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4年鲁迅13岁的时候,他的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为在"高考"中为自己的儿子和亲友舞弊,被光绪皇帝判处"斩监侯"。在省城监狱度过七个春秋,到1900年刑部大赦,才得以出狱。鲁迅祖父的下狱,再加上父亲的牵连病故,使周家彻底破落。这一  相似文献   

2.
劳骥 《前线》2011,(8):57-57
少时听过“连升三级”的相声,名家刘宝瑞的代表作。段子说的是:目不识丁的张好古,凭家里有钱,借奸佞魏忠贤势力中进士、当翰林,又由糊涂皇帝朱由检给他“连升三级”。故事生动有趣地揭露了封建官场的黑暗,让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相似文献   

3.
杨士奇,明代湖南湘阴人。早年孤,家境十分贫寒。幼年读书发奋,学成后授徒自给。明建文年间中进士,入翰林,官至左春坊大学士。永乐初成祖继位,授官殿中御史。后来历经五朝,  相似文献   

4.
从1951年到1981年的30年里,我国邮电部先后发行了五套纪念鲁迅先生的邮票,显示了这位文化伟人独一无二的地位。方寸中的鲁迅大都神情严肃,惟有在纪念鲁迅百年诞辰的“J.112”的第二枚“晚年时期的鲁迅”才有了笑容。的确,永不休战的鲁迅难得一笑,于是鲁迅微笑的照片越发难得越发珍贵了。在历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上,这套《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资料里只有设计人张克让的名字。我曾于1995年在《人民摄影报》、1997年在《集邮》杂志上两度在文中提及“微笑的鲁迅”本是一幅历史照片,按例应该标出原摄影人的名字。在我的印…  相似文献   

5.
夏芯 《廉政瞭望》2016,(4):74-75
正晚清翰林李榕是一个命运大起大落的人。他33岁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与李鸿章、李元度、李眉生同出名臣曾国藩门下,合称为"曾门四李"。49岁累功升至湖南布政使,达到仕途高峰,然而却在捐输政策上得罪地方豪强遭诬告,两年后被罢免官职。  相似文献   

6.
笨拙的行贿     
习骅 《党员文摘》2023,(2):59-60
1 1893年农历除夕,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接到消息,他的母亲去世了。周福清急忙赶回绍兴守孝。这天,他家的几个亲戚来找他。原来,这年秋天全国要举行乡试,亲戚们打听到,浙江乡试的主考官是殷如璋一周福清的老同学。亲戚们为了孩子们的前途,苦苦哀求周福清,然后拿出一张一万两的银票给了周福清。  相似文献   

7.
江村,地处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黄山东侧的旌德县白地乡,距旌境205国道两公里,现有人口2300人,是个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村。这儿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这儿的名人很多,历史上如明孝子江文昌、进士江文敏,清京城九门提督、当过14天代国务总理的江朝宗,清进士翰林编修、贵州思南知府江志伊,民国时期社会党领袖江绍铃、著名学者江绍原等。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出现了革命烈士江上青,解放后,又出现了著名数学家江泽涵,经济学家江春泽,中国农科院院长江泽慧,江洋涵的胞妹,胡适夫人江冬秀……江氏族人跻身历代仕官的文职官员达80余人,武职31人,明清两朝进士19人,民国初年又出博士、学士17人,真是名家荟  相似文献   

8.
记得,毛泽东同志曾要求领导干部“读点鲁迅”。我理解,读点鲁迅,主要是读点鲁迅杂文。我还觉得,鲁迅杂文固然要读,而其他人的杂文,例如眼下报刊上时常发表的杂文,以及现当代人的杂文集等等,也该读一读。领导干部多读点杂文,从哪方面讲都是无害而有益的。杂文的主要特点是开展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其矛头所向自然是假、恶、卫之类。所以人们将杂文比作匕首、投枪、银针、解剖刀,是很恰切的。杂文瞄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假、恶、丑,区别对待,加以抨击,“使不是东西之流缩头”,使有毛病的入改邪归正。其实,在很务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杨士奇,明代湖南湘阴人。早年孤,家境十分贫寒。幼年读书发奋,学成后授徒自给。明建文年间中进士,入翰林,官至左春坊大学士。永乐初成祖继位,授官殿中御史。后来历经五朝,担任内阁要职,位高权重。然而他是明代有名的廉吏,亲民爱民,一生清贫。永乐初年浙西发大洪水,杨士奇奉命巡  相似文献   

10.
1936年10月19日早晨8点,当32岁的青年作家巴金按照事先约定兴冲冲地带着两位好友、青年作家曹禺和靳以来到位于上海四川北路大陆新村9号的鲁迅寓所时,不料鲁迅先生已在两个多小时前溘然长逝了。巴金顿有天塌地陷之感,他陪着鲁迅夫人许广平肃立在床边,悲痛欲绝,涕泪长流。在泪眼朦胧之中,与鲁迅亲密交往两年多的一幕幕往事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1.
车出广安市,沿大道西行十几里,便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故里——协兴镇牌坊村。何为牌坊村?据说明末清初时这里出过一个翰林,全村老百姓便为,他立了一个牌坊,这位翰林姓邓,故而这个村庄又称“牌坊邓村”。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木刻界,也无论是鲁迅研究界,都很少有人提及北平木刻研究会,仿佛这个组织根本就不存在,也似乎与左翼文艺运动、与鲁迅,没有丝毫的关系。其实,北平木刻研究会是我国北方的第一个木刻社团,它在北方左联的指导和鲁迅的影响下,为推动我国北方的木刻运动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10,(11):59-60
<正>郭双林在9月3日的《人民日报》上介绍:张学良究竟何时对鲁迅的著作发生兴趣,至今尚无人提及。就目前所知,他至晚在1941年就已经在  相似文献   

14.
苏轼(1037-1101),宇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为文纵横恣肆,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诗歌题材广阔,清新雄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风豪迈,以诗入词,是豪放派代表人物.工书善画,在书法史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相似文献   

15.
郑板桥在潍县任县令的时候,逮捕了一个名叫“地头蛇”的恶棍。恶棍的伯父和舅舅急忙到县衙讲情。他俩一个是告老还乡的员外,一个和郑板桥是同科进士,仗着自己的“面子”,带着好酒好菜连夜登门。郑板桥一见他俩这来头,心中已明白了八九分。三人一边喝酒,一边叙谈。郑板桥今天格外安闲,一会儿从华山的樵夫讲到渭水的渔翁,一会儿又从扬州的竹林,讲到泰山的寺院,讲得津津有味,只是不提公事。员外和进士却沉不住气了,一面随声附和,一面盘算着如何开口……进士出了个点子要行个酒令。郑板桥满口答应说:“请年兄出个题目吧。”进士指…  相似文献   

16.
《党的文献》2004年第3期发表了陈福季《鲁迅托人向延安送过金华火腿吗?》(以下简称"陈文")一文,对笔者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发表的《董健吾与董维键不是同一人--对〈陈云年谱〉一条注释的考证》一文中所提及的鲁迅曾托送金华火腿慰问时在陕北的中共领导人的史实提出质疑,并作了否定的判断.笔者以为,这一结论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7.
姬建民 《党课》2013,(15):102-103
近与街巷群众闲聊,提及在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都认为扫除“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党中央把准了脉、瞄准了病,点到了要害上,十分期盼和拥护。但也表示,要真抓真扫,千万别走了“过场”。  相似文献   

18.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当时海内外人士纷纷撰联以示哀悼。蔡元培的挽联是:“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鲁迅逝世时,郭沫若身在扶桑,他送了两副挽联,其中一副是:“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双星”指高尔基和鲁迅两位文坛伟人,先后去世仅隔4个月。另一副挽联是:“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正当姚克与埃德加·斯诺在鲁迅指导下致力于编译《活的中国》时,得知鲁迅逝世噩…  相似文献   

19.
正翰林街道党工委以脱贫攻坚为总揽,坚守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打造"给力翰林、实力翰林、活力翰林"新形象。一、树"经济培育标杆",建设发展新业态一是借脱贫攻坚发力,采取"招商引资+集体入股+村民入股"的模式,以资本为纽带将集体、村民和企业利益紧密链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营造翰林宜业环境。二是聚焦"三变"改革,强化产业能力引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真伪     
舒展 《唯实》2001,(5):69-70
1928年春,鲁迅收到一位女大学生马湘影的来信,说年初在杭州孤山承蒙先生允许,给我经常通讯并指导……鲁迅当即回了一信,说我已十年没到杭州去了,孤山见面一事,纯属子虚乌有。鲁迅又托住在杭州的青年作家许钦文打听,才知道是有一个姓周的人,在城外教书,自称“鲁迅”,说他作过一本《彷徨》,销行八万册云云。 这段冒充鲁迅的历史轶事,最近在电视连续剧《鲁迅与许广平》中播出了。情节有点变动:鲁迅和许广平站在假鲁迅院外土墙边,听他如何陶醉自吹。他俩淡淡苦笑,一走了之…… 这个骗子属于“小儿科”,鲁迅并没有愤怒揭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