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秋季以来,安徽、河南、河北、江苏等省灾区和非灾区的农民、复员军人和乡、社干部盲目外流的现象相当严重,流出的人口一般奔向各大城市和工业建设重点地区。流入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的人口数量最多,共达8万余人。各大城市和工业建设重点地区,对流入的人口虽已设法容纳安置,但容量有限,目前还有大量人口无法进行安置,而流入的人口却在不断增加。为了防止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的现象继续发展,特作如下指示:  相似文献   

2.
今年秋季以來,安徽、河南、河北、江苏等省灾区和非灾区的農民、复員軍人和鄉、社干部盲目外流的現象相当嚴重。流出的人口一般奔向各大城市和工業建設重点地区。流入陝西、甘肅、新疆等省区的人口数量最多,共达八万余人。各大城市和工業建設重点地区,对流入的人口虽已設法容納安置,但容量有限,目前还有大量人口無法進行安置,而流入的人口却在不断增加。为了防止農村人口大量外流的现象继续發展,特作如下指示: 一、灾区应当加强对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員和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們認清只有生產  相似文献   

3.
1956年12月30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各地正在贯彻,工作有了一定进展。但是目前还有不少地区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现象不仅没有得到制止,并且有些地区还日趋严重。外流人数最多的有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广西等省,多数是流往西北和东北的工业建设基地,一部分流入邻近灾区的大城市。在外流的人员中,多数是青壮年,而且有乡、社干部和党团员,致使当  相似文献   

4.
去冬今春曾有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虽经各地分别劝阻和遣送返乡,但是还没有能够根本制止。今年入秋以来,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等省又发生了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现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农村人口大  相似文献   

5.
现在将内务部关于灾区农民盲目外流情况和处理意见的报告以及国务院对这一报告的批示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切实贯彻执行。根据各地报告,目前外省农村群众流入我省的约有15,000余人,其中以安微省为最多,湖北、浙江省次之。另外,我省部分地区也发生部分灾、农民流入本省各城镇或其他县、区的现象,据景德镇3月底统计,全市外地流入人口有3,976人。九江市最近调  相似文献   

6.
据四川省、天津市人民委員会报告,和內务部綜合河北、黑龙江、南京等省市报告: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12月18日發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后,各地在执行中發生一些問題:(一)有些乡、社干部对回乡人員不积極安置,甚至在戶口、口粮、入社等問題上給予各种阻难,致使他們又复流入城市;(二)有些地区把在农村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0-2010年相关数据分析,中部地区是人口净流出区域。分析其经济增长变动情况及特点,发现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运用有效劳动模型分析中部地区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省外流入人口的贡献率很小;通过与北京、上海、广东比较,得出中部地区净流出的不仅仅是人口,而且是财富。因此,要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必须防止人口过度外流,并吸引人口流入特别是外流人口回流。  相似文献   

8.
目前灾区情况一般还好,但春荒正在发展,在有些地区发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逃荒,闹事。逃荒人中多数是青壮年,不少是乡、社干部、党团员,这就不但影响各大城市和工矿区的社会秩序,而且更重要的是使灾区农业生产因劳动力出走而不能正常开  相似文献   

9.
1956年12月30日國务院發布的关于防止農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各地正在貫徹,工作有了一定進展。但是目前还有不少地区沒有引起应有的注意,農村人口盲目外流的现象不僅沒有得到制止,并且有些地区还日趋严重。外流人数最多的有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廣西等省,多数是流往西北和东北的工業建設基地,一部分流入鄰近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关于做好灾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和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抗洪救灾工作的重点将转到灾后重建上来。做好灾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和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对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地区和部门特别是灾区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通力合作,抓好落实,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工作。同时,要总结近几年工作的经验,做好组织民工有序流动的工作,防止灾区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集聚了大量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主要的人口流入地。人们进城之后就要解决住宿问题。此外,大城市的市民因为工作变动、子女择校等原因,也有大量的租房需求,这就给房屋中介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但是,由于住房租赁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导致出现群租房屡禁不止、租房押金纠纷、违建出租等问题。英国作为世界上率先实现城市化的  相似文献   

12.
我省部分地区入春以来先后发生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现象,尤以常德、湘潭两专区部分县较为严重。据湖北省民政厅来信:湘潭、宁乡、岳阳、沅江四县流入到该省蒲坼县的达2,900多人。澧县仅据8个乡摸底,外流的却有1,200入;安乡也有800人,华容一个乡(终南乡)即有187人。两个专区盲目外流人数约在5,000人以上。在外流人口中,据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一批批流动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涌入富裕地区.人口的流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交通运输、服务行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刺激了流入地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对人口外流问题缺乏宏观管理,人口流入城市、流入富裕地区一时失控,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流浪儿是流动大军的一大组成部分,他们带着不切实际的奢望和游懒的习气在街头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城镇化政策过去一直强调大力发展小城镇,限制大城市的人口增长。而现实结果却是许多中西部的小城镇建得很漂亮却无人去,而京、沪、广、深等大都市外来人口却愈来愈多,导致房价飚升,交通堵塞。其实这是错位的城镇化政策导致的结果。应该顺应现实中人口一直要往大中城市、超大城市流动的现象,充分挖掘这些大都市的发展潜力,让他们在这些城市安置下来。未来中国的城镇化方向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灾区情况一般还好,但春荒正在發展,在有些地区發生比較突出的問題是逃荒,闹事。逃荒人中多数是青壯年,不少是鄉、社干部,党团員,这就不但影响各大城市和工礦区的社会秩序,而且更重要的是使灾区農業生產因劳动力出走而不能正常开展。个別的鬧事已經發生。这就值得有灾各省特別注意。防止春荒的發展,对爭取今年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5月17日,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明确提出万州要围绕以下六大重点工作抓好第二大城市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百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突出特色建设库区现代产业高地;□大力构筑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提升区域性公共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库区对外开放门户。这六大重点工作为第二大城市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万州以"五个重庆"为抓手,迅速掀起了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高潮……  相似文献   

17.
《广东民政》2010,(4):38-39
广州市地处祖国南大门,战略地位重要,驻军较多,接收安置任务较重。广州市又是一个经济发达、气候宜人的大都市,接收安置的军休干部也在逐年增多。从1984年至今,全市共接收安置军休干部和无军籍职工共8624人,接收安置人数居全国大城市前列。目前,全市有28个军休所,4个军休服务点。  相似文献   

18.
赵亚 《重庆行政》2014,15(5):35-36
正小城镇不仅是承接农村人口转移、联系大城市和大农村的重要枢纽,更是控制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的一道"防洪闸"。因此,完善小城镇各项社会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农村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纽带"和"闸门"作用,有利于促进大城市、小城镇、大农村三者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居民聚居点、小城镇、大城市转移的势头不减,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态势不错,但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老龄化正加速发展,其负面影响正日益显现,老龄化压力在东部大城市尤其严重,而劳动人口向大城市的流动舒缓了大城市的老龄化压力.伴随人口流动,大城市向农村和中西部人口输出省份反向输出了老龄化压力,同时,随着财富向大城市的转移,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可能加剧.对于这样一个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应持肯定态度,因其符合规律与现实.为舒缓老龄化进程与压力,立足有利于人口迁移及地区发展均衡,应改变人口生育政策;建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补偿机制;教育体制也应相应调整,并期待更多善待城市新移民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科教优势地位突出,拥有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总量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超过上海、广东和江浙等沿海发达地区,不失为人才大省。近几年来,人才大量外流的现象十分严重,从而造成生产一线能直接创造生产力和带来经济效益的企业科技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企业家经营型人才短缺。1995年以来的10年间,我省每年流出的人才都是流入的3倍以上,高层次人才外流特别是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外流十分严重。近几年全省从境外、省外共引进硕士学位和副高职称以上优秀人才253人,但同期从省内流失的优秀人才约3000人,流出与流入比例为12:1,呈严重的逆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