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勰 《创造》2002,(4):4-7
~~在古汉语中,信者,人言也,就是指人们说的话。《国语·周语上》:“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信所以守也。”《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孔子把“信”作为“仁”的重要表现之一,要求“敬事而信”,“谨而信”(《论语·学而》)。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孟子·尽心下》),即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称为“信”,甚至出现了“信人”之称,即诚实的人。先哲所以对于诚信给予了特别的反复的申明,证明在中国古代哲学价值观中,信用这个东西,小而言之是维系人际正常关系的纽带,大而言之,则是社会所以为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2.
女媭考     
屈原在他的代表作《离骚》中写道:“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女媭能以娇嗔之貌,反复的责备屈原,可谓不凡。此乃何许人也?史无记载,屈原亦未为其阐明身份。自王逸以降,一千八百余年,考证颇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人”、“巫”两大类。 先说以女媭为巫者,周拱辰在《离骚拾细》中据《汉书·广陵厉王胥传》中“胥迎女巫李女媭,使下神祝诅。”师古曰:“女媭者,巫之名也。”考证女媭为巫,乃灵氛、詹卜一类人物。此说有两点无法解释:一、李女媭比屈女媭后两百余年,怎么能说李女媭是巫,早她  相似文献   

3.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别解——兼论《伐檀》的主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魏风·伐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但诗中“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一句,诸家解说各异。其中有两种说法最为流行:一是认为“不素餐兮”是反问句或反语。二是认为“素餐”为“素食”,“不素餐”即“不吃素食”。这两种说法不甚妥贴。现略述管见如下。 《诗经》中类似“不素餐兮”的句子凡十二例,均为否定性的陈述句,而非反言句式。如“不我活兮”,“不我信兮”(《邶风·击鼓》)《毛传》“不与我生活也”,《郑  相似文献   

4.
论郭沫若历史剧与侠文化的现代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郭沫若历史剧与侠文化的现代改造王本朝一“侠”这一概念,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快以武犯禁。”《史记·游侠列传》又对“侠”的基本特征作了描述:“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布依族服饰千百年来逐渐演变。秦汉以前“夜郎国……其民皆椎髻、耕田”。《史记·西南夷列传》还将这种现夷“椎髻”之俗与西夷“编发、随畜迁徙” 之俗区别开来。《论衡·率性》也说:南越国王赵佗“习越人之俗,椎髻箕居,好之若性”。(晋)《三国志》也说:  相似文献   

6.
《楚辞》楚语札释十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辞》素称难懂,前人号之曰“恢奇奥衍”、“语意杳冥”,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好用楚语”,即用楚方言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择取十字以“楚声”、“楚地”、楚物”试加诠释,以求教于大方。 一、新考证的古楚语词——櫋、青、吴 (1)櫋 《九歌·湘夫人》:“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王逸注以“櫋屋”释櫋。櫋亦可写作。《说文·木部》:“,屋联也。”“楣,秦名屋联也……楚谓之相。”《释名·释宫室》:“(木 吕)……或谓之櫋。櫋,緜也,緜连榱头使齐平也。”可见櫋是屋檐上连接椽皮端的构件,即封檐板。这是个秦方言词,在楚方言中,它被称为相。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大学·及其质量的再提高卜…··陶维勋(3·4〕 《试论县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工《倡议确立“人大学”卜,……·云 光[2·]们 作中的适度原则》……··,马文波[3·9)《关于加速“人大学”学科建设《人大职权的性质及其分类探微》 的几点建议卜………··周芳芳[2·11勺…………,……………··刘晓光{4·4j《创立“人大学”要坚持实践的《浅谈人大代表与本级人大常· 观点卜…………………·,徐 勋[5·。门 委会之间的关系问题》《现在建立人大学是否早了点》……··,………………,··王榴香[4·7〕……… ··,………………赖祖胜〔…  相似文献   

8.
(接第1期)论文《立足全球市场竞争加快国有企业振兴》《辽宁日报》6月2日···~·“一刘振江戚扬等《难点:“钱从哪来,人往哪去”》《东北之窗》第3期······························……戴学章(合作)《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思怨的形成和发展》《大连干部学刊》第1.2期······……戴学章《如何提高我市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水平》《市情研究》第15期························……戴学章《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连干部学刊》第6期·········…  相似文献   

9.
《荀子·劝学》说:“干、越、夷、骆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吕氏春秋·知化》说:“夫吴之与越也,按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于我亦然。”《越绝书·纪策》云:“吴、越为邻,同俗共土。”又说:“吴、越二邦,同气共俗,地户之位,非吴则越。”《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也有类似记载,说“吴与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  相似文献   

10.
“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哲学概念 ,它常与“天命”、“道”、“性”、“德”等相提并论。一些古代思想家甚至认为“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规律。相传为子思所作的《中庸》说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庄子亦说 :“至阴肃肃 ,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 ,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庄子·田子方》)。荀子则说 :“列星随旋 ,日月递 ,四时代御 ,阴阳大化 ,风雨博施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  相似文献   

11.
(作者后面括弧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护青少年不受情 神污染“·····““·““~一“““一··”··”·”····”二彭佩云(1·2)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一李深(1·5)认真指导高中学生学习《邓小平文选》 ·“·“·······”···”···一教育部中学司政治思想教育处(2·2)爱国主义教育要注意向高层次迈进···”····一梅树民(2·3)从实际出发,教育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二’‘“…’···……”·”二“二“二“·一广东莞县石龙中学(2·6)“保护青少年…  相似文献   

12.
.哲学.伦理、启蒙和道德···············……崔伟阴1一1天人之辩:两种相异的传统···……杨国荣1一了试析解构主义的历史内涵······……包亚明1一11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一张颧1一16 “周易热”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兼谈《易经》的逻辑方法 ·’·‘·‘’··…”···················……周山2一20《周易古经》与《易传》“十翼” ······················一王新春徐宇峰2一23柯尔施的总体性理论述评······……薛民2一26追寻智慧·····…  相似文献   

13.
第九讲 我国各民族的习俗和文艺 一、婚姻与家庭 1.婚姻家庭的几种形式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婚姻关系,由于婚姻形成了家庭。婚姻家庭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在原始人群中,人们之间的婚姻关系,最初是没有任何限制的,称为“乱婚制”。这种婚姻并不排除在亲子、兄妹之间的缔结。《管子·君臣》说:“古者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列子·汤问》亦说:“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人大研究》2001,(12):39-43
(注 :括号中圆点前的数字为期数 ,圆点后的数字为页码 )【人大前沿话题】规避依法任免是违法行为利 群 (3· 1)…………从“责成”遭遇反感说开去李两平 (4· 1)…………削减政府不适当的“权力”周士君 (5· 1)…………对立法腐败说“不”刘武俊 (6· 1)…………………红头文件岂能“斗”国法周士君 (7· 1)……………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执行田必耀 (8· 1)…………………………………正确认识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利 群 (9· 1)……人大代表绝非“人微言轻”赵景亮 (10· 1)…………李鹏委员长指出 :进一步推动村民自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苗族的巫术文化以信鬼好巫、多神崇拜为内容,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永绥厅志》上说苗民有七十二堂神,其实,细究起来,还不上这个数。苗族受万物有灵论的影响,认为鬼神无处不有。比如我省榕江苗族认为,人不能生育就是“期者留”鬼在作祟:秧苗长得不好,是“期者牙” 鬼在暗中毁坏;人被溺死,罪责不在于水,而是“西翁”鬼在拖脚。因此为了使一切顺利,就必须借助那些可能与他为善的超自然力中得以保证,或者防范那些可能对他贻害的超自然力以避免灾星。要达到这两个目的,苗族认为非通过巫术不可。  相似文献   

16.
古州考辩     
唐杜佑《通典·卷184·州郡·14》曰:“古州,今理乐古郡,土地与临潭郡同,大唐置古州或为乐古郡。领县三:乐古、古书、乐兴”。同书卷183,州郡13曰:“瀼州,今理临江县”。“贞观中清平公李弘节寻刘方故道开置。”“以达交趾,今州在林之西南,交趾之东北(州界有瀼水),其后或为临潭郡”。 后晋刘(日旬)《旧唐书·志第21·地理4·卷41·岭南道·容管十州》条曰:“古  相似文献   

17.
三苗在已发现的大量殷及西周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中,皆未有。这很可以说明他们在上古时代,本来就不存在。三苗的出现,纯粹是人为的“创制”。 文献中的“苗”最早见于《尚书·吕刑》周穆王说的几段话:“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皇帝袁矜庶戮之不  相似文献   

18.
走出封建的误区——重看中国古代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封建”不是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m  把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m译为“封建” ,是严复的一个误译 ,日知先生有长篇专文对此作了透彻的论述。日知先生指出 :在上古典籍《尚书》、《易》、三《礼》、《春秋》的公羊、谷梁传中皆无“封建”字样。《诗·商颂·殷武》有“命于下国 ,封建厥福”句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两见“封建” ,曰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 ,故封建亲戚 ,以蕃屏周。”曰 :“周之有懿德也 ,犹曰‘莫如兄弟’ ,故封建之。”其意皆指周人的殖民建邦 ,绝不是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m。在欧洲历…  相似文献   

19.
公元1340—1465年,傣族社会出现的麓川政权,有的同志专文论证,认为是奴隶制性质的政权。但我觉得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麓川社会是奴隶制的论者认为,十四世纪以前,“大量史实证明麓川发动战争之主要目的并非掠夺土地,而是掠夺人口和财物”。这些史料就是:《云南志略》:“攻城破栅,不杀其主,全家逐去……”;《经世大典·招捕录》至治初年“镇西路(今德宏的盈江一带)大赕火头阿吾“破石岭寨,杀伤甚众,虐五十人……。”《明实录·太宗  相似文献   

20.
(二)出自百越系统的各族《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即汉、晋以前的“西南夷”地区以属于“夷”和“越”的民族最多。“夷”指的是出自氐羌系统的民族;“越”乃属于百越系统的部落。越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带的古老族群,其分布区域是自东南沿海往西至西南和中印半岛北部一带。公元前五世纪时在今浙江一带建立的越国是越族中的先进部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索隐》说:“越在蛮夷,少康之后,地远国小,春秋之初,未通上国,国史既微,略无世系。”《汉书·严助传》说:“越方外之地,翦发文身之民也,不可以冠带之国法度理也。自三代之盛,胡越不受正朔。”即在春秋以前,越在南方自成一个族群,较之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为落后,被视为“蛮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