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司法实践追求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在民商事调解过程中适当运用风俗习惯,有利于纠纷的解决。然而习惯的地域性与司法的规范性、习惯的流变性与司法制度的稳定性、习惯"善恶"并存性与法官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风俗习惯在民商事调解中的作用发挥。厘清风俗习惯在民商事司法调解中作用的路径、明确风俗习惯司法调解适用的原则、规范使用风俗习惯进行调解的尺度、提升法官运用风俗习惯进行民商事调解的能力,是促使风俗习惯在民商事司法调解中作用效果最大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五塘法庭继续巩固“调解年”活动成果,加大民商事案件的调解工作和执行和解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落实全市法院调解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调解年”活动,8月24日,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法院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民商事案件调解和执行案件和解工作,并就推进本院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通过了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上林县人民法院在审理民商事案件中,立足化解和疏导矛盾纠纷,通过大胆探索调解工作的新途径,有效平息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2009年,该院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805件,结案1802件,  相似文献   

5.
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解是现代各国民事诉讼中普遍采用的一项制度, 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据相关司法 统计,我国有70-80%的民商事案件是由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解决的。我国的民事调解制度也经历了从以调解为主、着重调解到调解自愿、合法原则的历史沿革,在诉辩式诉讼模式中,原有的调解制度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诸  相似文献   

6.
民事案件与商事案件适用诉讼调解的区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调解是新时期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确保案结事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法院处理的民事案件包括传统民事案件和现代商事案件,两者在基本法理上存在许多共通之处,但是不同之处亦客观存在,体现在诉讼调解程序中,两类案件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外观,这给调解参加人和调解主持者的行为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目的即在于通过对两类案件诉讼调解涉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研究,有针对性地适用不同方法处理民商事案件,以达到案结事了、不留后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06,(6):45-45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从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出发,从转换法官调解观念、提高调解水平着手,坚持边探索、边规范、边提高的原则,先后制定实施了法官助理庭前调解、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律师主持和解3项有特色的民商事调解制度.在化解纠纷、平复矛盾方面发挥出了极大的社会效应,得到了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近期。该院就上述3项制度的实施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民商事案件调解必备手册》,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会与法院联动调解民商事纠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法学刊》2019,(4):99-107
在"大调解"和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语境下,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建立了以法院为主导、商会积极参与调解民商事纠纷的联动机制,但法院调解社会化的快速推进与商会调解体系缓慢重塑的矛盾,阻碍了法院与商会联动调解民商事纠纷的改革进程。通过学习与借鉴德国在强化商会组织建设、完善调解制度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前提、一个关键、一个方向、一个保障"的完善建议,即健全商会调解组织体系,加强落实"司法推动",着力发展调解的专业优势,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重庆市渝中区法院在大力加强诉讼调解工作的同时,着力在"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上下功夫,实现了诉讼案件"一升二降"的良性循环,即调解结案率逐年上升,上诉、申诉率逐年下降。民商事案件  相似文献   

10.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纠纷案件的调解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晓镍 《法学》2006,(6):141-144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之诉已成为当前民商事审判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调解的角度出发,对此类案件调解的特性、调解的途径以及调解实际操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相关案件的处理提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方便群众诉讼,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人民法院大力加强庭前调解工作,将案件的调解前置到开庭前,由立案庭负责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即立即调,快速解决纠纷。今年1至10月,该院以调解或撤诉方式审结民商事案件138件,其中庭前调解结案48件,占34.78%,当事人对这种快速解决纠纷的工作机制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2.
李雁  王霞 《政府法制》2011,(22):53-53
山西省神池县人民法院围绕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稳妥地处理民事纠纷,着眼于化解矛盾,加大了案件的调解力度。今年第一季度,该院民商事案件调解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快速发展,成为法院工作的"重头戏",民商事案件数量与日俱增.因此,进一步加强和发挥民事检察监督职能,监督和维护民商事审判健康发展,促进司法公正,已经成为检察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是中国法治文化和长期司法实践的结晶,发挥了裁判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商事诉讼调解以其固有的灵活性及高效率,能够及时解决纠纷、化解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司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湖北省通城县人民法院着力在"三项重点工作"创新社会管理上做文章,通过延伸立案窗口职能、延伸民事审判触角、推行刑事审判职能向审前判后延伸,案件调解率大幅度提升。今年1至7月,民商事案件调解率达到了70%,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达91%,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预立案"延伸立案窗口职能2012年5月,通城法院对近一年来调解、撤诉结案的案件进  相似文献   

16.
正诉讼调解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来看,调解已经成为全国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的主要结案方式,且效果日益趋好,新民事诉讼法不仅对以往的调解经验进行了固化,而且首次以  相似文献   

17.
要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既不能一味强调调解而久调不决,也不能片面强调及时判决而忽视调解工作司法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诉讼制度。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申诉上访较多、执行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加强司法调解工作,有利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防止和减少申诉上访,促进社会和谐,收到最佳办案效果。湖北法院在民事诉讼中注重调解较早。2000年初,省高院党组针对民商事案件上诉、上访、申诉问题突出的状况,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改革审判方式,提出了民事审判要注重调解、执行工作要注重和解的办案要求。六年来,全省法院十分注重诉讼调…  相似文献   

18.
金辉 《人民调解》2020,(4):27-28
"由于疫情,我们家乡封路了,没法准时参加调解,怎么办?""我刚回上海,要求被居家隔离14天,我的案子能否延期?"今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上海市浦东新区工商联民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们接到最多的,就是已排期调解的纠纷当事人无法按时参加调解的电话询问。  相似文献   

19.
李玮 《法制与社会》2011,(30):104-105
面对日益复杂的民商事纠纷,仲裁与调解的融合既可以充分发挥仲裁专业性和终局性与调解经济性和灵活性的优势,又可以较好地解决仲裁或调解单独采用所存在的问题,能够满足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的需求。自从我国在实践中开创仲裁中调解这项复合型争议解决方式后,仲裁与调解的融合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誉和采用,逐渐成为一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争议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0.
2007年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第10条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进一步完善立案阶段的调解制度。立案后经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在立案阶段对案件进行调解。立案阶段的调解应当坚持以效率、快捷为原则,避免案件在立案阶段积压。对于如何做好在立案阶段对民商事案件、刑事自诉案件以及行政诉讼案件的和解与调解工作,并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