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美主要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法规黄红珠8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国家进行了广泛的贸易改革,其宗旨是促进出口,取消或减少各种进口限制.本文将拉美几个主要国家的现行贸易法规简要地归纳如下。阿根廷1.出口贸易政策(1)主要出口优惠。政府采取一系列补贴政策来消除汇...  相似文献   

2.
90年代 ,秘鲁开始进行贸易改革和政策调整 ,主要内容包括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简化税率 ,取消汇兑控制 ,实行统一浮动汇率制 ,取消国家的贸易垄断 ,取消出口税和出口量的限制等。与此同时 ,秘鲁积极实行对外贸易关系多边化政策 ,对安第斯集团的政策进行调整 ,努力加强与美洲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 ,扩大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经贸往来。秘鲁的贸易改革和开放及其对外贸易关系的发展 ,大大促进了对外贸易 ,刺激了经济增长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如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 ,一些工业部门受到强烈冲击等。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对整个经济政策甚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80年代墨西哥外贸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影响杨西80年代,墨西哥陷入以债务危机为标志的经济危机。为了克服危机,墨西哥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外贸制度改革是经济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改革不仅对墨西哥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拉美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4.
从上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 ,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向着以自由市场为基本特征的外向型经济转换 ,贸易自由化是这场转换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市场的开放给拉美地区经济增长带来了活力 ,使拉美成为世界上的新兴市场之一。拉美国家也在不断地总结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 ,在解决新问题中把贸易自由化向前推进。目前它们正与北美国家一道致力于 2 0 0 5年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一般而言 ,美洲贸易自由化给拉美国家带来的利益会小于北方国家 ,负面效应却会大于北方国家。不过 ,美洲贸易自由化从长远来看显然符合拉美国家的利益 ,可以说是未来拉美地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及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早,涵盖面宽,对社会的稳定发挥过重要作用,一度受到西方国家的推崇。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战后以来,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遇到困难,社会福利过滥产生的弊端开始显露出来。70年代末英国开始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目前改革仍在继续。深入了解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四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康发展无疑有一定借鉴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及内容英国的社会保障起步较早。16世纪英政府便在教会慈善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并以1601年的《伊丽莎白济贫法》为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促进制度变迁的动力除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股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力量之外,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及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也极大地推动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变迁。本文探析经济全球化下东南亚国家经济制度改革与变迁的诱因,并以新加坡和菲律宾的贸易体制改革与变迁为研究案例,勾勒东南亚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与变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遭遇人口与经济的双重危机,俄罗斯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内容是由单一的现收现付制度转变为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尽管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对储蓄率、消费率、投资率等宏观经济指标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从总体来看,俄罗斯已经建立起了基本适合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论东南亚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勤 《南洋问题研究》2005,114(1):15-25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各国加快了贸易自由化的步伐。各国大幅降低关税水平,减少非关税壁垒,使之关税水平和结构呈现新的变化。东南亚国家贸易自由化推动了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提升了货物与服务的世界市场占有率,促进了产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的出口贸易、劳动生产率和最终收入的增长,从而成为国内经济增长的引擎。在世界性和区域性贸易自由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东南亚国家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将有所加快。  相似文献   

9.
香港经济腾飞之迷战后香港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战后初期,香港还只是一个贸易转口港,50年代期间由贸易转口港逐步转变为加工出口贸易港,60年代经济开始起飞,70年代经济向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重要贸易、金融、交通、旅游和信息中心,80年代...  相似文献   

10.
陈建宁 《东南亚》2005,(1):44-49
20世纪80年代以来,菲律宾进行了四次关税改革,在降低税率和结构优化方面都走在东盟国家的前列。本文主要回顾这四次改革的历程,并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的评析。一、改革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菲律宾关税制度改革的动力,一方面是应对国际组织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发展战略调整的需要。(一)来自国际组织的压力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和世界市场的剧烈变动,一次产品的贸易条件恶化,菲律宾依赖初级农矿产品出口的贸易结构受到很大冲击。①加上菲律宾自身产业政策的失误,国际收支恶化,欠下了大量外债。为了获得国际组织的资金…  相似文献   

11.
一、越南国有企业的发展简况越南现有的国有企业,或由国家部门经营,或由省级政府经营,大约于1960-1970年间由北越始建,到1975年以后(南北越统一),才扩大到整个国家。国有企业在越南民主共和国时期(1956-1975年)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时期(1976一1985年)都起过重要作用。国有企业的主要活动集中于工业、建筑、贸易和服务领域(见表一)。80年代后期,越南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精减和改革,国有企业数量开始不断减少。根据1990年1月1日的官方统计,越南当时的国有企业有12,297家(注:这里所说的国有企业也包括非公司的经济机构,…  相似文献   

12.
韩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从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建立的 ,80年代养老金的覆盖范围得到扩大 ,9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韩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缴费制的社会保险方案 ,由国家承担最后担保的责任。韩国的国民养老金覆盖率明显高于中国 ;韩国老年人的社会经济保障收入来源是多渠道的 ,中国应该向多渠道的社会保障途径发展。但是 ,韩国养老基金的来源也受到了挑战 ,社会保障费用迅速上升给韩国的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社会保障正遭遇财政危机 ,这是我国需要汲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70年代起,智利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多年来,经过危机—调整—再危机—再调整的过程,智利的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不断成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通过与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智利形成了一个广泛的自由贸易网络,使智利成为连接亚洲、欧洲和美洲大陆的桥梁。2005年11月智利与中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是智利改革和开放政策的继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俄罗斯,必然注重各项制度的破旧立新。这一工作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就开始进行,然而,经济、政治、内政、外交每一步的变革,往往都伴随着激烈的争论,会遇到种种曲折和反复。这说明,改革旧制度,创建新制度,决非易事,不可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5.
实施货币局制度的背景货币局制度作为一些欧洲宗主国在海外殖民地发行货币的方式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国家的独立以及凯恩斯主义的盛行而逐渐被中央银行制度所取代。然而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新自由主义逐渐取得支配地位 ,货币局制度又开始为一些国家所采用 ,阿根廷就是一个显著的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深刻影响阿根廷发展道路的关键因素有两个 :一是 1 976年的军事政变 ,二是所谓的 1 989年“经济政变”。前者建立了残酷的军政府统治 ,并开始了旨在放松对经济部门控制的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包括…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俄罗斯转轨期间汇率的实际数据和汇率制度的安排,对俄罗斯外汇制度的改革进程进行分析,并且讨论不同阶段进行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以及汇率改革后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俄罗斯汇率制度自由化改革,首先是实现经常账户自由化,然后实行资本账户的自由化。俄罗斯汇率制度的安排,也从开始的不可兑换到国家内部可兑换,然后发展到“汇率走廊”制度。在“汇率走廊”制度不再满足需求后,俄罗斯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最后,在经济好转和外汇储备充足的情况下,俄罗斯实行了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我们认为俄罗斯的汇率政策选择应该更多地参与区域与国际协调,这样才能更好地应付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中期,智利开始实行外贸制度改革。经过近20年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智利的外贸制度作为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一部分,与其他政策配套,已能够比较自如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并对调整本国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一、改革前的外贸制度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后,智利开始实行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以替代进口消费品,并逐步形成本国工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 80年代 ,拉美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 ,其中国有企业转制成为这一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智利早在 7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并在 80年代基本完成国有企业的体制转型外 ,拉美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在 80年代后期逐渐进入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的高潮 ,而后大致用将近 1 0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国有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改革。拉美国家的政府随之实现了由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向监管者的转变 ,其政治和经济体制也相应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由于拉美国家的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主要面向私人资本 ,因此人们习惯将这一改革称之为国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政策在南共市国家的适用性。南共市是由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巴拉圭和委内瑞拉组成的一个区域性贸易和关税联盟,其成员国主要实行旨在保护本国工业的进口替代政策,来自共同市场外部的商品被征重税。中国在启动经济改革、实施贸易自由化和引进外资之前,其经济增长率低于多数南共市国家。自1979年开始实施几项重大经济改革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近年来已跻身全球经贸大国之列。20世纪9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改革建议和"华盛顿共识"对南共市国家的经济产生了负面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南共市国家注意到中国惊人的经济增长,开始将中国视为经济榜样。分析表明,中国许多经济政策都适用于南共市国家,诸如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建立出口导向型经济、增加自主创新投入等。只要南共市各国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步骤,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智利的对外贸易新战略杨西智利是拉美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国家。早在70年代它就开始改革进口替代模式,单方面大幅度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积极促进出口。20多年来,智利对外开放的政策不断巩固和完善,外贸成为本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进入90年代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