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9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明确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个人信息买卖行为本应该有所收敛,事实情况却是个人信息买卖行为以更加隐蔽的形态出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应得到法律人更为重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李颖 《法制博览》2023,(15):36-38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人类信息实现高度共享,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看病就医都需要采集个人信息,大量的个人信息被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机构所掌握,致使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一些个人信息在本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违法分子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因此,为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国家应落实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公民个人也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本文针对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对如何突破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困境进行探讨,以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促进数字经济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昕悦 《法制博览》2023,(11):39-41
信息的交互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信息安全遭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为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路径。而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持续推进过程中,如何确保公民个人的信息安全,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并对违法犯罪分子实施应有的处罚就成为了务必要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拟对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展开具体研究,分析如何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力度,以期更好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序和稳定。  相似文献   

4.
王疏桐 《法制博览》2023,(27):81-83
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互联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数据信息并实现自由交流的重要平台。而在更加宽松的共享信息平台中,各类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现象屡见不鲜,这也让公民的个人隐私合法权益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侵害和影响。目前,我国关于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立法工作仍然在逐步地探索过程中,希望能够针对海量数据信息背景下公民的个人信息加大保护力度。2009年,我国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正式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作为《刑法》中一条新增罪名。2020年,《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也正式发布,但考虑到该类犯罪行为在我国的刑法体系中强制性法律规范较为缺失,也出现了入罪标准定义不统一等多方面的缺陷问题。因此,进一步探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犯罪的刑法保护方案,也成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关键切入点。本文主要分析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具体要件,并且就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性的刑法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保障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刑法司法解释对个人信息保护范围的扩大化规定具有刑法解释扩张化的倾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保护的核心法益是个人信息人格权中的信息自决权,个人信息自决权包括个人信息公开的自决权以及个人信息使用范围自决权,不具有可识别性个人信息不在个人信息自决权的法益保护范围之内。司法解释对不具有可识别性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目的主要是对抽象的公共利益的保护。司法解释将不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信息纳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个人信息的范围既容易导致刑法的立场不明确,不利于保障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也不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保护个人信息的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现在正处于信息化时代、网络时代,面临严峻的挑战。个人信息的保护在我国同样不容乐观,大量个人信息被窃取或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并予以出售、非法提供,使得公民的权利尤其是隐私权被严重的侵犯,扰乱社会秩序。本文首先探讨个人信息的定义,阐述我国现行刑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现状,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中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两者的确立需求、意义、创新点及制约因素的研究,使公民能够清楚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及原因,更好地防止信息的泄露.同时呼吁公民勇于与不法行为作斗争,使公民树立和增强维权意识,清楚个人信息泄...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应用程序(APP)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与此同时,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也日益凸显,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APP用户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问题,分析现行法律框架下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确保APP用户的个人信息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收集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行为却也日渐加剧,人们的个人信息权益容易遭到侵害,却无法很好地应对或抗衡.当下应发挥出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作用,这是公民寻求帮助的重要途径,可以对个人信息权益进行有效保护,同时应降低个人诉讼成本与取证难度,切实提高公民的维权效率.本文对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检...  相似文献   

10.
金光辉 《法制博览》2022,(15):117-119
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依法高效打击涉公民个人信息相关犯罪活动,"两高"出台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但对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如何认定,依然存在分歧.本文从公民个人信息在刑法层面的保护、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罪的认定难点、司法工作人员侵...  相似文献   

11.
许虎军 《法制博览》2023,(12):106-108
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仅有助于全面维护公民的个体利益,并且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有积极的维护和促进作用,加强公民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相关课题研究,还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公民个人信息权属研究入手,对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袁峰 《法制博览》2023,(15):163-165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现代生产生活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诊断、智慧教育、金融投资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带来高效率和便捷之时,个人信息侵权问题越发严峻。由于智能机器需要巨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喂养训练”,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泄露、滥用等侵权案件刺痛大众敏感神经。实践中由于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宽泛、公民个人诉讼举证难、侵权主体难确定、企业数据合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通过明确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范围、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适用规则、探索个人信息侵权的惩罚性赔偿、立法为主企业合规为辅协同治理,探索强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新措施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当今网络信息的发展的同时,更加不可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公民网络信息泄露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更有甚者利用获取的公民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公民的隐私权和财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我国现在关于公民网络信息保护在立法、执法以及法律监督方面并不完善。有鉴于此,将公民网络信息保护作为探究对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居 《法制博览》2023,(24):109-111
党的二十大指出,需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近年来,电信诈骗、网络诈骗频发,归根结底是因个人信息被大规模收集、倒卖,检察机关通过提起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能够有效遏制滥用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也为检察机关提起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个人信息检察公益诉讼保护仍然面临许多障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个人信息检察公益保护的必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公民个人信息检察公益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志方 《法制博览》2023,(10):34-36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都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技术的普及是一把双刃剑,尽管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人们的个人隐私也越来越容易被泄露。只要使用网络,个人信息暴露的情况就会存在。而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漏洞、管理缺陷或人为故意造成个人隐私被非法使用的概率就非常高,这对我国的隐私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我国既要在司法上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还要在公法领域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进行探讨和研究,如此才能进一步制定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于我国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让我国公民能够更加安全地使用网络。而本文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桑莉莉 《法制博览》2023,(29):46-48
信息时代,网络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与此同时,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现象愈发严重。因此,应当加强和完善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体系建设。本文解释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接着分析了非法收集、销售和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建立监管制度和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等四种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对策,旨在提供对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以期为今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可 《法制博览》2015,(8):10-12,9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我国在2009年3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中开始设立的,2014年10月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对这一罪名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虽然修改后的新规定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信息罪还不是很完善,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如"情节严重"认定的具体标准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加以明确。本文将对《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中关于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新规定进行分析,并对本罪中"情节严重"的认定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祎  石文菲 《法制博览》2023,(15):70-72
隐私与个人信息的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二者进行区分,分析了在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在对相关利益进行权衡的基础上,确定社会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同时还提出,要重视对公民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能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由,完全忽视对公民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应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19.
在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尤其普遍,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更加注重个人信息与社会信息的保护,明确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由于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比较模糊,导致在信息时代难以推进数据保护工作的开展,加之各种媒体以及后期软件平台中的数据,都会对个人信息加以跟踪和记录,导致信息数据泄露比较严重,影响了数据信息的保护。此外,在民法中对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具体细化部分没有具体的要求,无法对个人信息做出有效区分,影响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推进。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的保护现状问题开展分析,希望提出有效实现个人信息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个人信息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出现的新词汇,其蕴含的社会价值不容人们忽视。近年来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发生的侵犯人格权、隐私权等案件日益增多,而由于我国相关立法的滞后使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出现空白。本文即通过对个人信息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