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边境地区,公安边防部队做好群众工作,可以维护边境地区稳定、缓解边境地区社会矛盾、提升边境地区文明水平和提高公安边防工作效率,对于构建边境地区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深入推进,与缅甸接壤的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正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各种矛盾凸显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在云南省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和群众工作“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过程中,耿马县紧紧围绕“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运用“4567”工作法,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推动耿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3.
群众工作是有效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保障和谐的重要基础工程,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功的法宝。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现状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各民主党派作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方面,也要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和特殊作用。要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社情民意,搞好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5.
做好我国边境地区的警民沟通工作,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强化民警自身能力建设、激发群众参与边境治安工作的积极性。可当前边防民警与群众的沟通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应该树立宗旨意识和典型示范,掌握警民沟通技巧,提高执法能力,消除警民沟通障碍,共同做好新时期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社会工作与党的群众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群众工作长期以来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和谐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党的群众工作在新时期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而社会工作专业的引入,为党的群众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党的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实务具有差异与互补性,在社会功能上又具有一致性,我们要吸纳党的群众工作传统优势,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构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当代社会工作理论基础与实务体系。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相互融合理应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7.
雷蕾 《工会论坛》2007,13(4):32-32
干群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立融洽的干群关系,以干群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主要有三个途径,即: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树立群众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形成求真务实、公正办事的良好作风,还需要建立完善党员干部行为监督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8.
新疆边境民族地区群众工作具有敏感性、军事性、复杂性、长远性等特点。公安边防部队在开展该地区群众工作时,应以确保国家安全和边境和谐稳定为基本目标,以加快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不断增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政治认同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严格区分民族宗教领域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通过在边境少数民族群众中开展宣传活动、扶贫帮困活动等多种途径做好公安边防部队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9.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需要。新的历史时期,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把握好“情、理、法”三个重点。而坚持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相统一,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党群干群沟通机制,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是在构建和谐辽宁过程中,必须如终坚持的理念.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辽宁的主导与核心.要在实践中做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辽宁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张静 《工会论坛》2009,15(1):66-6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作为文化建设有机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则由于它的固有的和谐特征和和谐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必须坚持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机制和方法,在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上下功夫。必须坚持自觉扎根于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执政智慧,在群众工作的实践中历练执政本领。必须坚持努力提升正确对待“权力观、政绩观和利益观”的能力,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切实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确保全面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建设,关系到千家万户。要团结群众、化解矛盾,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心放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房县以“四个强化”积极拓宽服务群众渠道,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促进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有效转变干部作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求是》杂志2007年第3期发表的题为《政法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一文中指出: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群众的认同度、参与度、满意度,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广度、深度和进度。这就要求政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意识,时时、处处、事事以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为重。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要求是具体的、现实的。他们既关注我们提出的执法为民、从严治警、司法体制改革等,更关心自身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权益是否得到保护,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因此,政法工作要依法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利,着力维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切实纠正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等行为,认真解决群众打不起官司、打赢了官司又难以执行等问题,坚决整治好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治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民群众的发展共识和要求凝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上来,把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创新能力集中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6.
更多地从积极方面去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是我们党更加开放和自信的重要体现。通过对重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情况所作的调研.表明要更好地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做好宗教工作的精神,就要解放思想,积极主动地从多方面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各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是吸引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形式,也是把和谐社会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的有效载体。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把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8.
忠实履行职能使命,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捍卫者。稳定是和谐的基本要求,和谐是稳定的最高境界。武警部队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肩负起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武警部队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清醒地看到西方敌对势力正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和围堵战略,  相似文献   

19.
家庭的本质与家庭和谐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社会制度,她为繁衍人类、稳定和发展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包罗万象,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家庭。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家庭,而构建和谐家庭,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理解家庭的本质与家庭和谐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是各级党委、政府最重要的历史责任,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检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进步水平的最重要指标。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有着很强的关联度,二者既互相推动,又互相制约,但又不能完全等同、完全替代,各自遵循着不同的发展规律。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提供物质条件,社会和谐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深刻地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