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深入,我国立法中的公众参与日益得到重视,途径不断拓宽。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人民参与立法的渠道还不够宽,参与的程度还不够广,参与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参与的权力还没有得到很好保障,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面对我国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各项机制,搭  相似文献   

2.
禹园 《新疆人大》2013,(5):16-16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注重改进立法方式,坚持把法规草案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工作,贯穿于立法全过程,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工作的渠道,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围绕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开拓创新,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方式,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探索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2014年11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特别是公民在立法过程中的参与,进一步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地方性法规草案公开征求市民意见,面向社会召开立法座谈会、立法论证会、立法听证会等。可以讲,公民立法参与工作在反映民意、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格局正经历重大调整、利益诉求也日益多元化,需要构建相应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协商对话的平台。积极探索新时期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特点及途径,引领开门立法潮流,切实保障公众参与立法的权利,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新时期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特点(一)参与立法的主动性逐步提高当前,随着公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公民参与立法越来越体现了  相似文献   

6.
杨志勇 《中国人大》2008,(10):28-29
2008年5月7日,中共湖南省委常委会听取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地方立法的专题汇报,对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开门立法,不断拓宽民主立法渠道,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地方立法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据悉,这是湖南省委常委会历史上第一次听取地方立法工作的专题汇报。  相似文献   

7.
《立法法》2016年修正后,省级、地市级人大已普遍设立了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系点组织基层群众有序地参与立法工作,并把基层的立法意见建议反映到立法机关,确保地方立法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立法意愿。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调动公民参与立法积极性的举措。从实践看,公民有序参与各级人大的立法工作,既丰富了公民参与人大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又增强了公民的人大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同时也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这几年,随着人大制度不断深入人心和人大工作不断创新,公民参与人大工作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参与的路径更多、领域更宽、法律更全、制度更完备,积极性也更高。  相似文献   

8.
曾蔚 《人大论坛》2014,(10):32-33
“完善人大工作机制,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立法途径”,是今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专题组承担的一项重点改革任务。省人大常委会根据改革任务要求,结合年度立法计划,边立边改,边改边立,推进和创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工作机制,以多种形式拓宽公众参与立法之路。 注重听取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成为新常态。开门立法、尊崇民意,关注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是精细化立法时代背景下,增强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命题。在今年的立法工作中,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注意倾听法规调整和规范的利益群体的声音,尤其是“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正"推进开门立法的实践探索,应该从开门立法的基本要求出发,着重发挥立法机关的主动性,建立社会公益组织服务机制,完善相关立法法律制度,进而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开门立法在我国的实践虽然由来已久,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完善之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备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这为开门立法法制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公民参与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民参与"到"公民有序参与",是我们党逐渐深化民主决策认识的过程,也是实现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我国应提高公民有序参与的意识、拓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渠道、搭建信息平台,推动公民有序参与政府决策,促进民主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1.
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作用,就应该努力做到严格选项,总揽立法计划的编制;拓展渠道,掌握法规起草的主动权;精心组织,充分发挥人大自身在审议修改法规中的作用;开门立法,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强化协调,确保立法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4,(19):20-22
如果说以往的立法更多关注的是立法领域的全覆盖,实现"有法可依"的话,那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立法工作面临的必然是从重视效率到重视质量的转型升级。本次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增加了法律案通过前评估、法律清理、立法后评估等规定,健全了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进一步扩大了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着力围绕提高立法质量进行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3.
《时代主人》2015,(3):23
为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拓宽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根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总体部署,本刊计划于近期起开辟"人大立法在进行"专栏,对我省地方立法情况进行深度宣传。开设该专栏的目的,是要扯下长期以来蒙在"立法"上的那层神秘"面纱"。希望藉此之  相似文献   

14.
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和民主政治,不仅是国家执政理念的完善,更是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民主政治,是国家执政理念的完善,而在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中,公众积极、有序参与人大各项工作,越来越成为一种现象。对此,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学辉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这既是社会发展程度越来越高的表现,是国家执政理念转变的结果,反过来也促进了公民自身法制意识,促进了人大各项工作,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 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完善公开办事制度”, 以及完善决策机制,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应该说, 这为我国建立健全公民参与制度指明了方向。贯彻十六大的这一精神, 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公民参与立法的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第一, 根据国内外的实践, 公民参与立法制度得以建立并能充分发挥实际功效, 离不开相关制度的配合。其中, 最为重要的莫过于, 建立健全并严格实行立法公开制度。因为…  相似文献   

16.
公民意识是建立在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权利责任、公平正义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观念,它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内在要素与一种非制度性的前提条件,公民意识的萌发与觉醒推动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展开,公民意识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水平与效果,而培育和完善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则需要社会从破治制度、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现行立法法,对公民参与立法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在具体条文中,对立法过程中如何征求公民意见,公民如何参与行政法规的立法听证,也都有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高萍美 《前沿》2011,(13):36-39
公民意识是建立在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权利责任、公平正义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观念,它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内在要素与一种非制度性的前提条件,公民意识的萌发与觉醒推动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展开,公民意识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水平与效果,而培育和完善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则需要社会从政治制度、组织结构、自我教育三个层面进行整体推进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秋波 《传承》2008,(18):112-113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取得明显进展,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并制约着公民政治参与的实际效果。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作为当前贵州民族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尽管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存在动力不足、缺乏科学的立法立项机制、民族特色不足等问题。因此,科学实施民族立法工作应当对民族立法观念进行革新,不断地规范程序性的立法,找准当前立法工作的重心,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方面进行努力,以寻求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