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涛 《党史纵览》2013,(3):41-42
提起张申府,现在可能有很多人不知其为何许人。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成员,并且是后来成为中共核心领导人的周恩来和朱德的入党介绍人。张申府在中国政坛上昙花一现,但他介绍周恩来、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使得他们有机会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这让张申府一生都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2.
近日,电视连续剧《开国元勋朱德》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朱德同志早期的革命经历再次受到国人的关注。剧情显示,朱德的入党介绍人是张申府和周恩来。事实上,张申府还是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之一。而且,张申府还参加了党的早期创建工作,是"南陈北李"间的奔走串联者,为中共建党做出了卓越贡献。那么,他为什么在党史上渐渐"消失"了呢?1917年,24岁的张申府以助教的身份留在北京大学工作。他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  相似文献   

3.
兴佳 《党史文汇》2001,(11):39-39
多年来有一种传统的说法,即1921年至1922年,先后在云南任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的朱德,受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寻找中国共产党.1922年,朱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上海寻找到中国共产党,并向陈独秀提出了入党的申请,但被陈独秀"冷淡地拒绝"了,迫使朱德于同年9月到德国去找党,后由周恩来、张申府介绍才入了党.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14,(4):59-59
王德民在第2期的《环球人物》上介绍说,张申府曾经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黄埔军校的筹建、民盟成立等重大政治活动。却长期被政治冷落。毛泽东称他“曾是自己的硕头上司”。他还是周恩来和朱德的入党介绍人,但不久后却意气用事退党,  相似文献   

5.
正朱德,1886年12月1日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早年曾担任过滇军的少将旅长,月薪2000块大洋,可谓生活无忧,前途无量。但是,他对这种安逸的生活感到非常迷茫。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追求中国广大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他选择抛弃高官厚禄。几经波折,朱德于1922年36岁时,在德国经张申府、周恩来介绍,光荣  相似文献   

6.
朱德:越洋过海寻党记1922年9月初,朱德第一次穿上西装和他的好友孙炳文登上法国邮轮,前往欧洲。此时朱德已是36岁了。40多天之后,轮船到达法国马赛港,朱德和同伴们换车来到了巴黎,住在一位中国商人的家中。这个商人很年轻,也健谈。他告诉朱德,一些中国学生组织了一个叫共产党的团体,闹得很热火,还说这个组织的负责人叫周恩来,可他已去了德国柏林,恐怕一时回不来。商人很热情,从  相似文献   

7.
张栓平  张建华 《党史博采》2003,(11):10-12,15
一 张申府是我党发起者和创立者之一,是周恩来和朱德的入党介绍人,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他走过了坎坷曲折的一生。 张崧年,字申府,1893年6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献县小垛庄。张申府自幼由其父教习识字,10岁开始在家塾读书学习。1906年进入北京“识一”私立初小。此后的8年间,他先后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求学,1914年考取北大,学习哲学。1916年底,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厉行改革,实行“兼容并包”的治校方针,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  相似文献   

8.
张申府,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曾是共产党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最早、官职最高的人物。作为中共旅法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始人,作为周恩来、朱德的入党介绍人,后来在历史中几乎失踪。他在自己  相似文献   

9.
正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1921年在法国由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加入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而后,他在法国发展朱德、孙炳文、程克绳、郭隆真、黄平万、林修杰、马致远等人入党。1924年到黄埔军校任职后,发展王尔琢、左权、傅维钰、郭德昭、赖俊、文强、唐震、侯镜如等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参与领导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和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美国维斯利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教授、中国近代史专家舒衡哲女士(Vera Schwartz)撰写的《张申府访谈录》(下称《访谈录》)一书,是不同于国内学术专著或传记的另一种传记。 张申府(1893-1986)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的入党介绍人,也是20世纪30年代哲学界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他是中国把逻辑主义分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也是中国的罗素研究专家。张申府的哲学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有着重要的影响。1925年,张申府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四大时,因讨论党的纲领与人争执  相似文献   

11.
1978年11月23日傍晚,我带着《周总理与故乡》写作组的“介绍信”来到北京“鲁迅博物馆”南边的阜成门外一个普通的住宅中,拜访了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张申府。 我刚刚落坐,张申府便问:“你怎知道我住这儿的?”听了我的回答,张申府点点头告诉我,他这住处很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朱德的入党介绍人、哲学家张申府先生,曾和李大钊、陈独秀交往亲密,毛泽东不乏幽默地称他为“我的顶头上司”。然而许多人却没听说过这位“大人物”的名字。本文是作者在1983年撰写《我对罗素的了解和敬仰》一文中的一段回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一对传奇式的共产党员夫妻——张申府和刘清扬.丈夫张申府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后来他又介绍妻子刘清扬入党,刘清扬也是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1921年春,张申府和刘清扬共同成为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1924年,张申府退出中国共产党,张申府和刘清扬也最终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4.
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朱德主持了开幕式。周恩来带着重病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朱德在这次会上继续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这时,他已是89岁高龄了。他在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说:“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1,(4):42-42
1935年,周恩来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政委,他一直很牵挂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廖承志。自从廖仲恺被国民党右翼分子暗杀后,周恩来一直关心照顾着他的家人。这次廖承志也跟随红军长征,周恩来原想让他跟在身边的,可是廖承志自己愿意和朱德他们去红四方面军,说是锻炼锻炼自己。  相似文献   

16.
1962年3月2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科学工作和戏剧创作工作”会议上,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会议上,周恩来在谈到旧社会知识分子“根”时说:“一九二年我到法国,还对费边社会主义有过兴趣,但很快就抛弃了。我感谢刘清扬和张申府,是他们两人介绍我入党的。”张申府何许人也?值得一个泱泱大国总理当着2000余名中国知识分子精英的面,流露出自己的感激之情呢!张申府与周恩来从相知到相识张申府,河北献县人。1913年秋,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先在北京大学学习理工科,后又考入文科学习哲学,不久又改学数学,尤其喜爱英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罗…  相似文献   

17.
刘涛 《党史文苑》2012,(18):23-25,38
张申府是中共早期的重要成员,是一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无法绕过的重要人物。在中共建党前后,他曾在欧洲奋斗将近三年。在此期间,他积极组织筹建了中共旅欧支部,用行动支援了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合理要求,筹办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理论的《少年》期刊,并为中共组织吸收了周恩来、朱德两位伟人,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在旅欧期间积极探索党的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对中共理论建设值得借鉴的思想。他在旅欧期间的积极贡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最伟大的民族领袖之一” “中国红军之父” “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 …… 他就是朱德。一个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用他们的理想、智慧和意志影响了20世纪20年代之后,占人类五分之一苍生命运的传奇人物。   1886年的一个冬日,朱德在四川省仪陇县的佃农家里出世。1911年夏天,朱德以出色的成绩从云南讲武堂毕业,被分到新派人物蔡锷的手下以见习生的资格当副目(副班长),不久便赶上了推翻帝制的昆明重九起义。蔡锷在军中启用大批新人,朱德就是其中一个。 在起义的号令中,他被指定接替所在连连长的职务。他带着部队立了…  相似文献   

19.
张申府是中共早期的重要成员,是一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无法绕过的重要人物.在中共建党前后,他曾在欧洲奋斗将近三年.在此期间,他积极组织筹建了中共旅欧支部,用行动支援了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合理要求,筹办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理论的《少年》期刊,并为中共组织吸收了周恩来、朱德两位伟人,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在旅欧期间积极探索党的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对中共理论建设值得借鉴的思想.他在旅欧期间的积极贡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四渡赤水战役是长征期间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也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毛泽东是四渡赤水战役的主要决策者和指挥者。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新进入党和红军的最高决策层,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渡赤水战役中,毛泽东在周恩来、朱德等的协助下,从敌强我弱的客观实际出发,指挥中央红军采用灵活多变的运动战的战略战术,不断变化作战方向和作战目标,“走”“打”结合,与十倍于己的敌军巧妙周旋,寻找有利战机消灭敌人,最终挫败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带领中央红军成功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等亲历者,都在不同场合谈到过四渡赤水战役的历史,并高度评价毛泽东在部署、指挥战役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