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5,(6B):75-77
国外安防企业巨头进驻中国,在带来先进技术,促进国内安防市场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的压力。深圳安防企业的中坚力量喊出了“团结起来,打造出中国安防深圳制造”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中国安防市场粗放式经营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精耕细作时代到来。这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同时也带来新的机会。在中国安防监控市场,三星一直都是市场领跑者,同时也是外资安防品牌的主要代表。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挑战,三星如何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相信是业界都十分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三星必须解决的问题。2月21日,三星安防在深圳举行的全国代理商大会上,发布了2014年安防战略。  相似文献   

3.
安防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安防市场也对安防产品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一些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安防系统中,如监狱、看守所,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或报警系统或门禁系统在错综复杂的现场显得独立难支。即使是多个系统同时应用,在很多功能上也显得捉襟见肘,致使一些安全隐患凸显出来。因此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之间的联动显得尤为重要,安防产品的整合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安防相对于通信和家电行业,由于进入门槛低,因此进入安防行业的公司比较多,竞争非常激烈,产品价格和工程造价一降再降,目前已经接近零利润。现在安防企业都说工程难接,就是接到工程也是没有什么利润可言,主要是安防企业都把眼盯在城市交通、办公楼、宾馆及城市小区的安防工程上。由于平安城市建设一些大型安防监控工程的出现,使许多安防企业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5.
余勇 《刑警与科技》2008,(17):156-158
据CCID预测,由于奥运会对安防产品需求的拉动,2008年国内安防市场规模将达到12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而随之而来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也都将对国内安防市场形成持续的刺激效应。奥运会已经或正在为安防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巨大的安防投入面前,安防企业获益显著。分析人士认为,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安防行业重新“洗牌”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6.
彭婵 《刑警与科技》2005,(12A):66-68
随着广告理性投放时代的来临,在安防行业中,广告主也越来越注意广告传播方式与广告效果的关系 。安防业在树立企业形象,推广产品的营销策略中,以网络与专业杂志为主体的大众传媒,安防行业的产1品展览会以及安防企业自身的营销网络三分天下。  相似文献   

7.
文博行业是一个安防特殊应用领域,其关乎文化传承问题。如何彻底事先防范和制止文博行业的偷盗行为,安防厂家们在这个行业也争相发力,文博安防注重其集成性、兼容性、扩展性和稳定性四方面,这是文博安防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龚威 《刑警与科技》2006,(5A):90-92
说起安防,门外汉认为是“高深莫测”,略知皮毛则认为是监控与报警,当他们真正进入安防行业,目睹安防产品的繁荣与发展之后,不约而同都会有一种感慨:在安防行业上,有一种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行业的影子,从安防行业目前所具备的各种特点上,安防的未来将会显现IT曾经走过的路,作为一名安防媒体从业人员,记者也毫无例外地经历了以上感同身受的过程,本文将带领读者从安防的角度初识IT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彭婵 《刑警与科技》2007,(3A):132-133
中国安防起步之初,一直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面目出现,近年来,我国安防产业发展迅猛,在各种技术的推动下,也步入了数字化与网络化时代。在安防行业的报警、门禁与视频监控三大部分中,监控占了大部分市场。随着数字化与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视频监控逐渐成为主流。在安防产品一体化与集成化趋势下,网络也将视频监控与报警、门禁连接起来。将来的安防系统,将实现更多的功能。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IT技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安防产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我国安防市场不断发育和壮大的过程。在国民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大的背景下,我国安防市场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经历了八十年代的市场萌芽期,九十年代的市场起步,现在已开始步入发展与成熟转型期。“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安全需求的增长,为安防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安防行业应认清形势,找出问题,明确方向,奋力拼搏,不负重任。  相似文献   

11.
丁兆威 《刑警与科技》2014,(7):44-46,48,50,52
安防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底层技术支撑。平安城市建设对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安防企业在平安城市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因此,安防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也必将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邓长春 《刑警与科技》2014,(20):126-129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在IT领域的持续发展与成熟,大数据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在安防领域,大数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带来深度的价值。经过初步摸索,安防大数据也面临一些技术难点。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分析安防行业特有的场景特点,探讨一些贴切的解决方案,使得大数据技术更好的为安防业服务。  相似文献   

13.
彭婵 《刑警与科技》2006,(9A):90-92
目前,中国安防产品行业已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工程安装、报警服务和中介服务为一诲的完整产业链。随着网络视频监控的出现,网络与安防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安防运营也在兴起,进入行业内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郭强 《刑警与科技》2008,(20):88-91
监狱是对安防系统防护等级要求最高的场所,也是所有安防产品应用场所中涵盖安防产品最多的场所。传统监狱安防系统构建时,各个子系统相互独立,管理不便,也存在一定的安防隐患。随着监狱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发展需要,现在监狱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都体现了充分应用现代技术,全方位全天候地对监狱实施现代管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展览网数据显示,我国民用安防市场仅占安防市场总产值的6%,而美国作为国际领先的安防市场,民用市场产值占总产值的50%以上,世界平均水平也在10%左右,我国人均安防产品的支出更是远落后于欧美,是英国的1/9、美国的1/7,与周边国家包括韩国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只有韩国的1/5。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社会需求。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安全需求迅速成为市场的焦点,并成为安防产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也大大推动了安防媒体的不断进步。目前,中国安防产业从国际市场分工来看,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高科技产品的比重不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不多,生产的安防产品也多是集中在以劳动成本低为特征的相关产品上。这种低水平的、雷同的产品结构也使得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正是由于这种市场取向引发的激烈竞争,使得现阶段安防市场充满活力,把各种生产潜力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出来。特别是平安城市的建设理念,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推动中国安防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6,(8A):109-113
近年来,在全国的安防市场格局中,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安防经济圈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安防经济圈一直是市场的焦点,而以天津为次中心的京津环渤海安防经济圈相比之下,似乎总显得不温不火,突破的动力不足。然而这种现状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的推进有望被打破,滨海新区的建设将为天津安防的市场价值的重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蓄势待发的天津安防市场找到了一个突破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丁兆威 《刑警与科技》2008,(24):182-185
10年前,在安防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时候,业内很少有人关注安防产品所需线缆。线缆行业也没有人关注安防,因为这一行业对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但有一位有心人,在当时就以前瞻的目光,看准了安防线缆行业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她,就是深圳市联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冬莲。  相似文献   

19.
施俊 《刑警与科技》2006,(5A):71-74
目前中国安防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人们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为防盗报警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广阔和空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不断提高和完善安防管理的水平,将新技术、新思路引入安防设备的研发,提高安防系统的技术含量和智能化程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起来。RFID射频识别技术被称为影响未来的十大IT技术之一,在各行各业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潜力,在安防领域更是如此。[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庞伟 《刑警与科技》2006,(3A):32-38
如果说过去25年中国安防产业的主题是生存和发展,那么。未来扮演的角色则是品牌。 因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安防产品生产大国。但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一方面是一些很优秀的国产安防品牌已经在设计和品质方面与国际安防品牌产品不相上下;另一方面却是这些民族安防品牌并未在消费者中间获得应有的地位和认同,甚至在一些消费领域常常排斥到边缘的位置。 怎么改变这一“不对称”的现状,让民族安防品牌博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是摆在安防从业者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关系到中国民族安防品牌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有业内专家指出:只有中国安防企业具备品牌资源经营和国际化品牌管理的能力。才能够为企业与品牌寻找到新的经营出路,才能拥有未来安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基于此,中国公共公安杂志社、中国公共安全网联合举行了首届中国安防知名品牌的评选。本期特别报道,集中讲述了一部分优秀安防企业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的奋斗历程,揭示它们为打造民族安防品牌探索开路所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同时。也对一些国际安防品牌通过品牌的集团化运作。使更多的企业资源实现共享,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的方法进行分析。 我们关注安防品牌的打造,是因为我们深知,只有有了足够的安防品牌的崛起。才是安防做大做强的潜在动力。这是安防产业管理能力上升的标志。亦是安防市场良性运行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安防知名品牌的评选才真正凸显其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