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检察机关工作人员混编混岗 ,不规范管理是历史遗留的 ,作为检察察初建和发展前期 ,与当时的国情和国家法治水平、人才水平是相应的 ,无可厚非。但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日益明晰 ,检察机关也应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专业化道路 ,旧的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检察管理体制应及时调整改革。因此 ,笔者认为应按专业化的要求将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大致设想如下 :第一 ,检察官序列。包括检察员、助理检察员 ,即四等十二级检察官。主要由受过高等法律专业教育 ,有较高文化 (大学本科 )和专业知识水平及丰富的司法实践经…  相似文献   

2.
对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分别适用不同的管理办法,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提高管理效率的客观需要。我国检察机关现有工作人员大致包括三类,一是具有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职务的检察人员,适用检察官的管理规范;二是司法警察,纳入警察法的管理范畴;三是检察书记员和部分司法行政人员,属于公务员制度管理的范畴。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检察书记员和司法行政人员(下称检察辅助人员)管理办法,有关辅助人员的管理大都参照检察官的管理办法,形成检察官与检察辅助人员在事实上未能实现“分类…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检察官职务序列主要存在职位类别、职务等级、管理模式等三个问题.在完善职位类别方面,建议设置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长助理、检委会委员、检察员等职务,把助理检察员从检察辅助人员类别划出,作为后备检察官专门培养.在完善职务等级方面,建议当前保留"四等十二级"等级制度,实际使用"四等十级",过渡期内四级检察官、五级检察官供基层检察院助理检察员评定等级使用,过渡期后备而不用;长远来看,则只保留等次、取消级次,设置首席大检察官、大检察官、高级检察官、检察官四等.在完善管理模式方面,建议采用中央统一管理下授权两级检察院党组的模式,提高检察官任命主体的层级,首席大检察官、大检察官等级由国家主席任命,高级检察官等级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命,检察官等级由省级检察院检察长任命.  相似文献   

4.
检察人才分类管理改革检察人才分类管理改革,是指按照检察机关的职能需要和各类人员的岗位特点,将检察人员分为检察官、检察事务官(检察官助理)和检察行政人员。依据工作职能、职责权限,合理设置和划分各类人员职位和职务层次,对检察人员实行规范化管理。检察官,是指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是履行国家法律监督职能的主体。要重点培养一批精通本部门业务、熟悉相关专业知识、能独立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高素质检察官队伍。检察事务官(检察官助理),是指在检察活动中从事辅助性、事务性、技术性工作的检察人员,要努力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5.
协办检察官是指在以办案组形式出现的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中 ,协助、配合主诉检察官完成公诉任务的检察官 ,一般由检察员或助理检察员担任。目前试行的主诉检察官制度是高检院近年来推行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改革 ,因此无论主诉也好 ,协办也好 ,由于责、权、利的重新划分 ,其工作思维定势与方法都要在实践中相应地加以调整、磨合 ,以合乎改革的初衷。笔者作为一名担任协办检察官的检察员 ,对此有切身体会 ,愿与同仁交流。一、确立对主诉检察官负责的观念主诉检察官在检察长 (分管检察长 )、处长领导下 ,依据法律和检察长的授权 ,相对独立地…  相似文献   

6.
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检察干警分为三大类: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上海市检察机关打响了检察改革的第一枪,有关助理检察官的改革成为了改革中的一大难题,这个“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改革“过渡期内”是否任命新的助理检察官的问题,二是现有助理检察官队伍的分流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有利于明确助理检察官在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定位,文章从助理检察官的概念与渊源出发,阐述了助理检察官改革的方向及其建议.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检察官法》实施前已被任命为助检员,《检察官法》施行后初任检察员,是否需参加全国初任统考?另外,初任助检员时已通过全国初任统考,初任检察员,是否还需再次参加全国初任统考?江苏省建湖县人民检察院赵柯山赵树山同志:《检察官法》第十三条规定:“初任检察员、助理检察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从舆备检察官条件的人员中择。提出。选。”据此规定,报考检察员、助理检察员的人均为具备检察官任职条件,但尚不具备检察官身份的人员。同时,(检察官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检察官进行年度考…  相似文献   

8.
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有利于防止司法权地方化,但也会带来司法系统行政性强化的风险,要采取人财物管理与司法业务相分离、人财物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规范"检察一体、上命下从"体制、深化司法公开等措施加以防范。经费保障既要承认差异,又要"提低填谷"。人财物统一管理后,省级法、检领导班子人选建议(提名)权要由省级党委为主调整为"两高"党组为主。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时不能将助理审判员、助理检察员变为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要还审判权于独任制法官和合议庭,赋予检察官以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主诉检察官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诉检察官制度(以下简称主诉制),是在检察委员会和检察长的领导下,以一名检察官为主,辅之以数名助理检察员、书记员组成办案组,依法相对独立地承担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工作的内部办案制度。主诉制是一项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制度。推行主诉制是最高人民检察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明确检察官执法责任,防止和减少执法过错及错案的发生,根据《检察官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主办检察官是经检察长、分管副检察长或部门负责人指定,具有助理检察员以上法律职称,主办或组织指挥侦查、审查、复核某一案件的检察官。 协办检察官是经检察长、分管副检察长或部门负责人指定,具有助理检察员以上法律职称,在主办检察官的指  相似文献   

11.
杨志标 《法制与社会》2012,(22):297-298
非领导职务人员是干部队伍中的宝贵财富,但是在实践工作当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现阶段非领导职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却有着千差万别,如何发挥这一批人的工作优势,发挥其积极性,具有深刻的理论以及现实意义.笔者是一名从检工作33年的检察官,先后任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现时是一名四高检察官,曾先后担任经济检察科副科长、税务检察室室主任、反贪局副局长和政工办副主任,现时是一名副调研员.本文回顾从检30多年工作经历,对如何摆正基层检察院非领导职务人员的工作心态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检察官》2006,(5):F0002-F0002,F0003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检察院,始建于1955年8月,1966年职能中断,1978年12月恢复重建。现有工作人员88人,其中检察员56人、助理检察员7人、书记员17人、司法警察3人、行政人员2人、职工3人。内设机构分别为:办公室、政治处、侦查监督科、公诉科、渎职侵权检察科,反贪污贿赂局、  相似文献   

13.
邦建华 《检察风云》2010,(15):43-43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宣誓规定》,加强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增强青年检察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举行了由11名新任助理检察员组成的初任检察官宣誓仪式。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人民检察院实施法律监督,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保障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提高检察官的素质,实现对检察官的科学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检察官是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  相似文献   

15.
本期检察大讲堂的主讲是二级高级检察官王立,中共党员,研究生毕业。自1981年3月开始从事检察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反贪科副科长、科长、副检察长、反贪污贿赂局局长(兼)、党组副书记、党组书记、检察长,现任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多年的一线工作.使其打下了扎实的检察理论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多次参加中纪委、高检院专案办理。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四次及多次嘉奖。担任检察长后,注重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部分检察院开展了主诉检察官的试点工作,并于今年开始在全国全面铺开。就试点的情况看,基本上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检察机关现存的体制结构,主诉检察官的试点仅在审查起诉环节开展,以增强公诉人责任和权利为主要内容。另一种是主诉检察官试点贯穿刑检工作全过程,实行捕、诉合一,即以一名检察官为主,辅之以数名检察员、助理检察员  相似文献   

17.
《检察风云》:你当初的职业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检察官吗?寿志坚:最初不是。那会儿,我们读质检专业出来后,更多的人是去药厂工作,而我之后从事的几个工作其实也和我的专业没有太大关系,只是相近。后来检察院招人,我就想去试试看,对神秘的检察官还是有所向往的。我先从法警做起,开始接触法律知识,后来通过自学,终于幸运地通过了初任检察官全国统一考试,便成了一名助理检察员。  相似文献   

18.
万毅 《人民检察》2015,(5):59-63
我国当前的检察改革正走在走向深入,一些关键性的制度变革和设计,应当注意对检察制度原理的遵从和对世界检察制度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制度发展趋势和动向的关注。当前有三个突出的问题需要慎重考量:一是在检察机关办案组织和办案方式改革的问题上,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与检察官员额制的关系如何处理;二是在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的问题上,是坚持部门制,还是改采"大部制";三是在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的问题上,是设立检察官助理制度,还是采用检察事务官制度。  相似文献   

19.
修订后的《检察官法》巩固了司法体制改革成果,为检察队伍建设和组织体系建设确立了法治基础。为促进其有效实施,有必要深入辨析检察官、检察员的概念,准确理解不同检察官的职权范围,进一步凸显检察官的主体地位。针对涉及检察人员切身利益的初任检察官、遴选检察官机制,有必要从现实出发,关照上级院检察官助理的初任,为检察人员上下左右流动拓展空间。恪守客观公正的立场,重点在于强化职业伦理,防止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化。应慎重对待《检察官法》与《检察院组织法》关于职责表述的不统一问题,避免产生新的理解分歧。  相似文献   

20.
检察官的任职条件和选拔方式,是确保检察官执法素质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检察官的基本素质及其正确履行职责能力,检察官法第十条、十一条以及第十三条对担任检察官的条件和选拔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初任检察官(即首次担任检察员或助理检察员职务的人员)的任用标准和选拔方式并不能完全有效地保障检察官的基本素质,这主要表现为选拔范围狭窄、参照人群数量少,相对降低了任用标准,对法律专业知识和专业工作经历的要求标准偏低,素质要求明显失衡。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检察官队伍素质的提高,必然对检察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