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种不同家庭教育方式的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型家庭、在民主型家庭中,“给予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的占873%;“常常对孩子表示信任”的为84.6%;“即使孩子考试失败了,也给予孩子热情的鼓励”的占83.2%.“经常和孩子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的占79.9%,民主型家庭的孩子,大都表现出健康人格,能够较好地自我接纳,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自信心。溺爱型家庭。在这种家庭中,“孩子在我们家是最重要”的占74.1%;“宁肯自己省一点,也要满足孩子”的占71.3%;“条件好了,在物质上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占60.8%。此外.38%的家长说,“只要学习…  相似文献   

2.
<正>和幼儿一起制定简单、操作性强的假期计划,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帮助他们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寒假就要来了,对于幼儿家长来说却是一大考验,即将和孩子24小时全天候相处。假期里,有的家庭上演的是母慈子孝的温情好戏,可有的家庭上演的却是“鸡飞狗跳”的“动作大片”,这不禁让部分家长产生了畏难情绪。其实,家长既是一家之长,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假期是融洽亲子关系的良好时机。家长怎样做,才是高质量的居家陪伴呢?  相似文献   

3.
龙凤呈祥     
望子成龙,而不是望而生畏;望女成凤,而不是望洋兴叹,这是多少家长的期待?一辈子,就为了孩子!这是多少家长的感叹? 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子女不争气,没出息,甚至沾染不良习气,家长心里那个急,那个焦躁,那个揪心,都露在眼上,写在脸上,挂在嘴上.孩子是自己心血的凝结,智慧的结晶,精华的延续,自己一辈子的寄托,一辈子的希望,一辈子的成就.如果龙凤呈祥,那家庭是多么的和谐,多么的幸福,人生是多么的圆满,多么的成功!反之,感觉失败,沮丧,无望,颓废,天昏地暗,暗无天日.可怜天下父母心! 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怎样做父母,其实是很讲究的. 玉不琢,不成器.不能让孩子“绑架”了家长,也不能让家长成为孩子的“奴隶”;不能让孩子心态像“草莓族”,也不能让孩子生活做“啃老族”.要知道: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疗伤!谁错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被孩子错怪!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中,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根基和土壤,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搞好家庭教育,也需要讲些辩证法。一、紧与松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对孩子呵护越多,孩子似乎越不领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孩子并不喜欢,家长落得个好心没好报。其实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希望能自立和高飞。如果拴得太紧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但是拴得太松又怕偏离了预定轨道,如何处理紧与松的关系也值得认真琢磨。紧中有松,松中有紧,紧松结合,把握适度,与时俱进。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要抓紧,纠正孩子不…  相似文献   

5.
“择校热”,谁来为你“退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钱为孩子“择校”。是许多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吉林省一些学校.“择校生”的比例越来越大,统招生的比例逐渐“缩水”,“择校生”甚至成为学生主体。而高额的“择校费”则成为许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6.
论家庭美育     
论家庭美育相恒义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毫无疑问,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美”的孩子,也都在试图运用“美”的方法来对孩子进行家教。这当然是时代的要求、风尚在家庭中的反映。然而家庭美育不是简单化的教育,有它自身的功能、任务、内容和方法;还需...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触且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孩子知识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塑造,都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目标的今天,家庭教育已成为一门科学,是每个家长必学的科学。目前,家庭道德教育仍处于尴尬境地,家长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普遍,家庭教育观念亟待更新。家长重智轻德,孩子问题多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一些大书店、购书网站畅销书排行榜上,教育类书排在榜首,其中,以帮助年轻的富爸爸、忙妈妈们迅速高效地培养“成功孩子”的书最为好销。许多家长操之过急,为孩子较早地接受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8.
<正>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为此,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时要始终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家庭和社会开展紧密合作,统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劳动教育资源,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劳动教育环境,打造劳动育人“聚能环”。1.家庭是基础,劳动教育须日常化。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场所,  相似文献   

9.
《同舟共进》2015,(3):3
教育从来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关于教育之弊病与教育之改革,也一直未停止争论。在这么多年的探索中,我们关注过大学的沦落,关注过中小学的“择校热”,关注过高考的“畸形”,但很少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十几年读书究竟为了什么?学校、家庭、社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只要浏览一下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的广告,青少年励志书籍,便不难发现,孩子现有的教育,未必是他们需要的,却一定是家长、学校所需要的。家长需要孩子将来“有出息”,  相似文献   

10.
“提心吊胆”是许多孩子家长在3月初那些日子里的真实感受;发生在河北省唐山市小学校园的系列绑架案(未遂),曾经引起了很多家庭的恐慌。绑匪设下重重机关,一时间难辨其踪。对此,市教育局下发红头文件:严密防范!对此,家长警告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对此,唐山路南警方毫不气馁,立下军令状:掘地三尺,也要挖出———危险!“隐身人”实施绑架2005年3月4日是令人感到恐怖的一天。对这天印象特别深刻的除了唐山市路南区某小学的教师外,还有一年级学生肖某的家长;当天,该校发生了一起未遂的绑架案,差一点成为他们的“黑色星期五”。事情的发生没…  相似文献   

11.
(二)、主体外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个体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小社会”,父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应是最为重要的。调查与研究表明,孩子的身心在家庭这一环境中能否得到健康发展,与父母的社会责任感,对子女的教导,自身性格与言行举止有着密切联系。 有的家长对子女亲情过剩。亲情过剩即娇惯、溺爱。据人口普查统计,在我国城镇未成年人绝大  相似文献   

12.
31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为了“填饱肚子”,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分田”协议上摁下鲜红的手印:包产到户,单干131年后的湖北省武汉市,88位学生家长为了把本属于孩子的童年还给孩子。力促武昌实验小学成立“无家庭作业”实验班,和学校郑重签下协议:一到六年级,学校和家长不给孩子布置任何家庭作业,让孩子背着轻盈的书包,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出了问题,家长愿意自担。  相似文献   

13.
目前家庭对教育投资的比重在逐步地增加,家长也开始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有利平台,不断去挖掘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资源。然而很多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因没有科学的理论方法做指导,普遍存在着“破坏性教育”的现象。这种“破坏性教育”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目的,反而给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的弊端。有效地利用好家庭教育这内在的宝贵资源,避免“破坏性教育”的发生,是家庭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实证研究,对“破坏性教育”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林正岳 《半月谈》2005,(6):63-63
陪读现象,反映出的正是普遍存在的“惟成绩论”问题。青少年自立、自强的能力,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引导。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呵护有加。只要孩子能读好书,生活上的事务一切都可以代劳,其结果是孩子即使已经长大了还不懂得什么叫生活,不知道怎样生活,乃至于离开了家长就无法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在接送孩子上的最大区别是:中国家长认为“孩子才是个小学生”,而日本家长则认为“孩子已经是小学生了。”  相似文献   

16.
误区一:“营养”越多越好今天,人们已普遍认识到营养在少年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在安排孩子的饮食生活中也特别讲究“营养”。但是许多家长对于什么是“营养”、如何保证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等问题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例如,许多家长认为鸡、鸭、鱼、肉很有“营养”,只要多吃就可以得到充足的“营养”了;有的认为“营养”越多越好、越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还有的家长觉得,光从食物中得到的“营养”是不够的,因此,今天给孩子补点什么“灵”,明天喝点什么“液”。结果事与愿违,孩子不是瘦得像“豆芽菜”,就是胖得可以当“相扑”…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孩子,花钱如流水”,不少家长这样抱怨说。教育界也不时呼吁,要正确引导孩子们的消费。少部分城市中小学生的超前消费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1990年底,北京市统计局曾对部分有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的小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生月人均消费支付为173.10元人民币,生活消费水准高于家庭其他成员。1992年8月一份针对360户居民的调查又得出相似的数据,显示出家庭中用于中学生的消费支出占户均生活费支出的66.3%。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是家庭的“中心”,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的消费观念大有别于他们的上一代,贪图舒适与虚荣取代了崇尚艰苦和节俭。这些中小学生的超前消费主要用于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4. 注意管教的方式方法在纠正孩子使用电脑的偏差时,要有决心、耐心和恒心,注意管教的方式方法。决心是表达家长的态度,要让孩子明白,在原则问题上,家长决不能让步。耐心是指纠正错误要有个过程,包括孩子认识的过程,行动改正的过程。决不能简单粗暴,动辄打骂。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恒心就是改正偏差过程中,可能有反复,要有思想准备。5. 纠正错误的认识有很多家长认为:“我的孩子还小,不需要管”;“我的孩子从不玩电脑游戏和网络聊天”;“我认为,孩子适当玩玩游戏没什么问题”;“我的孩子听话,不用管他也行”;“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没时间玩…  相似文献   

19.
徐娟 《人大论坛》2013,(1):44-44
“家有读书郎,全家跟着忙。”如今,家长为孩子陪读现象屡见不鲜。为了孩子,一些家长迁徙不定、辗转租房,被称为新时代的“孟母三迁”,这种现象也被不少人称为“中国式陪读”。(12月11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何时起,有人把家长的社会地位与孩子的座 位挂上了钩。家长的地位越高,孩子的座位越靠 前。因此,竟出现了家长乱加“长”、假戴乌纱帽的 现象。 最近。听说有个小学生回家问爸爸:“你和妈妈是什么‘长’?老师要我填表格。”他的爸爸深知自己的地位与教子的座位间的利害关系,为不使孩子在老师面前黯然无光,便对孩子说:“你就填我是公司董事长,你妈妈是工厂人事科长吧!”家长戴此乌纱帽,孩子的座位自然往前靠,不用在角落里远眺黑板了。 岂料,事隔不久,班主任向这个孩子布置了两道“家长作业”:“回去叫你爸爸帮我弄点……叫你妈妈替我把……”孩子的爸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