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底,全国首届“十佳”和优秀大学生村宫评选揭晓,金山区吕巷镇白漾村村主任助理陈红荣获“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称号,耀眼的荣誉折射出这名女大学生扎根农村4年来挑起“千斤担”的种种艰辛。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大学生“村官”培训机制,使其尽快融入当地民族社区 西部边疆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变,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极不平衡。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村村大学生工程”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和多样性,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时,应重视对其进行上岗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进村工作。在江苏省昆山市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从1999年选派首批14名大学生进村,到2003年开始每年有计划地选派30至50名应届大学生进村工作,再到2006年全面实施“村村都有大学生计划”.直至现在形成省、苏州市、昆山市、镇(区)和村五级联动公开选聘的长效机制。如今,昆山已有269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一线工作,动态保持率达100%。十年来,昆山市通过健全完善选派大学生进村工作机制.构建干部成长的广阔平台,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4.
八面来风     
《浙江人事》2009,(1):47-48
嘉兴市2008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全面完成。该市通过近三年的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1200多名,已全面实现了“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目标,提前两年实现全覆盖。  相似文献   

5.
江卫忠  山贤 《今日浙江》2008,(10):34-34
从2006年开始,湖州市南浔区率先在全市大批招聘大学生“村官”,目前,已公开选拔了153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完成“一村一社区一大学生”目标的63.5%。两年多来,创新管理,搭建平台,着力构建素质提升、科学管理、作用发挥、沟通互助四大机制,有效激发大学生“村官”创业创新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尤展 《群众》2009,(7):41-42
近年来,选派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众多大学生“村官”中的一位,戈新化在其一年多的大学生“村官”生涯中,留下了一串闪亮的足迹:2007年7月。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后.被派往宿迁经济开发区三棵树乡杨楼居委会任党支部副书记;2007年12月,经“公推直选”当选为杨楼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2008年4月,进京参加中组部举办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座谈会”并发言;2008年10月,人选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这个全新的平台,让他在广阔的农村天地中尽情挥洒青春,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7.
钟振  黄丹 《当代广西》2013,(4):35-36
全区推行YBG创业模式,拓宽大学生村官发展出路。YBC是“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简称,是旨在通过动员社会各界为青年提供“一对一”导师辅导以及“无利息、无抵押、免贷款”的资金支持、帮助青年成功创业的公益项目。2012年5月29日,我区在百色市启动全国第一个大学生村官YBC创业扶持试点。随之,帮扶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百色模式”在全区推广,掀起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并引领青年创业的热潮。中组部领导批示,广西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健全聘任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出路保障机制和建立职业推介制度的经验,可通过适当方式向各地介绍。  相似文献   

8.
林松 《现代领导》2009,(9):29-29
今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针对农村党员和大学生村官创业“无启动资金、无融资渠道”等难题,设立“一卡两基金”.精心打造了一批“青年”号、“党”字号的“红色引擎”。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你好。近年来,大学生当“村官”成为一热。确实,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知识型“村官”,但大学生“村官”目前的现状却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金湖县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施大学生村官成长“雨露工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和使用。目前,全县110名大学生村官中,  相似文献   

11.
黄伟  郭佳瑜 《浙江人事》2009,(12):36-37
2006年开始,温岭市连续四年选聘了403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随着“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的逐步推进,该市大学生“村官”人数已越来越多,如何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使大学生“村官”“用得上、干得好、有奔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北京招大学生村官响应热烈。而随着招聘工作面向在京高校应届毕业生全面展开,众多渴望“留京”的学生很可能将“火爆势头”推向新的高潮。过去在农村,出个把大学生,那可是稀罕无比,是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难得机遇。如今大学生要进村当村官,则反映出两方面事实。其一,大学生已非“皇帝女儿不愁嫁”,就业压力使学生择业必须更加理性。再者,广大农村地区确实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参与到当代农村的发展建设中来。北京市委组织部等10个部门联合发文,提出3年内招8000名高校毕业生到远郊区县工作,实现北京“村村有大学生”目标。但一些疑…  相似文献   

13.
刘世华 《前进论坛》2009,(11):64-64
现状: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是我国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国家“大学生村官”计划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这项政策由于推行时间短,政策还不完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学生村官”计划缺乏长远规划,“大学生村官”专业与需求不对口,角色融入难等。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2,(4):65-65
王久高在《探索》2011年第3期撰文认为,制度“嵌入”下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必然遭遇体制性的障碍。为此,必须明确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中心目的,充分认识它的战略意义;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深化市、县、乡镇基层各项配套体靛改革;健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机制、教育机制、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积极营造健康的舆论导向,辩证地看待大学生“村官”承担的使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缩短大学生“村官”成长周期,江苏省东海县为每位大学生村官配备“四个导师”,全方位提升大学生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着力搭建三个平台,助推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谋“出路”。搭建联系帮带平台。为大学生村官谋“出路”树信心。新洲区建立区、街镇、村三级联管“传帮带”制度,采取谈心交心、定期走访、典型引路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疑难困惑,传授农村工作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钟伟  俞丰  刘钊林 《今日浙江》2008,(10):33-33
最近,绍兴县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顺利结束,有50名大学生“村官”,高票当选村、社区(居委会)党组织委员,成为此次换届工作的一大亮点。 从大学生到“村官”的演变,一方面体现了农村和社区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在基层舞台施展才华有了更大的天地和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互动平台     
不如送“村官”上大学编辑同志:你好。近年来,大学生当“村官”成为一热。确实,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知识型“村官”,但大学生“村官”目前的现状却并不乐观。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江苏省阜宁64名大学生回乡当“村官”。结果,几年后就有33人离职。为留住大学生“村官”,遇到同样情况的太原市委组织部可谓良心用苦。10月16日。山西太原市委组织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一份文件,给正在农村任职的大学生们一个“定心丸”,他们只要好好工作,以后的工作问题组织上会妥善安排。然而,在笔者看来,与其如此费尽苦心,倒不如送“村官”上大学。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2月27日至28日,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村官”论坛在慈溪市举行。 来自中央组织部、全国党建研究会、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委组织部等部门的领导、专家以及浙江省各市、县组织部门有关负责同志,浙江省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20.
陶尧土 《今日浙江》2010,(14):45-45
在年初中组部召开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引导大学生“村官”期满后有序流动,是大学生“村官”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