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2月3日,记者陪同台湾杰出青年大陆交流团访问了古城长沙,体验了它遥远的历史与鲜活的今天。台湾青年对华夏文化的珍视,两岸精英携手共创“中国人的世纪”的心愿,让人充满了感动与憧憬。  相似文献   

2.
今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由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基金会发起并与北京大学联合在台湾举办的“新世纪两岸大学生研习营”。八天的研习营生活中两岸大学生相处得非常愉快,每一个参加研习营的学生受益匪浅。热情活跃的台湾学子虽然已是金秋十月,但台湾依然很炎热,而这次接待我们的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基金会和台湾同学更有火一般的热情。在这次研习营  相似文献   

3.
李立  章文 《台声》2006,(12):66-68
周荃的名字还在我在《两岸关系》杂志社当记者时就已熟悉,但一直无缘见面。去年的12月,我终于在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第一次见到了她。接过周荃的名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来自台湾,我有一个梦,为两岸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让国际瞩目,让中国人在21世纪扬眉致富。”周荃的名片上还印有“周荃泡咖啡,两岸论是非”这句诙谐幽默的话,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周荃笑着说,“我这辈子和‘九’颇有缘分,九年做媒体,接着九年做‘立委’,再往下的若干个九年只想为两岸泡杯‘大和解’咖啡”。只是,这杯咖啡原先是在台北“泡”,现在跨过海峡,移到大…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青年的双手是人类的希望,海峡两岸青年肩负着创世纪的重大责任,我们应该加强相互了解,携起手来振兴中华……” 1997年台湾杰出青年访问团团长、台湾青商总会会长颜素秋女士道出了10月31日至1月2日在浙江相聚的海峡两岸杰出青年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刘红 《统一论坛》2008,(4):8-10
被台湾媒体称为是“等了60年”的“世纪首航”的“周末包机”启动后,引起各界高度关注。作为两岸通航方式的新突破,“周末包机”集中体现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必将对两岸交流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两岸和平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第十二届“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评选结果前不久揭晓,菏泽供电公司总经理董京营名列其中。这一称号对他来说可谓当之无愧。公司这几年得以快速发展,各项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所获得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省级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山  相似文献   

7.
两年前(2000年)的5月20日,台湾新领导人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提出了“四不一没有”,为台湾当局在政权轮替当时的两岸政策定了基调。“四不一没有”包括了不宣布台独、不改国号、不进行公投、不会修宪、也没有废止国统会及国统纲领的打算,总的说,目的是要让北京当局去掉疑心,让华府当局产生信心,让台湾民众有所安心。当时,我在《中国时报》写了一篇评论,指出这是阿扁政府在两岸政策上“以拖待变”的策略。 这两年来,台湾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07,(4X):35-37
在两会期间采访云南省检察院检察长李春林竟会出奇地顺利,让我有些意外。从我手中接过最近一期的《民主与法制》杂志,他说:“这期我还没看。“”您期期都看吗?”“差不多吧,从1979年开始。”  相似文献   

9.
张玉龙 《台声》2006,(2):28-29
在海峡两岸同胞深切悼念和缅怀汪老的日子里,我作为有机会采访过汪老的一名涉台记者,深深感到汪老的离世,的的确确是两岸同胞的“心头之痛”。今天,在送走汪老的?别时刻,我再一次取出了10年前在上海和平饭店汪老会见时任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的一段“原版录音”,再一次觉得,汪老在处理两岸事务上不仅具备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刚性?持,同时具有睿智儒雅、谈笑风?的大家风范,既让远道而来的来宾感受到了长者一般的亲近感,又让我们在现场采访的大陆与台湾的记者尽情感受到了汪老的个人魅力。?是在1995年?节的前三天。时任台湾…  相似文献   

10.
【黄善华,贵港市公安局港南分局副局长,从警19年,曾任贵港市桥圩派出所副所长、所长,4次荣立三等功,15次受到各级表彰,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2004年1月,荣获第四届“中国杰出青年卫士”称号。】“我只是做了一名人民警察份内的事”,说这句话的人,正是荣获第四届“中国杰出青年卫士”称号的贵港市公安局港南分局副局长黄善华。  相似文献   

11.
《时代潮》2004,(9)
魏治功,字尚远,1960年出生于河南省巩义市,法学硕士,现任中共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区委书记。他还是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常务理事,郑州市作协名誉  相似文献   

12.
王军 《思想工作》2007,(7):23-23
今年38岁的百灵庙镇派出所所长乌拉,荣获了“2007年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的荣誉称号。这是他警界生涯中永远的骄傲与自豪。在乌拉从警的20多个春秋岁月里,因为他的工作突出、无私奉献、敢于创新,他已经多次获得过各种表彰和奖励。仅2006年一年,他就先后获得了“包头市十大杰出青年”、“包头市优秀共产党员”、“内蒙古自治区杰出青年卫士”等荣誉称号。乌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通过他的所作所为来走近他、认识他。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不断的内战,而造成内耗过度,不仅导致外侮欺凌不已,更让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自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以后,两岸即互不往来,相互对立。其间虽或有所接触,也都是通过第三者传达,或仅限于民间的私下来往而已。直到上个世纪的90年代“辜汪会谈”、“金门协议”之后,两岸才开始接触,逐渐开始了文化、学术、经济等方面的半官方交流。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大陆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两岸有识之士更深刻感到两岸和则两利、战则两伤,故两岸亦开始谋求如何增加彼此的接触与互相了解,以减少磨擦,进而寻求和平统一共同发展。目前,台湾地区…  相似文献   

14.
尹启铭 《台声》2013,(11):45-45
最近,率团参加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领导人会议归来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说了些尖锐但完全中肯的话:“台湾只想参加固际组织,却不知参加的目标,以及所需付出的代价。”借用类似的口吻,让我来提醒:“台湾一些人只想反对两岸交流,却不知反对的目标,以及所需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15.
3年前世人瞩目的“胡连会”,国共两党领导人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3年来,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刚刚落幕的“胡吴会”,让两岸关系拨云见日、雨过天晴。  相似文献   

16.
本刊的“时评新语”前两篇都谈到了“新”字。其实,这里所说的“新”,只是相对而言的。人类从20世纪跨入21世纪,冠之以“新”,是一丁点儿也不过分的。 历史证明,每当人们跨入一个新的世纪,实际上就是推开一扇厚重的大门,尔后在这  相似文献   

17.
周进杰曾经是一个腰缠万贯的“老板”,并以“杰出青年”自居。可就是这个“杰出青年”,在2001年7月20日却因组织偷渡而被广西边防警抓获,成了一名囚徒。  相似文献   

18.
李非 《统一论坛》2004,(6):38-39
两岸经贸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日益发展,至21世纪初期已形成相当规模。进入新世纪以来,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在岛内大肆推行“去中国化”,导致两岸关系持续恶化,布满暗礁。但是,反观两岸经济关系却日趋活跃,热潮涌动。  相似文献   

19.
《同舟共进》2014,(7):91-92
贵州兴义胡启江(高级工程师)我是贵刊多年的读者,对贵刊多年来发表的一些佳作很是赞赏。2014年第4期的《破解两岸难题需要什么样的想象力》一文,读后让我很受启发。古语云“位卑未敢忘忧国”,两岸和平统一是每个中国人的心愿,据有关资料记载,国共两党的老一代领袖,蒋介石、蒋经国、毛泽东、周恩来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有过两岸和平统一的探讨交往。只因“文革”兴起而中断。本人虽只是一名退休多年的国企工程师,对两岸统一之事亦很关心。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全国“两会”让我感慨颇多,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字:三“有”一“很”。三“有”就是有创新、有突破、有成效;一“很”就是很活跃。有创新和有突破更多地体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里,《意见》本身充满理论创新和政治智慧,《意见》的出台又体现了党在领导工作上的创新和人民政协在工作上的新突破。我觉得这是50多年以来指导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一份纲领性文件,一份里程碑式的文件。有了它,新时期人民政协的工作就有了指导和方向,有了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