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凤山 《学理论》2008,(8):94-95
党的十七大提出,“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从尚志实际出发,要坚持和完善“借外资力、打特色牌、走工业路、发旅游财、建中等城”的总体方针,以“好”促“快”,以“快”带“好”,全力打造“区域核心城市。现代工业重镇、特色农业基地、滑雪旅游胜地和商贸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2.
“苟得其人,虽年轻必举;苟非其人,虽年尊不授。”不拘一格选人用人,不仅有助于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腐思想束缚,真正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惟才是举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而且也有利于人才的良性流动和健康成长,事关党和国家的千秋大业。  相似文献   

3.
“你的孩子真听话,今后一定有出息”,“那个人在单位很听话,一定会受重用”——这里所说的“听话”,就是顺从、服从,领导和他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听话”的人一般给大家的印象是没有“刺”,容易驯服和驾驭,是人们眼中的“良种马”,好脾气,这样的人,人生道路就比较顺利,在事业上也应该是康庄坦途。  相似文献   

4.
近来,各地的工程建设事故频发,对此,有专家坦言:“我们现在搞工程,都需要经过科学评审,但有些基本工作没有做,只是领导意图,为了政绩。如果造价投入再多一些,进度再慢一些.很多问题是可以规避的。”  相似文献   

5.
田飞龙 《党政论坛》2013,(12):16-16
有位企业家说得妙:美国工人可能自己去上夜校,拿到文凭,就要求加薪,不满意则跳槽。表面看,糟透了,但是有入从我这家跳到别家公司,也有别家栽培的跳来我的公司。结果人才交换,大家都能进步。  相似文献   

6.
戴者春 《党政论坛》2013,(15):64-64
奉献,一般是指不求报偿地付出。所以,我们把为别人、为集体、为社会做了有益的事情,却不求回报、不图名利的精神,称之为奉献精神。如果一个人,只是做了他份内该做的事儿,完成了他本该完成的工作,这能不能算具有奉献精神呢?笔者以为这只能叫做忠于职守,如果他做得很出色,也只能称得上具有“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组部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意见》中提出,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普遍实现晋位升级。应该说,绝大多数基层党组织如期实现了创优升级的阶段性目标,得到了基层党员群众的肯定和认可。但也不应忽视,极少数党组织其实并没有达到升级的标准和要求,或者说虽然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分批集中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上上下下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一些职能部门就党性修养、廉政勤政、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方面的内容,在媒体上向服务对象做出公开承诺。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是保持先进性、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行动。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诺言,听起来着实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9.
渴酒使诈是小聪明,烟酒不沾是大智慧; 推诿已过是小聪明,坦承过错是大智慧; 狡兔三窟是小聪明,雄鹰展翅是大智慧;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与一位基层干部聊天,他反映,现在基层工作比较难做,各项任务推得紧,压得重,许多工作都“一票否决”,让人感到很有压力;还有家庭负担也重,时常感到身心疲惫。但他仍然不忘说句,我还“扛得住”。  相似文献   

11.
赵畅 《党政论坛》2013,(19):62-62
最近,笔者参加一个基层干部座谈会。会上,一位.长年在基层工作的干部谈到:“做好群众工作,不能寄希望于‘摆平’,而是要在‘端平’上下功夫。”此番话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2.
时下,在看待“老实人?与“老好人”上,有一部分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往往以“老实人”代替“老好人”,或把“老好人”说成是“老实人”,使“老实人”的本质、人品被扭曲,吃了不少哑巴亏;而“老好人”呢?由于误当“老实人”用,却捞到了不少光环,得到了很多便宜。其结果,党员干部的自身建设受到影响,党的建设受到损害,党的形象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3.
刘英团 《党政论坛》2013,(21):64-64
干部队伍年轻化是党的事业恃承的战略选择,但如何界定“年轻化”,如何理解“年轻化”呢?许多地方存在的一个共同倾向就是将“年轻化”视作“低龄化”,按照年龄定职位,  相似文献   

14.
曾经在电影观众中颇具影响的中国电影最高奖──金鸡奖和百花奖,由于近年来受欢迎程度逐年降低、评选办法屡遭质疑,而将于今年春节后出台评选改革方案,以力求给关注国产电影“导向”的人们一个比较满意的“说法”。不过,鉴于国产电影的整体状况与走势,人们对“双奖”能否重现80年代的辉煌仅持审慎的乐观。众说纷纭的“双奖” 当今中国电影三大奖──百花奖、金鸡奖、华表奖,分别代表了普通观众、专家、政府的评判意见,应该说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布局。 百花奖创立于1962年,历史最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张思涛介绍说,这一奖项…  相似文献   

15.
知名与知民,尽管仅一字之别,但实质迥异,两者出发点不同,手段不同,结果也不同。在某些领导干部中,追求知名者往往是为了树立个人的形象,以达到升迁或谋利的目的。而追求知民者则是着眼于决策正确,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尊重人民群众的愿望,努力地推动工作和事业。  相似文献   

16.
佐人 《党政论坛》2009,(8):36-37
我们有些干部架子十足,动辄训人,肝火旺盛,颐指气使,群众称他们“官火”旺,“官气”足。听后一时也不以为然,总认为是“脾气”所使。后来陆续看了一些书,方知“官火”不仅存在,且是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7.
张军才 《民主》2009,(3):52-52
“政要”,应该是政治要员的简称。一般情况下,有的知名度很高,如联合国常务理事国那些在世界政治格局中举足轻重的领导人:有的知名度一般,他做他的事、当他的官,履职尽责,没有多少人去理会。中国的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则不然,他因“审计风暴”,荣获CCTV2004经济年度人物之年度大奖,街头巷里茶楼酒肆的老百姓都知道出了一个为国为民的新时代的“包公”,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反腐倡廉”工作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各行各业也都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工作。应该说,在当前反腐倡廉工作中,绝大多数单住(部门)都紧紧结合行业、单位、部门的工作实际,把“反腐倡廉”工作做实、做细,还涌现出来了许许多多反腐倡廉工作的典型,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  相似文献   

19.
山世仆 《党政论坛》2011,(18):18-18
公元前522年的一个冬天,晏子侍奉齐景公打猎回到遄台。此时,梁丘据骑马赶来觐见。景公高兴地对晏子说:“只有梁丘据是个跟我相和的人啊。”晏子眉头微皱,说:“梁丘据不过是跟您相同罢了,哪里说得上是相和呀?”  相似文献   

20.
曹然 《党政论坛》2013,(12):40-41
生活中,常听有人感叹:“现在,怎么做的事越多,落的意见越多呢?”这里面的原因,非一句话能说清。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