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人民公安》2012,(17):7
9月伊始,学生们陆续回到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每一个孩子会遇见一茬又一茬的老师和同学,但有些人却始终如一,一直陪伴在他们身边——"陪读"的家长们从送孩子进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几乎注定了要为此倾注半生时光。为孩子能上一个好的幼儿园,园门外的大街上,家长们排了一夜的长队;为观察孩子的听课效果,教室窗外  相似文献   

2.
《中国残疾人》2014,(1):7-7
6岁的奔奔先后进入3家不同的幼儿园,都因影响正常教学而被拒绝,在教室加起来时间不满10个小时。作为一名自闭症儿童,他至今无法与同龄孩子一起上学。  相似文献   

3.
潘家永 《楚天主人》2011,(12):32-32
编辑同志:我的孩子读初一,很顽皮,经常被老师批评。一天上语文课时,孩子在教室内做鬼脸、搞小动作,惹得同学们满堂大笑。老师批评他,他竟然和老师顶嘴,老师一气之下把他赶出了教室。孩子上课捣乱固然不对,可他也有受教育的权利,老师不应该把他赶出教室。请问,老师的做法是否侵犯了我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读者栾秀燕栾秀燕同志: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享受  相似文献   

4.
两岁的乐乐从幼儿园一回来,就叫喊肚子疼,疼得在床上打滚。在医院,医生摸了摸,说肚里有硬块,得开刀。俩小时后,医生交给乐乐妈一把灰色扣子,说:“就是它们,在小家伙的肚子里作怪。”乐乐妈既惊且怒:孩子肚里怎么会有扣子呢?肯定是在幼儿园喝汤喝进去的!于是,她去了报社。第二天,报上登出了文章:题目是:《幼儿肚里取出不少扣子,家长怀疑在幼儿园喝汤喝进》。其他幼儿的家长们一看慌了,纷纷抱自家孩子到医院检查。一透视,真把他们惊得目瞪口呆:又有五六个孩子肚里发现了扣子!一时间,事情传得纷纷扬扬,说幼儿园的阿姨把塑料扣子当豆子煮汤给娃…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政府机关幼儿园是陕西省省级示范幼儿园、西安市一级一类幼儿园,不但为省政府机关干部子女提供了良好的入托条件,而且面向社会为广大群众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打造超前园舍他们从有利于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出发,以为幼儿建造一个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环保安全的园舍为目标,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搞建设的格局。建成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教学大楼,标准化的教室、幼儿体能感觉统合训练大厅、绘画室、活动室、科学活动试验台等一应俱全。他们还注重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和园内…  相似文献   

6.
彭杏珠 《台声》2007,(12):31-31
才不过几年前,许多台湾家长纷纷得了英文恐慌症,深怕孩子不懂英文,失去国际竞争力。从幼儿园开始,就砸下重金,月花2万-3万,把小孩送进纯美语幼儿园;小学更是挤破头,就是想为孩子抢得一席私立双语学校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赵雪峰 《当代广西》2012,(20):60-60
给孩子找一个合适的幼儿园,是件让人伤脑筋的事。最近,北京一位家长爆料称,去年他的孩子进入通州哈佛摇篮幼儿园BOBO自由城校区,如今想退学碰到了麻烦。当时园方推荐了一项VIP计划:家长在幼儿园储存一笔30万元的现金,孩子就读  相似文献   

8.
李健轩 《新东方》2006,(11):17-19
幼儿园应该是游乐天堂,但让一群三四岁的孩子学识字、学拼音、学算术,这样的景象,你可能并不少见。最初是许多私立幼儿园有这样的现象,然而现在许多公立幼儿园也加入到这个行列。幼儿园正扮演着小学的角色,让童心未泯的孩子,接受着小学教学内容的教育。有的甚至从幼儿园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突出。所谓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指的是一些幼儿园为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其…  相似文献   

9.
“过去,我们每天要下葡萄地干活,孩子没人照顾,就把孩子带到地里。”鄯善县农民玉素甫·尼亚孜说,“一天下来,孩子成了‘变蛋’,全身都是泥巴,脏兮兮的。可是不带到地里又没有别的办法。”如今,农民们都把孩子送到村里的幼儿园去接受早期教育,家长们就可以放心下地干活了;中午也不需要接孩子,午饭是国家免费提供的;到了下午,孩子们吃完点心,家长们干完农活,接上孩子一起回家。  相似文献   

10.
烙印     
正这一年,孩子6岁,上幼儿园中班。有一天,父亲看到孩子在房间里玩的一个小玩具,以前从没见过。父亲问孩子:"这玩具是从哪里来的?"孩子说:"爸爸,这是我从幼儿园拿的。"父亲说:"儿子,告诉爸爸,幼儿园里的玩具,可以拿回家吗?"孩子说:"不可以。"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中国人不仅把长城造成了世界奇迹,而且把“长城”造在了八仙桌上。毛泽东也称麻将是中国继中医、“红楼梦》之后对世界的第三大贡献。发明于清末民初的麻将,如今已然占据了中国式娱乐的“国粹”地位,受欢迎程度大大盖过了其他两种传统博弈活动——象棋和围棋。好像只要有4个以上中国人的地方,就能找到麻将。  相似文献   

12.
同事小卢的儿子刚刚两岁,最近为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整天唉声叹气。这个外地进京的大学生,在北京“无亲无故”,没有依靠的力量,凡事都得亲力亲为、劳心费神,我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幼儿园铺天盖地,随处可见,按说送孩子上幼儿园,应该一点不难,他何故会因此烦恼?听小卢娓娓道完,始才明白,现在从幼儿园起,教育的恶性竞争已经开始了。家长们根据各自能力的大小,动用各种人际关系,不惜以高额费用赞助,挤破脑袋也要把孩子往“好幼儿园”送。弄清了事情原委,我顿有所悟:原来小卢的烦恼来自于平民和富商官员的钱权PK,像他这样的弱势群体,不烦才怪。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陷入了这样一种竞赛怪圈,我们的教育会离老百姓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3.
幼学感怀     
一群孩子呼呼啦啦跑进这排灰暗的筒子房里。九月初的天光温馨灿烂,带着花朵变成果实前的清香。每个孩子都背着碎花布缝制的书包,这些孩子中有我一个。屋内的世界是陌生的、新奇的。窗户上的板条把阳光撕成宽窄均匀的丝带,起脊的屋顶上挂着塔灰黑色的麻花辫,教室是生产队的马厩改成的,所以弥漫着一股腥臊味儿。我坐在教室的第一排,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近在咫尺,显得非常高大,充满神秘色彩。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课堂时的情景。在我看来,除爱情之外,最刻骨铭心的就是做学生,做学生永远是神圣的、纯粹的,在生命里闪着独特的光彩。童年时期的学校是流动…  相似文献   

14.
一、老师勤沟通,家长善改变在幼儿出现各种问题时,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发现,大多在学校表现出自私、任性、霸道性格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在谈到家教经验时模棱两可,父母双方在家中的地位认识不清。有些权威型的家长牢牢把控孩子的每一件事情,而把幼儿园当成一个出钱临时看护的场所,往往独断专行,认为家园合作是没有必要的。尤其现在幼儿园的教学效果想要长久保持深远而稳定的影响,都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比如材料准备、活动延伸等。在家园工作中,教师应该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5.
6月26日上午11时,云南省昭通市幼儿园。此时,这里像往常一样宁静祥和,但谁也不会想到,罪恶即将到来。这时,一辆水车驶进了幼儿园大门,在门卫值勤的是昭通市昭阳区保安服务公司的保安员蒋忠军,他准备按规定对水车进行登记、放行。他刚一抬头,忽然发现有个人骑着三轮车跟在水车旁边溜了进去,那人猛地骑车到教学楼门口,然后蹲在树下从三轮车里拿出几个装着无色液体(后得知是汽油)的玻璃瓶,并举起一个瓶子砸烂了一层教室的玻璃窗。这一切都是转瞬间发生的事情,蒋忠军一看,觉得情况不好,马上意识到:有歹徒要伤害孩子!“决不能让孩子们受伤害!”蒋…  相似文献   

16.
风为裳 《中国减灾》2011,(9X):55-55
<正>那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初夏午后。北川县一所幼儿园的孩子们睡午觉醒来,发现老天在发坏脾气,风很大,刮得小树东倒西歪的。但这丝毫没影响孩子们的情绪,唱歌、做游戏,笑脸花一样在幼儿园里四处绽放。谁也没想到一场灾难正悄然到来。小女孩在领唱老师新教的儿歌,简单的弦律响彻整间教室。就在那一刻,教室突然成了游乐场里的海盗船,摇来荡去,还没等孩子们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压到了黑暗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的门前,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训斥自己的孩子,她以女性的敏感似乎听出了那位年轻母亲的不满和忧怨来,并不单是针对那个不懂事的孩子。她能理解同龄女性的情绪,她也属于情绪型的人,刚才这一幕已把她感染得郁闷起来……  相似文献   

18.
于培建原在山东烟台港务局工作,并已结婚,有了可爱的孩子。1991年10月25日,他不慎从自家平台上摔下来,脊柱神经严重摔伤,留下了左腿拐瘸的终生残疾。船漏又遇顶头风,妻子不愿和一个穷苦的残疾人一块生活,带着孩子离地而去……于培建的命是够苦的,但他不向命运低头。他不能干体力活,就尽其所能为社会服务。本村原有一座幼儿园,可由于幼儿教师因为工资太低,就隔三差五放假,特别是每到农忙季节,就干脆不上课,渐渐地幼儿园便停学了,村里的孩子成了满街跑的“野孩子”。赋闲在家的于培建,主动把几个邻居的孩子照顾起来,教孩子识…  相似文献   

19.
李禾 《同舟共进》2020,(4):27-29
2019年,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热播。导演周轶君实地走访了日本、芬兰、英国、印度等地,用摄像机带我们看到了其他国家孩子的童年。其中有一集拍摄的是日本孩子。在那一集里,出现了一家位于东京都立川市,名叫“藤”的幼儿园。让人颇为吃惊的是,这家幼儿园虽然设施不先进,招生人数也不多,教育理念也不算前卫,但在很多人心中,却是“世界上最好、最酷的幼儿园”。  相似文献   

20.
姜波 《中国减灾》2011,(19):54-55
2007年3月21日,某幼儿园一名四岁的孩子因为吃包子时受惊吓发生哽噎,结束了幼小的生命。事发当天上午11点左右,某单位幼儿园的餐厅还没到开饭时间,三个孩子不知怎么窜到了餐厅。看到桌上摆着一盘盘香气诱人的小包子,其中一个孩子禁不住抓起一个包子就往嘴里塞,这时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