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年已逝,鼠年伊始.刚刚离婚三个月的法国总统萨科齐2008年1月8日对着数百位媒体记者,情深道出跟女友超级名模兼歌手卡拉·布吕尼的海誓山盟,直认二人感情一日千里,好事将近.与此同时,关于萨科齐总统的女友是否已入"宫"?是否为她私开"总统专线"?是否未婚怀有"龙"种?等绯闻已是满天飞.  相似文献   

2.
《创造》2008,(9):25-25
2008年9月9目,波兰右翼周刊《Wprost》的封面刊登了俄罗斯总理普京拍打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屁股,其标题为:《欧洲是否已沦为俄罗斯殖民地?》。  相似文献   

3.
《小康》2008,(2):12-12
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13日抵达沙特阿拉伯,开始访问海湾三国,女友卡拉·布吕尼没有随行。但在萨科齐领导的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内,不少人担心他的感情生活会影响3月份的地方选举。  相似文献   

4.
“我不是想当总统,我是必须要当总统!”2006年,萨科齐在自传中这样告诉法国人。北京时间2007年5月7日凌晨,法国总统选举结果揭晓:人民运动联盟主席尼古拉·萨科齐以53%的得票率赢得大选。5月16日,现年52岁的萨科齐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六位总统,  相似文献   

5.
陈波 《现代领导》2009,(5):46-46
2007年5月当选为“法兰西共和国第六任总统”的尼古拉·萨科齐.因其相貌、执政风格与拿破仑·波拿巴有些相似,故被人们誉为“穿着西装的波拿巴”。在当代国际政坛.特别是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自由资本主义”为多方诟病的情形下,萨科齐却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向右转”的改革旋风。在对外政策上,萨科齐一改法国原有的强调国家相对“独立”的外交原则,积极谋求重新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此.人们不禁要问,萨科齐究竟要把法国引向哪里?  相似文献   

6.
薛磊 《时事报告》2010,(12):63-66
2010年7月,法国总统萨科齐陷入政治献金的丑闻漩涡。据其前会计师透露,2007年,欧莱雅集团总裁、法国女首富贝当古出资15万欧元作为萨科齐的总统竞选经费。虽然当事人均对此予以否认,但法国检方表示已展开调查。消息一出,萨科齐的支持率一路狂跌。公众的目光也被引向政治献金——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制度?它和权钱交易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7.
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公开宣布会见达赖喇嘛,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27日果断宣布推迟中欧峰会,国际社会一片哗然。不少欧洲报纸在评价这一事件的时候,使用了“震惊”这样的字眼。其实,了解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人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发出如此强硬和明确的信号。  相似文献   

8.
2012年的法国总统选举,对于心高气傲的萨科齐而言,不啻于一场政坛“滑铁卢”。惜败于弗朗索瓦·奥朗德后,他便消失在公众视线外。不过,貌似平静的生活并未维持多久。当年6月,萨科齐的司法豁免权一终止,巴黎金融犯罪调查组的法官和其他调查人员便介入,对萨科齐住所和办公室展开搜查。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8,(1):35-37
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华 2007年11月25日~27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对我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11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与法国总统萨科齐举行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全面、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了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0.
速读     
《人民公安》2007,(10):7-7
“抵制中国,想什么呢,想让中国变成朝鲜?没见过比这更愚蠢的言论了。”——2007年法国大选萨科齐获胜,成为法国新总统。在萨科齐和竞争对手罗雅尔辩论时,罗雅尔声称要抵制北京奥运会。对此萨科齐以此反驳。  相似文献   

11.
陶文钊 《时事报告》2009,(11):51-53
9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取消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一石激起千层浪。波、捷感觉遭美国抛弃而蒙羞;一些美国人及其欧洲盟友也为奥巴马的“大让步”感到震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则表示“珍视美国总统负责任的立场”,普京称赞奥巴马的决定是“勇敢的”。那么,美国为何要作出这一“亲痛仇快”的决定?  相似文献   

12.
男人爱作秀,这个夏天,人们足足见识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法图总统巍萨科齐光着膀子,向众人展示了他们强健的肌肉。爱炫耀者不只普京和萨科齐,君不见4年前美国总统布什曾经搞了一次驾机秀吗?更有趣的是,巾帼不让须眉,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在一次视察军舰时,手握舵轮,来了把驾舰秀。政治家们为什么要充分显摆自己,有何目的?总之他们这样做是有成果的。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埃及在“变革的阵痛中呻吟”。动荡不宁、游行示威甚至暴力冲突等,依然是这一年的“关键词”。先是上半年围绕总统选举各方角力不断,龌龊迭起;接着下半年,以新总统穆尔西发布旨在扩权的“宪法声明”为导火索,  相似文献   

14.
默科齐     
《时事报告》2012,(2):68-69
在拯救欧债危机的过程中,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两国领导人默克尔和萨科齐甚至被欧洲媒体称为“默科齐”。  相似文献   

15.
“如果我有事要找欧洲商量,该打电话给谁呢?”这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著名感慨。不过,随着2009年11月19日“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在布鲁塞尔欧盟特别峰会上新鲜出炉,基辛格的这个难题终于有了答案。  相似文献   

16.
李忆民 《今日广西》2010,(14):54-55
《王妃与总统》素材来源于生活? 正当欧洲人紧密关注经济缓慢复苏的时候,2009年9月末出版的一本小说像晴天霹雳一样出现在人们面前。法国人和英国人一下子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这本书上,媒体和公众也广泛热议。这本小说就是《王妃与总统》。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冷笑话,说有个中国小伙子交了个美国女友,有一次两人步行过马路的时候遇上红灯,小伙子看到两边没车,拉着女友就冲了过去。美国姑娘见状神色大变,厉声对他说:“你连红灯都敢闯,还有什么事不敢干?你这样的人怎么靠得住!”一桩跨国姻缘就这么吹了,小伙子追悔莫及。不久以后,小伙子新交了一个中国女友,又是过马路遇上红灯,小伙子牢记上回的惨痛教训,赶快止步,再不敢造次。谁知这个中国女友怒不可遏地说:“一个连红灯都不敢闯的人,还能指望你干成什么事呢?!”于是又落个分手的惨局。  相似文献   

18.
2013年6月底,埃及动荡愈演愈烈。解放广场上百万示威者云集,颇似2011年“茉莉花革命”时的景象,不过矛头所指已由强人穆巴拉克换作了现任总统穆尔西。尽管这位埃及第一个民选非军人总统发誓,宁愿牺牲生命也要捍卫“总统宝座”,奈何大势已去。当地时间7月3日9时,埃及军方领导人、国防部长塞西发表声明:总统穆尔西已下台,现行宪法暂停,最高宪法法院院长阿德勒·曼苏尔在过渡时期暂行总统职权。随后,穆尔西遭拘捕和软禁。  相似文献   

19.
刘星 《今日广西》2014,(10):44-45
9月4日,法国总统奥朗德的前“第一女友”瓦莱丽·特里耶韦莱出版自传《感谢这一刻》。特里耶韦莱曾经就职的《巴黎竞赛画报》在发布此书将面世的消息时,特别截取了书中的一些片段,非常吸人眼球。  相似文献   

20.
刘学刚 《人民公安》2008,(16):10-13
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国开展首脑外交的大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奥运会吸引了至少54位国家元首、16位政府首脑以及10位王室代表参加。他们当中包括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理普京、法国总统萨科齐等联合国安理会“五常”领导人;加上一些国家政党领导人和前政要,一时之间,政要云集北京,上演了一场在中国、奥运会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规模空前的“奥运外交盛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