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笔者认为,此款规定不仅仅是《法》对“不正当竞争”这一核心  相似文献   

2.
【裁判摘要】一、作家通过出售作品的出版发行权,从文化市场中获得自己的经济利益,是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经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作家属于文化市场中的商品经营者。二、知名作家在自己作品上的署名,具有商品标识作用。为推销自己的作品,采取借鉴、仿冒、攀附或淡化等手段,利用知名作家署名所具有的商品标识作用来误导消费者,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3.
问:什么是不正当竞争?答:《反不正当竞争法》里讲的竞争,是指市场竞争,经济竞争。竞争分为合法的竞争和不合法的竞争。不正当竞争就是不合法的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1.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虽不直接从事商品经营,但通过附属企业经营活动间接从市场获利的事业法人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2.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发现当事人的行为构成违法的,除追究其民事责任外,还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迳行对其予以罚款。  相似文献   

5.
朱雪忠 《知识产权》1996,6(1):19-19,38
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该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该法第五条至第十五条具体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但是,有些经营者实施的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不正当行为,却不在这些表现形式范围之内,很难直接依照该法来制止。然而,如果这样的不正当行为构成了对他人版权的侵犯,则可以依照版权法的规定追究侵权者的责任,从而达到制止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目的。 一、制止擅自使用或抢先注册他人的未注册商标行为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属于我国商标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可以依照该法的有关规定处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列入了“不正当竞争行为”中。但是,如果擅自使  相似文献   

6.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外不规行为的界定马向红丁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第2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如果经营者违背此正当竞争原则,又...  相似文献   

7.
广东新会市谢强问:从事营利性服务的经营者搞有奖服务,受不受《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的约束?比如,银行为了吸引储蓄搞有奖储蓄,最高奖超过了S000元,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本刊法律部答:《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的是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的交易行为的。根据该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该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因而,从事营利性服务的经营者搞有奖服务,应当属于该法第十三条所称的“经营者”,有奖服务屯是该条所称的“有奖销售”行为的一种表现,应受该条的约束。在我…  相似文献   

8.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反不正竞争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对该款的规定,即《反不正当竞争法》有没有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设立具有兜底作用的“一般条款”,理论界有不同看法,具体而言主要有三种观点: 1 、法定主义的观点。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没有规定“一般条款”,该法第2条所称“违反本法规定”特指违反本法第2章的规定,也就是说第2章所列举的11项不正当竞争行为才是该法所承认的不正当竟争行为。除此以外,不允许执法部门认定其他的不正…  相似文献   

9.
不正当竞争行为之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法》)禁止经营者从事违反《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经营者无视此项禁止规定,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给其他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必须承担民事责任。受害的经营者有权请求违法经营者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法》第20条)。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 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商业秘密侵权诉讼若干问题探讨赵静一、商业秘密侵权诉讼及其特征商定秘密侵权诉讼可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案件日渐增加,案件复杂,法律适用问题较多,并且理解不一,做法各异。为此,本文拟就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一、对不正当竞争的含义及调整范围的界定一不正当竞争的含义所谓竞争,字面含义是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人争胜。在经济行政案件中,它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竞争者在市场上以比较有利的价格、质量、服务或者其他条件争取交易机会的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章第2条第2款规定了不正当竞争的定义为: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  相似文献   

13.
商品虚假宣传行为的特点李德龙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正确理解这一规定,对于正确认定和处·理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案件具有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在如何理解此款法定定义时,亦即在如何把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范围时,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还存在着不同看法。本文在分析法定主义说和有限的一般条款说之不足的基础上,论证一般条款说的合理性,指出一般条款说已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得到实际适用,而且形成了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类型。最后提出完善现行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份、性质、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正确理解这一条款的规定,对于正确认定和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领域里的几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杜传杰当前,理论界对不正当竞争的定义有多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不正当竞争定义为:经营者违反本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了具体的列举,其中包括多种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7.
试论巴黎公约与制止不正当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83年缔结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是国际工业产权法中最重要的公约,其中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规定是各成员国建立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的基本依据。一、工业产权法与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巴黎公约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工业产权的客体是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  相似文献   

18.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规定了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限制竞争行为,根据该条的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该条是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其中第1款禁止其实施行政性强制经营行为;第2款禁止其实施地区封锁行为。  相似文献   

19.
焦点之一:民事视角 从民事侵权的角度看"蒙牛"事件 蒙牛员工诽谤事件令人痛心.诽谤行为不仅有违商业道德,也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从民事的角度看,该诽谤行为符合不正当竞争的侵权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第1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对于不正当竞争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如果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严重到构成刑事犯罪的程度,则成立刑事犯罪行为和民事侵权行为的竞合,行为人需要承担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21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得在广告活动中进行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广告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广告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损害其他广告活动主体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广告市场的公平竞争,扰乱社会主义广告市场秩序的行为.由于《广告法》对广告法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规定均较为原则.加之该法又是刚刚实施,因而有待于在理论和实践中深入探讨、研究.笔者拟依据现行法律,结合工作实践,对广告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表现形式及法律责任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