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有忠 《法制博览》2022,(14):33-35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社会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公民个人隐私信息会在大数据系统当中进行收集、分析、管理、储存和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公民的个人隐私信息就会面临着被二次利用的风险,这可能会对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为了维护广大公民的隐私权,必须要从法律制度、保护机制方面入手,确保公民...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法制观念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权的保护。论文对隐私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隐私权的两种保护形式,并对我国的隐私权民法保护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健全隐私权民法保护的立法制度思路。  相似文献   

3.
个人享有独处和隐私的权利,作为人的基本需求,其实现和保护必须在社会经济结构的范围内进行。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平台的普及与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可能性。但也为个人隐私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往,隐私权保护主要针对物理空间和私人领域的保护,在数字时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私人领域和物理空间的边界,个人的隐私已经不再局限于家庭、工作场所,而是扩展到了数字平台中的线上世界,使传统的保护方式难以适应数字平台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研究数字平台中隐私权保护问题,分析现有法律理论和规则的适用性,并提出对数字平台隐私权保护的新模式和新规则,以促进数字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人隐私权益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4.
张文克 《法制博览》2022,(10):17-19
大数据背景下,大数据与生物多样性法治保护存在紧密联系.大数据在生物多样性法治保护领域的应用使得生物多样性法治信息获取多元化,生物多样性法治保护智慧化.与此同时也促使了生物多样性法治保护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立法上由重视保护物种群体变革为保护物种个体;行政上由决策偏差化变革为决策科学化;司法上由酌定裁判变革为推定裁...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人们获取和发布信息的一个新兴平台,隐私权在网络这一新兴环境中,正受到巨大威胁,也使隐私权保护这一问题再次摆到人们面前。我国对于传统隐私权的理论研究虽多,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隐私权保护不够重视,使得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而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侵权又以许多更新的侵权形式表现出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保护现状和国外的保护模式,进而提出我国在网络环境下对隐私权的可取的法律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6.
王青楠 《法制博览》2015,(4):89-90,8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全世界的人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信息时代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同时信息时代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扰,其隐私权不断被侵害,因此,本文将分析信息时代隐私权民法保护,并介绍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将提出信息时代完善隐私权民法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种权利,它的立法保护,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活动的时空范围变得异常宽阔,隐私权的屏障被抽象地打开,人们置身于几乎透明的"玻璃社会,个人的隐私空间变得狭小、隐私权常常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个人的隐私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将对网络隐私进行探讨,从中找出对策,以服务广大民众。  相似文献   

8.
张龙 《法制博览》2013,(2):34-35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仅关乎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在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具体人格权。在性质上,隐私权属于绝对权,其效力范围及于除自身之外的一切人,即任何人均负有不得妨害权利人实现其权利的义务。但是,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和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特别是公众人物的个人信息、私生活经常被曝光,没有丝毫隐私可言。为维护个人的隐私权而对簿公堂的事例也时有发生。基于此,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隐私权作为人格权的一种,为各国立法保护.然而在公共健康领域,政府等公权力部门采取的各类公共卫生行为举措介入私权领域,限制甚至"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对于公共健康语境下对公民隐私权限制尺度和个人隐私权的具体边界两大难题,通过公共健康的公共利益属性优先于隐私权、第三人知情权和健康权的特别考量两个角度论证隐私权...  相似文献   

10.
杨明明 《法制博览》2024,(9):133-135
伴随互联网金融经济的飞速繁荣,从目前各大电子商务平台脱胎出一种以对用户消费喜好、消费水平等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总结,从而随机浮动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对用户实行价格歧视的商业营销手段。这一行为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又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当前对大数据杀熟行为定性分析与规制路径尚存在诸多分歧。应当在经济法整体视角下探索其法律规制的方向。按照经济法学通说观点,价格歧视行为乃是大数据杀熟的本质,应尤其强调去规制具有垄断信息优势的经营者利用算法技术所施展的价格歧视行为。因此,可以在吸取域外经验的前提下,以完善执法依据、明晰经营者义务乃至保护消费者权益三个维度来规制大数据杀熟,以期达到对算法时代下的消费者权益的针对性保护与经济秩序的维护。  相似文献   

11.
陆元君 《法制博览》2013,(10):53-54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社会的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网络丰富了传统个人隐私权的内容,使其从单纯的人格性权利转变成了兼具人格性和财产性的权利。在网络这个特殊环境之下,被侵害方想要对于其权利进行救济和举证的难度远远大于传统个人隐私权。对于关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的法律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是最大的数据拥有者,它在履行其治理职能的过程中不仅收集数据资源,而且自身还创造和储存了大量的数据资源,作为具有公共性质的社会资源,政府数据被开发利用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然而,开放数据在创造经济红利和保护个人权利的同时也对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障民众数据权利、提升治理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三者间寻求平衡是各国政府开放数据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当人们对知情权的呼唤之声越来越强烈的时候,与之有相反特点的另一种权利——隐私权,却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一方面该透阴的欠透明,另一方面不该透明的又太透明,从而构成了中国的双重悲剧:人们对政务活动缺乏知情权,必然导致用权的神秘性和随意性,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而对个人隐私权的肆无忌惮的践踏,则使中国出现了一种特有的——“大耳朵”与“长舌头”现象  相似文献   

14.
隐私权保护有利于保护私人生活不受干扰,划清私人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界限,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更好的尊重个人人格和尊严。隐私权作为自然人的重要权利,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暂无系统规定,在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加强对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和探讨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涵容侦查、审判、执行及执行完毕之后的各个阶段,所涉未成年人也绝不仅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未成年被告人,还应包括未成年受害人和未成年证人。对于司法机关而言,尊重和保障涉案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既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现代少年刑事司法政策的价值所在。且从"正当程序"和"控权"的角度讲,保障未成年人隐私权对于规范侦查权和审判权的行使也具有重要意义。新闻媒体及相关社会组织、个人在报道和参与未成年人案件时,也不得非法收集或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走进万户千家,博客等网站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晒"生活。但近几年,人肉搜索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人们对网络环境下隐私权安全的担忧,也引发了人们对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的思考。从人肉搜索案件中吸取教训,要以人肉搜索对网络隐私权的侵害为基础,探讨网络隐私权的内涵、特征,观察我国现存网络隐私权的法律适用、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建立网络隐私权的责任机制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赵怀瑾 《法制博览》2022,(15):30-32
数据是流淌在数字经济躯体中的血液,个人数据是数据类型中最重要的一种,蕴含巨量的财产利益.发展《民法典》保障个人信息合理流通具有可行性,《民法典》保护路径强调民法的默示规则、格式条款和对条件的行为控制,以及建立强制许可制度促进个人数据流通.在实质性规则层面,应当完善许可使用制度,这是确定一方当事人能否实现个人信息财产利益...  相似文献   

18.
杨佳 《法制博览》2015,(1):57-58,40
隐私权在全球范围类来说都是一种新兴权利,我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关注隐私权。我国2010年的《侵权责任法》第2条可以看作是我国首次在立法上确定隐私权是我国民事权利的一种,表明隐私权的重要性从立法层面被得以肯定,但是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隐私权的保护还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文章希望通过对隐私权民事法律保护制度进行探讨,为我国隐私权在民法上的保护尽绵薄之力。在对隐私和隐私权作出基本概念认识后,仔细分析了隐私权的内容和特征,明确隐私权的具体内容。接下来就我国当前民事法律制度对隐私权的规定进行分析探讨,认为我国对于隐私权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存在空白阶段、名誉权保护阶段和隐私权保护阶段三个阶段,分析总结各个阶段我国隐私权的保护现状。最后文章从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对隐私权的保护建议。第一,在民法典的人格权内容部分明确隐私权的构成及内容;第二,从公众人物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两个重点方面进行专项立法,给予当事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9.
高畅 《法制博览》2015,(1):71-7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的收集能力、数据储存能力以及对数据的分析能力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可以说,这仅仅是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步。从刑事政策学的角度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刑事实证学派不用再关注样本,因为此时的样本=总量。而且,对数据的掌握和分析可以使得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抛弃因果关系的研究,转而向"相关关系"研究。这一变化可以使问题的展现更加直观,并且建立在庞大的数据基础上的分析也使得这种"相关关系"变得十分可靠。但与此同时,大数据也对刑事政策本身提出要求,即如何对待犯罪预测问题以及对于数据获取手段的犯罪化。  相似文献   

20.
网络实名制下的隐私权是一种特殊的隐私权,不同与一般意义上的隐私权。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保护这一特殊意义上的隐私权。但是这一问题已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2010年实施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行为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网上开店使用实名制已启动,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网上从事活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保护公民这一特殊的权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