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金融犯罪除了具备一般刑事犯罪的基本特征外,还表现出其专业性、隐蔽性、欺诈性和犯罪结果发生的延续性和滞后性等特点。金融犯罪的产生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控制的弱化、社会分配不公导致的拜权主义和拜金主义是其社会因素;行为人的贪婪心理和缺乏道德观念是其主观因素;金融部门管理松弛、监督不力和放松思想教育是其诱发因素,立法滞后、打击不力助长了金融犯罪。预防和控制金融犯罪,可以加强全社会预防、行业预防、专门预防、立法预防和技术预防。  相似文献   

2.
金融系统资金高度集中,调拨、信贷、周转频繁,极易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目标。当前,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新进职员的增多,再加上教育防范管理的时有不适应,金融系统职工内部犯罪呈逐年增多趋势,且案值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对内部职工犯罪的防范管理十分迫切。要预防内部职工犯罪,也应切实采用多种手段,实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和按照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在助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其监控薄弱地带也容易滋生诈骗犯罪。当前互联网现金贷沦为骗贷犯罪重灾区,骗贷犯罪呈产业链化发展趋势,不仅破坏了金融管理秩序,也引发一连串社会问题。当前我国公安机关打击此类新型犯罪尚存在技术复杂、法律规制缺失、监管存在漏洞、联动机制缺位、监管乏力等问题。对互联网金融诈骗犯罪的治理,需要采取多元治理方式,包括完善互联网金融安全相关立法,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加大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以及健全个人征信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从概念外延来看,金融欺诈犯罪包括金融诈骗罪和虚假陈述型金融欺诈犯罪,这种界分肇端于古罗马法中的“诈欺”。从犯罪所侵害法益的属性来看,金融诈骗罪应当属于财产型犯罪;虚假陈述型金融欺诈犯罪应当属于破坏金融交易秩序的犯罪。从立法体系来看,我国金融诈骗罪应当借鉴《日本刑法典》的立法模式,规定在诈骗罪之下;虚假陈述型金融欺诈犯罪应当从《刑法》第三章第四节中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一节,名为“破坏金融交易秩序罪”。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金融计算机犯罪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高科技智能型犯罪。它具有内部专业人员作案多,且作案方式特殊,隐蔽性强,社会危害性大等特点,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开展对此种刑事犯罪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仅对金融计算机犯罪的主要方式和原因加以探讨。 一、我国目前金融计算机犯罪的 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精神障碍者实施的暴力犯罪的数量持续上升,对社会的危害日趋严重。精神障碍者之所以实施暴力犯罪,主要是由于三方面的原因:自身的病理原因、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以及社会因素的作用。与精神正常的行为人相比,精神障碍者实施的暴力犯罪在作案对象、作案的时间地点方式、犯罪后的表现和犯罪动机等方面有其特殊性。针对其原因和特点,笔者认为应该从维护其合法权益、完善立法和预防等方面做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实践中,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行为进行刑事追诉时,容易走向两种极端:一是对商业秘密保护不力,该立案而不立案,放纵了犯罪;一是动辄以他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为由,插手到当事人的民事、经济纠纷之中,侵害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的原因在于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司法认定具有不确定性。我国在立法上应明确什么是商业秘密,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等。  相似文献   

9.
高利转贷犯罪是一种利用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牟取非法利益的犯罪。犯罪分子或单独作案,或内外勾结,变换各种名目套取信贷资金后高利转贷牟利。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使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处于高风险状态。公安机关应该广辟线索来源,准确认定变相高利转贷的行为,全面收集证据材料,加大对高利转贷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0.
值得警惕的是,直接危害金融的犯罪有增无减,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安全。犯罪分子在货币资金的融通过程中,以获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违反金融管理法规,非法从事金融活动,破坏金融秩序。这种犯罪直接针对金融的犯罪与经济犯罪在逻辑上是种属关系,因而智能性、贪婪性、隐蔽性是该类犯罪的一般特征。这类犯罪行为对金融秩序的破坏,不仅体现在对银行资金的安全的损害,而且还会破坏经济社会赖以生存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彼此间的信任,甚至动摇制度的根基,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除了具有经济犯罪的一般特征之外,危害金融犯罪还有自己的特点。北京市…  相似文献   

11.
现行法律规范中,对公安机关负责人赔礼道歉适用于《国家赔偿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外部行为(侵害行政和刑事司法程序),(涉众服务类)授益行政和公安机关内部行政尚未有涉及。公安机关负责人赔礼道歉制度的启动事由、道歉主体、道歉对象、道歉形式、道歉方式、道歉程序均未有明文规定,导致警务实践中无法可依,亟待立法规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开始把作案目标对准银行,盗窃银行库款、金融诈骗、抢劫运钞车和营业网点、内部作案等各类案件相当突出,不仅严重扰乱了我国金融秩序,而且对银行资金和职工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从总体上看,近两年银行对安全技术防范投入较多,并且在预防案件发生方面已初见成效。但是,当前治安形势仍很严峻,犯罪活动时有发生,而且犯罪出现了智能化、  相似文献   

13.
贷款诈骗犯罪是金融诈骗犯罪中最常见的诈骗犯罪之一。防范贷款诈骗犯罪,从司法角度来讲,就是要有效地打击惩处贷款诈骗犯罪,充分发挥刑法的威慑作用,将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结合起来,从而减少诈骗犯罪行为;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来说,要加强教育,提高整个金融工作人员的队伍素质,减少和防止内部工作人员犯罪,加强工作责任心,减少工作失误,不给贷款诈骗行为人以漏洞可钻。一、加强银行经营中的法律保护手段 1.重视法律事务工作机构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有利于银行维护自身利益。强化银行内部法律事务工作,包括建立相应结构,配足相应的人才,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于重大资金投向及涉外业务等都必须进行法律审查把关,以堵塞经济行为中的漏洞,规范经济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要培养和发展银行自己的律师和法律事务工作者,以适应商业银行依法经营管理和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方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论贷款诈骗的犯罪构成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乾利 《求索》2005,(10):61-62,120
在经历了90年代初期以来的“信用膨胀、房地产热”为特征的泡沫经济时期,银行的低息贷款已成为投机商所追逐的对象,贷款诈骗犯罪随之急剧攀升。诸如,2003年查处的祖峰为首的首钢骗贷案,骗得人民币7000万;2004年查处的广东南海华光74亿元特大贷款诈骗案;2005年查处的河南张金萍亿元骗贷案等,不仅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并已危及到金融运作和管理秩序,在此背景下需要刑法的干预。一贷款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一)犯罪客体分析。本罪侵害的直接客体是什么?有的认为它侵害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所有权和正常的金融秩序[。1]有的认为它侵害国家的金融管理…  相似文献   

15.
金融诈骗犯罪是所有以诈骗方式危害金融秩序犯罪的统称,是金融犯罪的一种。它兼有金融犯罪和诈骗犯罪的特征。金融业务的专业性和诈骗心态的复杂性,是公安机关打击这类犯罪在执法上的难点。如何准确认定金融诈骗犯罪,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司法实践问题。 一、认定金融诈骗犯罪的基本要件 金融诈骗犯罪作为一类犯罪,它具有以下构成要件: 1.金融诈骗犯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根据刑法学的客体分类法,这一特征从本质上决定了它是金融犯罪的一种,而不隶属于诈骗犯罪。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习惯把它与传统诈骗相比较的思维定势,在一定  相似文献   

16.
民间融资领域的经济犯罪既源于金融供需失衡也根植于犯罪主体对制度的无视,且后者更具法律评价意义。当下,无论是对民间融资犯罪的罪名认定还是刑事责任配置都存在不少问题。要实现对民间融资犯罪主体的规范惩治,就必须秉持公正与效率相统一、对行为危害全面评估、以刑法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反思司法中轻纵犯罪主体的状况;重视犯罪行为的前期预防,进行行政制度前置;对犯罪主体分类考察、动态评价;对犯罪主体的刑事处遇全面拓展,通过制度建设强化犯罪的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7.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的惩办难点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金融犯罪中的典型罪名,也是目前发案率较高的涉众型经济犯罪之一。这类犯罪对社会金融秩序以及民众财产造成严重破坏,其犯罪手段多以网络作为融资平台,作案手段形成犯罪与投资者及司法机关的空间隔离,呈现出受害人数多、涉案金额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乡音》2012,(11):12
近年来,随着汽车租赁业的快速发展,与汽车租赁相关的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盗窃、抢劫、抢夺、汽车诈骗、交通肇事等违法犯罪行为也急剧上升。租车作案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犯罪手段。这些案件的发生侵害了租车行业主的合法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危害了社会稳定。建议:一、尽快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可根据实际情况先行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或管理办法,及时规范汽车租赁业的开停业、租赁活动管理、法律责任等,特别要明确公安机关的监督管理职责。  相似文献   

19.
贪污犯罪的特点主要有大案要案增多、内外勾结作案突出、犯罪手段越来越狡诈、犯罪的领域涉及各行各业。贪污犯罪成因有价值观念的扭曲、管理制度的混乱、权力缺乏制约以及打击不力等。遏制和打击贪污犯罪 ,必须强化预防意识、健全管理法规、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0.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 ,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称霸一方 ,欺压、残害群众 ,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有一定组织性的犯罪。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包括 :社会原因 ;新旧体制交替 ,利益格局调整 ,社会控制机制弱化 ;一些干部腐败 ,成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的保护伞。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对策 :提高全社会对预防和惩治黑社会性质犯罪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反黑立法 ,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从重从快打击 ;加大反腐败力度 ;打黑工作必须与扫除社会丑恶现象、涉枪犯罪结合起来 ;加强对公民以及两劳人员的法制教育 ,为打击和预防黑社会性质犯罪创造良好氛围 ;建立反黑专门机构 ;加强综合治理力度 ,全力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