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这显示了党中央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视和决心,为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根据《决定》的精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与综合改革方向,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中,资产管理公司是连接商业银行、投资者和中介机构的重要纽带,不良资产市场的存在,一方面可以使有问题的企业通过出售不良资产以摆脱其对经营利润的拖累;另一方面,可以让专业化的投资者进入不良资产的处置领域,对不良资产进行重组改造,实现“资产的再造盈利”,从而实现整个经济体资产配置的最优化。文章分析了在日趋市场化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中,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在不良资产收购和处置过程中,通过资产重组,以出资、债转股等方式参股、控股非上市金融机构等方式实现业务拓展。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投资于企业不良资产以及以其为基础设计的金融产品,取得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不具备全面实施的条件;不良资产质量差;缺乏大量、持续、稳定的长期资金供给;缺乏完善的不良资产定价机制和规范的金融中介机构;特设信托机构SPV的缺位;不良资产的产权不清等问题.解决不良资产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和考核力度.  相似文献   

4.
杨剑涛 《学习论坛》2004,20(5):46-48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金融系统中的极大隐患 ,严重威胁着我国金融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安全性。由于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实际上是同一个产权主体 ,不良资产危机实质上是一种体制危机 ,加之国有银行未能建立起现代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 ,也对不良贷款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目前现行的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处理模式虽然有其合理性 ,但它们并非“救世主”,应当从深化体制改革入手 ,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 ,建立起以国家拥有投资所有权和银行拥有法人财产权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产权结构 ,加强银行业自身建设 ,改变国有银行的资产负责结构和收入结构。只有通过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 ,才能使这一问题得以根本解决 ,它是一个长期的制度变迁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5.
田毅 《世纪桥》2003,(6):38-3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这是对我国金融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所提出的明确目标和要求,也是对未来应对新的挑战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根据决定的精神,对于金融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业务创新,不断提高其经营绩效的竞争力。 一、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和完善先进的银行制度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中国金  相似文献   

6.
冷建  周宗放 《求实》2006,(Z3):150-15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是金融业的主体。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束缚我国金融体制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桎梏。截至到2005年一季度末,所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总余额是18274.5亿,不包括已经剥离出去的1.4万亿,总的不良资产是12.4%,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是15%。银行业高的不良资产率以及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都要求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不良资产的处置难归根结底是不良资产的评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有银行为巨额不良资产所困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形成不良资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是国家对国有银行的绝对控制权导致了国有银行的政策性支出和经营.面对外资银行入境的压力,国有银行必须高效的处置不良资产,并且采取有效的方式防止不良资产的增加,打好金融改革的第一仗.  相似文献   

8.
日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宣言书和行动纲领。把金融体制改革作为今年十大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之一,再次凸显了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整个经济运行的中枢神经。在宏观经济中,金融隐患比其他矛盾更重要,原因就在于:在现代信用经济中,金融活动的影响力最大,如果金融系统出现危机就会立即引发全社会性的经济震动,甚至会危及政治安定。这一点从世界近20年来所出现的历次金融危机中已经看得很清楚。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中枢神经,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可以说,金融改革就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程。因此,在对待金融改革问题上,我们应当既要积极,更要谨慎,以免一招出错,铸成终身遗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中最蔚为壮观的景象之一就是金融交易规模的巨额膨胀。在金融领域中 ,巨额的资金以闻所未闻的速度进行着交易 ,并推动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当前 ,金融业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前沿阵地 ,金融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高级阶段。中国加入WTO ,要开放市场也包括开放金融市场 ,金融全球化势必对中国金融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和金融制度变迁路径与特征的影响。一、参与金融全球化是各国政府不得不选择的游戏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相似文献   

11.
周明月 《世纪桥》2015,(2):89-90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其核心是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改革。金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也必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成功实现了由"大一统"银行体制向现代金融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本文以中国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保险业作为体制改革的缩影,展示了其从无到有,曲折前进,解放思想并赢得新的生机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证券公司客户关系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一种管理方式,对于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证券公司客户关系管理处于前期阶段,还存在许多缺陷。当前,证券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有效客户细分、开展客户培训、培养潜在客户上。在实施方式上,应采取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手段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3.
在实施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战略过程中,经济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面临当前辽宁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特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快处置不良资产,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早日轻装前进。二是充分利用辽宁经济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利时机,开创银行改革发展和地方经济振兴的双赢局面。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创造金融安全区。四是完善银行组织体系,扩大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4.
李明 《新湘评论》2005,(5):55-55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推进金融行业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是增强金融为和谐社会服务功能的可靠保证。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银行业的系统性改革.包括处置不良资产,补充银行资本金,改进公司治理结构,推动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渠道,以改善储蓄构成。三是制定一揽子政策措施,改革养老保险和医疗体制。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金融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及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如何体现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使金融在市场配置资源中起核心作用,这是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也是金融行业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重大问题。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新的金融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主要表现为: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相互补充、分工合作、公平竞争的金…  相似文献   

16.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贵州区域金融市场更加完善,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保障得到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持续提升,政策性金融快速发展,地方金融体系建设初显成效,绿色金融改革快速起步,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贵州省金融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发展的质量效益快速提升。1950年,全省金融  相似文献   

17.
董晓莉 《前线》2014,(5):99-101
<正>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以创新驱动未来,建立以科技金融、消费金融和政府金融为主要内容的特色金融体系,夯实首都金融发展基础和完善首都金融政策支撑体系,是实现首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带动新型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积极创新首都互联网经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机制和工具,是不可或缺的经济社会发展要素。它不仅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抓手,是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为金融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金融是经济社会运行的血液,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无论是发达市场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金融无一例外地在其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行业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是增强金融为和谐社会服务功能的可靠保证。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银行业的系统性改革,包括处置不良资产,补充银行资本金,改进公司治理结构,推动银行的股  相似文献   

20.
孙鸿怡 《唯实》2004,(11):33-35
中介机构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组成部分 ,金融信用中介机构作为金融交易的桥梁与纽带 ,在培养金融信用、有效降低信用风险、加速金融业发展过程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加强金融信用中介机构立法、执法和依法监督角度出发 ,探讨金融信用中介机构诚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