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倪静蔚 《学理论》2014,(6):189-190
大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锐,他们与流行文化之间有近乎"天然"的亲缘关系。随着流行文化的盛行,大学生正通过主动接受和被动渗透两种方式影响着思维、观念和精神世界,流行文化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日益增强。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一定的问题,于是,充分发挥流行文化的积极作用,限制与减弱其消极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流行文化加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法改革以促进高校思想教育迈向新的阶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8,(11)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以及社交网络的发展,大数据的兴起在社会各个领域掀起一场全新的信息革命。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的重点课程,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小挑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由受损,数据获得难度大、内容缺乏系统性等。高校要主动迎合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动分析当前已然受到的冲击,探索出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共育、平台有效、内容针对性增强的发展前景。通过培育自主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克服数据内容的片面性、培育专业的大数据技术人员等路径,变被动为主动,克服困境,发挥最大效益,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吉志鹏 《学理论》2011,(22):241-242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接受的程度与接受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一个主体性的障碍。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过程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的认识能力、选择和调控能力以及践行能力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障碍,最后提出了接受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措施,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能力障碍的排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政治性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面貌,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定性。任何离开科学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反映着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政治意志,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而任何离开政治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企图追求人类"共有价值观的教育"只会使我们主动丧失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却正好满足资产阶级政治文化传播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 ,思想政治教育 ,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当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思想政治教育正不断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形势任务变化的要求 ,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之路 ,已突出地摆在了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面前。对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适应…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质性进步的重要措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题性缺失主要体现在被动化学习和功利化学习两方面,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消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主体性意识,思想政治教学模式过于陈腐,没有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等等。文章将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发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主要包括参与、需求、认同、满足几个构成要素,目前阻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瓶颈有"反应—反馈"不畅通、被动获得向主动获得的梗阻未破解、情感触发与技术深层融合未形成、教育资源分布与大学生参与习惯及规律未契合等方面。为此,应驱动大学生网络愿望意见表达、触发大学生情感认同、建构及时反馈机制、促进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等,旨在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提供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8.
当代青年是否具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对此,有的同志认为,正如小学生不可能主动对乘法口诀有兴趣一样,青年也不可能主动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我们完全可以用“棍棒”将青年赶进“天堂”,问题只在于把“棍棒”设计得美观柔软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发展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根本使命,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永恒命题。目的与规律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前提,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基础,交叉与独立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关键,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把政工干部看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把广大职工群众看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认为政工干部是教育别人的,职工群众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这种认识,混淆了思想政治工作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威信。在探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时,有必要对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和客体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1.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环体和介体的情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最明显的非理性要素之一,对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强化或抑制的作用,影响着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信念的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渗透情感教育,使教学客体、介体、环体情意化,激发接受主体积极情感,促进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青年是否具有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观能动性?青年思想教育是否需要以这种主观能动性为必要前提?有的同志认为,正如小学生不可能主动对乘法口诀表产生兴趣一样,青年也不可能主动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乘法口诀表是要强迫学生背诵的,因此思想教育也必须是要强迫青年接受。更多的同志则认为,思想数育的过程是一个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是通过双方发生“共振”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蒋雪莲 《理论导刊》2020,(9):118-122
叙事是人类表达认知和传递经验的一种基本方式,以共同的记忆和情感以及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人们对特定价值观念的认同与内化。叙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具有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日常世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借助象征符号、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能够有效地引导价值认同、调节情感记忆、凝聚社会共识,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种类、方式和发展,实现宏大叙事与微小叙事相统一、旗帜引领与多样叙事相统一、继承发展与活力创新相统一,可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更加合理,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4.
王凌敦  赵渊 《理论导刊》2023,(1):120-125
自媒体的个性化表达、感性化叙事、碎片化传播,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既要在追寻“大我”中绽放“小我”,也要在回应“技术变革”中提升“思想境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视域”回归“现实世界”,在生活体验中充分彰显政治引领和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应通过创新自媒体场域下的话语表达,并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气息和真理力量;加强微观叙事基础上的宏观引导,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举旗定向;聚合碎片化的虚拟网络时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渗透与补位升级;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传播过程与接受机制,聚焦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以实现真理精神、时代特色与生活浸润的和谐统一与内在超越。  相似文献   

15.
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 ,接受这一活动是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基本规律支配的。文章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基本规律及其具体规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紫阳 《学理论》2010,(10):240-24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及发展趋势。其主要规律有:接受主体与教育主体的双主体互动规律;接受主体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辩证统一规律;接受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制约性辩证统一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过程与接受过程相互制约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丁炳正 《学理论》2012,(25):217-218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由于众多因素使然,接受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了接受障碍,我们应当寻求相应化解对策,消除障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顺利进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政治属性与经济管理属性的统一,是政治属性与非政治属性的统一,政治性与学科性的统一。从哲学角度分析,"本质"即事物的根本属性、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2)
新媒体语境赋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崭新的功能,也使其呈现全新的特征。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功能主要有:信息承载与传递功能、主体对话与沟通功能、思想整合与引领功能、行为激励与规范功能、价值辩护与批判功能。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特征表现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一元性与多层次性的统一、主导性与交互性的统一、个体性与族群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内在主动力系统结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居安 《理论探讨》2005,1(2):77-79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内在主动力系统结构问题,有助于从整体上研究、把握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内在主动力,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主体性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