守会话合作的原则、礼貌原则,注重会话含义的理解。也就是说,说话、听话者要互相体谅,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根据交际对方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及交际时特定的情景、语境恰当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合情入理地推测和确认对方话语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时然后言”与“慎于言”──从《论语》看孔子的两条言语交际原则鲁金华孔子的言语交际原则,是孔子言语交际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儒学的经世风格与伦理精神在言语交际领域的体现。据对《论语》所载“夫子自道”的综合考察,笔者认为,“时然后言”与“慎于言”应是孔子...  相似文献   

5.
警察交际口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察交际口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类型 ,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它不同于一般的口语交际 ,而有着自身的言语特征 ,即警察语言的可接受性、逻辑性、灵活性、策略性、言语交际对象的对抗性及不合作性。为了使语言达到得体的目的 ,警察语言必须遵循以下修辞学的原则 :合境原则、礼貌原则、警察言语与交际对象的相互协调原则、诚信原则。  相似文献   

6.
社会中的任何人都离不开言语交际,并通过言语交际来传输信息、传播价值观。鉴于主流社会是语言的主导力量的,社会中使用的语言大多是主流社会认可、认同的语言,社会中盛行的价值观往往是主流社会主张、确认的价值观。本文通过对男性话语权利在言语交际中三方面的分析来揭示言语交际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价值观,以凸现语言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性别观念及如何制约人们在性别问题上的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7.
立法语言不只是用一种静态的、单向的语言表述,而是立法机关与民众进行交流的言语,言语交流是否成功是法律是否生效的关键,故应该引入言语交际行为的动态理论考察它。交际行为取效的关键在于言语行为模式的合理和双方的合作,合作的前提是说话者提供的信息要真实、确定,量要恰合而不冗余,方式得当,并取得最佳关联度。我国《宪法》之正义性和科学性受到挑衅,其言语交际行为模式不够合理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警察言语交际是说与听,即表达与反馈的互动过程,说与听,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关联,互相依存,互相影响,构成了警察言语交际的一个完整的信息交流系统。“听”绝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一种主动回应。因此,警察在言语交际中不仅要善于说,更要善于听。“听”,是双方沟通与合作的基础,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人民警察善于倾听,不仅体现了对交际者的尊重,而且在自杀危机干预、人质解救谈判等警务活动中,更是我们获得言语交际成功的秘诀。善于倾听,可以改善交际双方的对立情绪,可以了解对方的思想、情绪、需求及交际策略,获取并理解相关的情报信息,并为自己…  相似文献   

9.
林灵 《前沿》2012,(10):83-85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从言语行为的社会功能角度出发,对社交言语行为进行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社交言语行为应有侧重地遵循相应的礼貌准则及其应采取的礼貌策略,以引导人们在社交中正确地选择和运用得体、恰当、礼貌的语言,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论交际意图与言语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华 《求索》2007,(4):189-191
交际意图一般是指通过言语行为传达的、进入言语交流过程的意图。从动态的角度看,交际意图具有依附性、交流性、动力性、衍生性和不可控性,可以分为信息意图和动机意图、直接意图和间接意图、显性意图和隐含意图、始发意图与继生意图等类型。言语交际活动中,同一个交际意图可以用多种言语行为传递,同一种言语行为也可以传递多种交际意图,这就要求明示准确,推理正确,以利于交际意图的实现和言语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谈判是一种十分典型的言语交际活动。通过语言的形式进行危机干预是语言在特殊语境中进行的言语交际行为。危机干预的语用原则是:明确目的和意图;言辞得体;情态与非情态语言的和谐。危机干预的语用策略为:假信息策略;适当厄余信息策略;容忍语用失误策略;短句"问"、"答" 策略。进行危机干预的语用方法有:语境干预;组织积极有效的言语链。  相似文献   

12.
邓小琴 《前沿》2010,(24):181-184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不仅成功促使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同时也对20世纪语言学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语用学的"言语行为""合作原则""语用关联"等核心理论根植于维特根斯坦对"使用中的语言"的执着思考;社会语言学的"交际互动""言语变异"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两大灵魂:语言游戏、生活形式的启发密切相关;维特根斯坦对传统"范畴观"的变革为方兴未艾的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的建立注入思想的生命活力,并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赵海艳 《前沿》2012,(10):137-138
非言语交际是除了言语交流之外的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在人类的交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通过简要分析美剧《不要对我说谎》中非言语交际行为中的体态语,来分析电影中非言语行为在犯罪心理学中的运用,阐释非言语交际中的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共性及差异性,从而有效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常云 《前沿》1997,(10)
一、心理语言学的产生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借助于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人还借助于语言,进行思维活动,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的心理本质不同于动物的心理,一个重要区别是人有语言。而且,人类特有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也是和人脑的语言功能分不开的。语言是如此重要,自然引起了人们研究语言的兴趣,但当人们一旦深入其中,不仅大吃一惊:“语言是如此复杂,人们的言语活动更是复杂无比。”①大多数中国人能自如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但是恐怕没有几个人,甚至没有一个人能够说…  相似文献   

15.
自从“灰色”概念引入语用学研究领域以来,它在言语交际中的正负作用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出发,正确把握灰色言语信息的特征,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灰色话语的形成机制,有意识地设置或排除它,从而让其更好地为言语交际服务。  相似文献   

16.
H.P.Grice创立的合作原则及会话含义理论有助于我们推导言外之力.这种理论同样适用于电影语言的分析.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电影<大话西游>经典台词的语言魅力,同时结合该理论推导出喜剧片的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17.
许彩云 《求索》2011,(7):127-129
文章从言语交际的信息结构出发,探讨汉民族审美文化在发话者构建话语时对话语的信息结构和话语的语言结构的影响。言语交际过程中,汉民族审美文化作为汉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一个部分,在发话者构建话语时,促使发话者进行言语的审美选择,采取相应的话语策略;同时,汉民族审美文化在受话者理解话语时,帮助受话者分析并理解话语,从而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这一过程中既有言语交流也有非言语交流。教师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对学生有着重大影响 ,掌握并恰当地使用非言语交际行为 ,可以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刘珏  李冬松 《人民论坛》2014,(2):184-186
拒绝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拒绝行为是交际者顺应认知语境作出的选择.汉文化礼貌原则是影响语境构建的重要因素.虚假拒绝行为和礼貌的诚意拒绝行为是交际双方遵循汉文化礼貌原则框架的结果.而冒犯性诚意拒绝行为是在汉文化礼貌原则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转变成的一种处理矛盾冲突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拒绝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拒绝行为是交际者顺应认知语境作出的选择。汉文化礼貌原则是影响语境构建的重要因素。虚假拒绝行为和礼貌的诚意拒绝行为是交际双方遵循汉文化礼貌原则框架的结果。而冒犯性诚意拒绝行为是在汉文化礼貌原则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转变成的一种处理矛盾冲突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