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以来,国内以及国外安防行业出现的一系列并购事件。随着行业的迅速发展,更多的资本看好国内安防行业,尤其是以CSST为代表的并购活动,在2007年6月掀起了业内并购的高潮。对于更多的国内安防企业而言,是草船借箭还是逆风飞扬?并购事件对国内安防行业到底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2.
国际安防巨头在中国的收购序幕刚刚拉开。安防企业并购潮的掀起,预示着中国安防产业整合时代已经到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庞伟 《刑警与科技》2007,(8B):104-105
在2007年6月28日举行的CSST战略并购及合作新闻发布会上,CSST再次亮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继并购九鼎之后,从2006年9至今十个月的时间并购成功或者签署并购意向共9家(诚丰、宏天智、恒亿、明景、天视、豪恩、艾礼安、先进视讯、冠林神州)国内安防企业,涉及金额达到十几亿人民币,成为国内安防最大并购案例,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客观带动了安防市场的需求,安防市场需求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造就了一批安防企业。但是由于我国安防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绝大多数的安防企业目前还是属于中小型企业。在安防市场需求迅猛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的安防企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是我国安防中小型企业能获得进一步突破和发展的一个颇为重要的因素。在此探讨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希望能给我们的安防企业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肖细军 《刑警与科技》2007,(10A):129-130
近年,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的目光,也吸引外来资本的进入,并购潮席卷国际、国内安防行业。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创新和突破并实现跨跃式发展,成为众多安防企业紧密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黄臻峰 《刑警与科技》2006,(10A):111-114
战略趋同,使得在竞争激烈的安防市场,复制、跟随、价格战是许多企业生存和追求业绩的惯用手法,致力于运营效益提升是目前几乎所有安防企业的共同选择,然而,“红海战略”使大量安防企业之间的战争打成消磨战,最终谁都不是赢家。从战略定位着手,通过对市场现状分析,创建安防制造企业的独特价值定位,根据战略定制内部运营活动,围绕战略作出明确取合,建立各项活动之间的配称,建立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整套活动系统,切割市场空间,赢得溢价,进入希望蓝海,或许在“柳暗花明”之后安防制造企业的道路能走得更从容更坦然。  相似文献   

7.
涂国身,现任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CSST)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2005年,CSST登陆美国纳斯达克OTCBB市场,涂国身出任董事会主席。此后,在涂国身的带领下,CSST拉开了战略并购国内安防企业的大幕。截止2008年10月,CSST陆续并购或达成长期战略合作的知名安防企业达到22家。2007年10月29日,CSST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联合趋势的兴起,我国安防企业在选择走联合之路的时候,也不能盲目跟从。因为中外联合或外资并购绝非“慈善之举”,其背后是无情的国际资本和残酷的资本游戏规则。外资只有愿意把自己最先进的技术拿来与中国的公司共享,而且不断将新技术、新产品注入中国的公司,实现真正的深度融合,才能给公司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刑警与科技》2006,(4A):110-111
品牌的建立体现了企业的一种价值观和行事的态度。2006年1月,中国公共安全杂志和中国公共安全网共同开展了首届安防知名品牌的评选活动。这一活动得到了广大安防企业的积极响应和评价。为了进一展示中国安防知名品牌的风采。展现中国安防知名品牌的成长之路。推进中国安防企业的品牌建设。我们选择了豪恩、慑力、天地伟业等安防知名品牌企业,介绍他们的品牌之路。每个企业的品牌之路都是不可复制的,但却可以借鉴和被借鉴。这就是我们此辑的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庞伟 《刑警与科技》2007,(3A):48-56
长期以来,我国安防企业规模小、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融资困难的状况一直没有很大改变。绝大多数安防企业都在为求生存而艰苦奋斗。面对众多跨国公司的竞争,就显得十分苍白和力不从心。今天,一帮有识之士通过CSST的这个平台走到一起,构建了一种安防企业经营结构的新模式,目的就是想把安防企业做大做强。但是,安防行业从来就没有过大企业,当这种大企业已经形成雏形甚至成为一家公众公司的时候,就给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对企业采取并购重组的措施已成为我国企业应对国际竞争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但由于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可能导致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税收收入转移问题,从而对企业并购活动产生阻碍的影响。我国在完善税收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如何解决上述税收收入转移问题,以有利于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使企业得以做大做强。针对因企业并购而引起的税收收入转移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安防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中小企业之间的竞合战略联盟形式进行经营活动,对于实现我国安防产业升级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企业是当前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天之骄子,考察世界上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的成长史,不难发现它们大多是通过多次并购活动才取得今天的规模和优势。运用并购机制发展大企业,对于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战略性改组,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深化企业改革,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方针更为我国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创造了新的契机。笔者就企业并购与律师作用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求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企业…  相似文献   

14.
《刑警与科技》2014,(1):148-148
我国安防工程企业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安防工程企业无论是规模实力,还是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逐步发展成为安防行业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5.
孙晓妍 《法学杂志》2012,33(2):159-162
合理的企业并购战略既重新配置经济中存量资源,促进经济发展,还是企业经营迈向成功的契机。随着我国海内外并购活动的日趋活跃,税收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并购形式、交易成本等方面的重要因素,但并未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本文主要依据美国《国内税收法典》、《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简要综述国外学者对美国企业并购中涉税问题的研究成果,阐明税收因素对美国企业并购的重要影响,为我国企业并购提供借鉴,也为国内并购交易的税收法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防范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安防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我国安防企业也面临企业规模小、核心技术缺乏、营销手段单一等问题,特别是安防产品的营销渠道建设及管理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安防产业的发展,国内安防企业为打造民族安防品牌,可以说不遗余力。其间涌现出了一批批品牌精英,使中国安防市场形成了坚实有力的“中国系品牌”阵营,这些品牌成为与国外品牌相抗衡的中坚力量,使国产安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节节上升,成为我国安防业的骄傲。这些优秀品牌,无疑将成为中国安防品牌走向世界、屹立世界品牌之林的希望!那么,这些企业在品牌塑造方面都有哪些经验?能为我们提供哪些借鉴?为此,本刊特邀请部分知名安防企业的老总,请他们结合自已的实践和经验,畅谈对品牌的认识。希望对广大安防企业的品牌建设有所裨益和启迪。  相似文献   

18.
<正>品牌只有扎根在消费者心里才能称之为品牌。从2000年以来,国际国内安防企业之间的整合此起彼伏,因而企业单一品牌和多品牌成为整合后企业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国际国内成功实行单一品牌和多品牌并购案例,探讨品牌一致性战略与传播思维,为安防企业品牌打造提供思考。品牌从某种程度上讲代表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并购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让并购企业品牌整合到被并购企业并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品牌管理战  相似文献   

19.
丁兆威 《刑警与科技》2005,(4B):117-121
伴随着我国安防产业的发展,国内安防企业为打造民族安防品牌,可以说不遗余力。其间涌现出了一批批品牌精英,使中国安防市场形成了坚实有力的“中国系品牌”阵营,这些品牌成为与国外品牌相抗衡的中坚力量,使国产安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节节上升,成为我国安防业的骄傲。这些优秀品牌,无疑将成为中国安防品牌走向世界、屹立世界品牌之林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刑警与科技》2007,(10A):48-48,50,51
国际安防品牌实验室、中国公共安全研究院、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在有关专家学者和全国安防企业的支持下,以安防企业申报资料为基础,评审委员会专家实地考察,再经过资料、数据的对比、核实、甄别,在2005年中国安防行业百家最具成长性企业和2006年中国安防产业五十强及五十强提名企业的基础上,完成了2007中国安防产业百强企业和首届中国安防外资三十强企业的评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