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诊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主要应用中和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AGP),特别是A-GP敏感特异,简便易行,很适合在基层兽医单位推广和应用。近2年来,我们从生产实际出发自制了4批AGP抗原和血清,用于对IBD的临床诊断。 (一)试验材料 1.IBDV(标准抗原):由江苏农学院微生物组提供。 2.IBDS(阳性血清):由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组提供。效价1:64。 3.阴性血清:取自健康无IBD鸡血清。 4.阴性抗原:取自健康无IBD鸡法氏囊,经反复冻融6次,低温冷浸过夜的均浆。 5.被检自制抗原的选择:共9组:①取病变法氏囊组织小片;②按1:1加入PBS液制成组织均浆;③组织均浆经冻结保存,反复冻融4~6次,以3000r/min离心1小时,取上清液;④南京D_(78)疫苗;⑤上海松江产弱毒苗;⑥江苏省家禽所产弱毒苗;⑦江苏农学院生产的细胞苗;⑧江苏农学院生产的鸡胚克隆苗;⑨阴性抗原组织作对照。  相似文献   

2.
用200-500g/L蔗糖进行不连续梯度离心可除去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培养液中的大部分杂蛋白,经检查提纯的IBDV颗粒结构完整、纯度高;经用SDS-PAGE分析表明,IBDV主要结构蛋白带清晰.提示用超滤浓缩法和蔗糖不连续梯度离心提纯的IBDV抗原均可为进行其他试验的抗原材料.  相似文献   

3.
抗猪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猪细小病毒抗原的培养与提纯王东谢琴何存利陈祝三余桂芳(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银川750002)在制备抗猪细小病毒(PPV)单克隆抗体前,首先要提纯猪细小病毒抗原,然后才能免疫BALB/c小鼠,检测和筛选阳性孔、克...  相似文献   

4.
1992年8月,在入境 旅客行李检疫中截留一批 台湾乌鸡种蛋,共180枚。 经抽样提取卵黄液,用8种常见禽病抗原检测,从中检出禽败血霉形体(MG)、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白痢(PD)和禽腺病毒抗体。 (一)材料和方法 1.抗原及标准阳性血清:IBD、IB、PD、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禽痘(AP)和腺病毒琼扩试验抗原及阳性血清,新城疫病毒(NDV)血凝抑制(HI)试验抗原及阳性血清,MG玻片凝集试验抗原及阳性血清均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购入。  相似文献   

5.
在人工感染IBDV 鸡的腔上囊组织液中加入氯仿,经4000 r/ min 离心30 min ,除去腔上囊组织蛋白,然后用硫酸铵沉淀病毒。提纯后的病毒颗粒直径为60 n m 左右,无囊膜。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病毒蛋白含量为4 .0 m g/ m L;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其效价为1∶16 ;用IBDELISA 快速诊断盒检测,其效价为1∶320 。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光密度分析相结合口蹄疫 病毒(FMDV)在单层BHK_(21)细胞中扩增后,其中FMDV 140 S抗原浓度,并同时分析了经BEI(二乙烯亚胺)灭活后,这种抗原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O型FMDV在单层BHK_(21)细胞中增殖后,其FMDV 140 S抗原浓度达1.2μg/ml;而经BEI灭活后,其中FMDV 140 S抗原浓度降至0.9μg/ml。  相似文献   

7.
羊口疮的研究——血清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抗原: (1)口疮抗原(OAg):LG8010毒株,经研磨后加入pH7.2PBS(含青、链霉素各2000单位/毫升)制成1:10(W/V)悬液,4℃浸渍16~20小时,以2500rpm离心15~20分钟,取上清即为抗原。  相似文献   

8.
1986年我们从饲料中分离出引起奶牛流产的物质,其生物学特性及薄层色谱特征均被证明为F-2毒素。该物质分离的纯品进一步通过光谱分析,也确定为F-2。材料与方法(一)F-2样品的制备1.菌种:QFM-1和QFG-1。2.培养方法:大米50g加40%水,分装500ml三角瓶内,121℃高压灭菌30分钟,冷却后接上述菌种,27℃培养14天,15℃培养21天,25℃再培养14天。培养物取出后65℃烘干,球磨机粉碎后备用。3.提取制备F-2纯品:用正己烷和三氯甲烷提取,经离心薄层层析仪分离(以TO:TC:A=3:15:1 V/V/V为展开洗脱剂),刮取转子硅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认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病理学变化及其发病机理,本研究采用常规病理学检查方法,配合组化法对1日龄雏鸡人工感染IBD强毒株后的免疫和非免疫器官进行病理学动态观察。(一)材料和方法1.IBD强毒:J_1-C_7法氏囊冻干毒(1987年12月4日,0.25g),毒价为10~(5.5),鸡半数感染量(CID/50)/0.025ml,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提供,-20℃保存。  相似文献   

10.
1991年下半年,江苏一些地 区的鸡发生类似EDS_(76)的疾病。 我们在调查EDS_(76)来源时,分 离出一株病毒,定名为EDS-JS_(9201)。本文报告JS_(9201)毒株分离和鉴定的结果。 (一)材料与方法 1.病料:从江苏2个地区的4个鸡群采集发病鸡的输卵管和软壳蛋蛋清。用pH7.2 PBS制成1:2混悬液,冻融3次,加氯仿处理后,以3000r/min离心30分钟,上清液再用8000r/min离心30分钟,最后上清液加双抗作为分离材料。 2.鸭胚接种:将处理好的材料接种10日龄鸭胚,每胚尿囊腔接种0.2ml。接种后每日观察2次 并于96小时收获尿囊液继续育传,每次传代时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解剖学、组织学(AE)、组织化学(ANAE,RNA)、免疫组织化学(BAS)、电镜技术和血清学检验方法对28日龄雏鸡人工感染IBDV-J_1-C_7F_5强毒株后不同时期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反应、病毒抗原组织定位和病毒消长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IBDV经口感染后可经血液和粘膜上皮侵入法氏囊,病毒在体内运行有两次病毒血症过程。IBDV主要致法氏囊淋巴组织的坏死和萎缩,受损的法氏囊具有可复性。在IBD的抗损伤反应中,体液免疫和巨噬细胞起主要作用,细胞免疫作用不明显。生物素—亲和素酶标染色法应用于IBDV抗原组织定位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该法可用于早期对IBD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一)材料与方法 1.生理溶液:灭菌Hank’s滤液100ml。灭菌干燥的脱脂棉签15支,用涂抹法采样备用。 2.培养基:无菌制备绵羊脱纤血30ml,再以无菌手续制备以1:2营养(牛)肉汤作基础的鲜血琼脂平板(SBAP)若干付,V_1/V计加血量7%、W/V计加琼脂1.6%,经15磅30分钟蒸汽消毒灭菌,终末pH7.6,专留10付作启皿采样用。  相似文献   

13.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抗原:为狂犬固定毒CVS株经地鼠肾源代细胞培养提纯的冻干制品,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批号89004。(2)HRP-SPA:工作浓度1∶100,来源同上,批号89002。(3)阳性血清:家犬经狂犬病弱毒ERA苗加强免疫后采血分离。(4)阴性血清:从非疫区从未注过狂犬疫苗的8个县260只犬采血分离,经酶联免疫试验求平均OD值加两个标准偏差选定。(5)被检血清:免疫后的犬血清及其它病犬血清。(6)其他:邻苯二胺(显色剂),2mol H_2SO_4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进行骆驼传染性口疮病原分离鉴定研究中,采用SPA—固相免疫电镜法检测口疮病毒,获得较好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抗原 (1)骆驼传染性口疮病毒:取自人工感染发病驼痂块,按常规方法作1:10(W/V)稀释,—20℃冻结保存,使用前水浴融化,4000rpm离心30分钟,取上清备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差速离心和蔗糖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北京地区分离株BJ-4病毒抗原,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株,经间接ELISA筛选和克隆化,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PRRSV抗体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GE3.经过鉴定,GE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亚类为IgG1;分子质量为161.64 ku;腹水效价为18×104;不与猪瘟病毒(HCV)和伪狂犬病病毒(PRV)发生交叉反应;蛋白质印迹(Westren-blotting)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单克隆抗体为针对核衣壳蛋白(NP)的单克隆抗体;腹水与欧洲株(Lv)、美洲株(VR-2332)和北京分离株BJ-1、BJ-2、BJ-5、BJ-6均能发生反应,说明其所针对的位点为NP上的保守位点.  相似文献   

16.
对流免疫电泳以灵敏、快速、简单及准确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畜禽疾病的诊断。本试验探求用对流免疫电泳法诊断鸡法氏囊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标准法氏囊病毒抗原、阳性血清:由江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微生物教研组赠给。 2.待检血清:系用内径2毫米的聚乙烯塑料管剪成10~15厘米长,用常规方法采血,1500转/分离心15分钟,析出血清。  相似文献   

17.
我们试用异种动物—山羊制备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ED)、鸡新城疫(ND)双价高免血清,并进行了效果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动物与药品: (1)山羊:选择1只体质健康1~2岁的公山羊供制备双价高免血清用,但该山羊经健康观察、检测体温均不得有任何异常。 (2)雏鸡:取自繁自养未经免疫注射的35日龄易感健康京白雏鸡60只,供保护试验用。 (3)种毒与药品:①种毒:选择经实验室检查确定自然感有IBD和ND的患鸡数只,采集脑、脾脏和法氏囊,供制备二联组织灭活苗用和发病感染用。②IBD和ND二联组织灭活苗:由本研究室制备。③标准抗原和阳性血清:均由郑州兽用生物制  相似文献   

18.
(一)材料 1.弓形虫虫种:来源于兽大寄生虫病教研室。 2.试验动物:小白鼠,体重30~50g,用于虫种传代;日本大耳白兔33只,体重2~2.5kg,弓形虫病间接血凝反应阴性,体检健康。以上两种动物均由兽大动物室提供。 3.弓形虫病阳性、阴性血清、冻干抗原、稀释液:系兰州兽医研究所产品。 (二)方法 将试验兔分为接种组和对照组。 1.接种组:①动物感染:将弓形虫在小白鼠腹腔内增虫后抽出,用白细胞计数法计数后,按每毫升含100万个滋养体,每只兔腹腔接种1 ml,共接种23只。在接种前按每公斤体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中和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力的相关关系,以不同剂量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灭活疫苗免疫21日龄的SPF鸡,免疫后采血测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中和抗体,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强毒攻击,攻毒后第72小时,剖检所有试验鸡,观察鸡法氏囊等器官病变。将每只试验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中和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情况进行一一对照。结果显示,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中和抗体效价≥1∶16 384(214)时,可获得100%的保护;效价为1∶8 192(213)时,保护率为95.5%;效价为1∶4 096(212)时,保护率为92.9%;效价为1∶2 048(211)时,保护率为86.1%;效价为1∶1 024(210)时,保护率为76.5%;效价为1∶512(29)时,保护率为53.3%;效价为1∶256(28)时,保护率为33.3%,效价≤1∶128(27)时,保护率为0。试验证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中和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1982年浙江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首次报道了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湖羊肝片吸虫病进行早期诊断。1983年7~11月我们应用IHA试验诊断牛肝片吸虫病,并采用粪便水洗沉淀法(下称粪检法)做了比较验证,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抗原:肝片形吸虫抗原和对照红细胞悬液系本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惠赠;牛日本血吸虫抗原来自宁海县卫生防疫站。 2.健兔血清(NRS):从健兔心脏抽血,分离血清,配成1%兔灭能血清(N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