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聪慧的领导者,应当善于听话,在广泛听取各种声音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领导方略。有经验的领导者都认为,听话不仅要善于用耳听,还要善于用眼听,更要善于用心听?我国古代的兵书《六韬》中就有这么一段话:“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相似文献   

2.
领导者工作错综复杂,要从中理出头绪,正确决策,必须注重“耳闻、目睹”。其中“耳闻”尤其重要。在调查研究中听取真实之言。毛泽东同志曾经生动地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领导者在深入基层调查中可得到基层的第一手材料,而这些材料恰恰是在机关或领导岗位上所难以听到的,也正是这些材料往往对领导者正确决策有较大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当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时,领导者不妨把手头的工作放下,到基层走一走,到乡村、到工厂、到企业看一看,到人民群众中听一听,也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与人争辩中听取逆耳之言。敢与领导争辩…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会说的不如会听的。”1978年,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中指出:“一个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这句话虽是从发扬民主、解放思想的角度讲的,但也说明了领导贵在会“听”的道理。一个不善于听群众讲话的领导者是很难做到察民情、顺民意,赢得群众尊重的。领导者只有做到会“听”,才能与人沟通,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凝聚群众智慧,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倾听”时贵在“谦听”。是否善于倾听,是衡量一个领导者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领导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毋庸置疑,没有时…  相似文献   

4.
谦听与兼听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中指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而听什么、怎么听、听的效果如何,这不单单是带着耳朵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是领导能力与领导艺术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因而,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和掌握“听”的本领、“听”的艺术。谦听。态度决定听的效果,虚心而又耐心地听人讲话是成熟的领导者所具备的品格与气度。至于听别人讲自己不爱听的话,而且要从头到尾地听,那是对领导者自控能力的考验。首先,要认清听的意义和作用,变“要我听…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初听到过一首讽刺陈伯达的散曲,是民间流传的,据说是赵朴初的杰作,也未曾得到核实,但其中有几句至今还记得,一句是哲理的,叫做“听话听反话,不会当傻瓜”;一句点题的,叫做“自称小小老百姓,却是大大野心家。”这当然是较为极端的实例,但怎么“听话”,确实很有讲究,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真的会变成傻瓜。比如,开口闭口说“我个人意见”的,就绝对不是普通老百姓。普通老百姓跑到那种场合去说“我个人意见”,是要被人笑掉大牙的,尽管他说的确实只是“个人意见”,但在那种场合,人家并不认为你具有说“个人意见”的资…  相似文献   

6.
“群众”,泛指人民大众,数量多而成份庞杂;所以,群众反映各异是情理中事,领导者要善于倾听与分析群众的各种意见、呼声和反映,采纳其中实事求是的反映,改进工作。但是,近年来有一种“群众反映”却很须一辩。一名中年知识分子要被提拔了,马上就会有人向领导者提供信息,“群众反映”此人“骄傲”;一位歌唱演员不中某领导的意,随  相似文献   

7.
领导既要通过报告、宣讲、谈话等方式宣传教育群众,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带动群众。在做这些的同时,笔者认为:要当好一个称职的领导,应多听听群众的意见。 领导听群众的什么呢?听听群众七嘴八舌的议论,听听群众的意见,听听群众的批评、牢骚等。这些话有时可能难听,但真正听了,并琢磨其中的道理,可能会解开工作中的一些“死结”。在现实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做工作离不开方法。领导者在实际工作当中,不仅要有好的出发点,更要讲究好的方式方法。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这一基本的领导方法,对于任何领导机关和领导者来说,在实际工作中都是适用的。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离开群众的实践,离开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却是比较困难的。那么,要想…  相似文献   

9.
领导者科学决策是整个领导活动过程的核心和关键,它贯穿于领导活动过程的始终,规定和影响着领导工作其它方面的进程和发展.领导决策是否科学,方向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人心的向背,社会的安定,而且也极大地影响着领导者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领导者所面临的是一个稍纵即逝,瞬息万变的竞争态势,作为一名领导者,当你思维若定,高高举起“拍扳权杖”的时候,一定要慎思明辨、多谋善断,牢牢找准科学决策的支撑点.掌握实情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具体到决策活动而言,就是一切从问题出发.应当说,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决策的起点,问题找准了,决策的目标也就找到了,实际上决策的目标就是应该而且又能够解决的问题,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差距,就是事物应有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领导者对差距知之不多或知之不详就从根本上动摇了科学决策的基础,为此必然制约和影响决策的正确性.领导者决策失误的首要原因就是对决策的问题没有从历史到现实、从内部到外部、从主观到客观全而准确地调查研究获取真实情况,所获取的情况与信息不够真实、不够准确、不够全面、不够及时,以致决策失误.云  相似文献   

10.
面对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工作,领导者怎样才能很好地开篇布局呢?笔者以为,一个成功的领导,最重要的要做到“一定三会”。一定:是指定“计”。治国要有治国之策,治家要有治家之道,那么,治理一个单位或部门,当然也需要有“计”,这个“计”就是领导者的计谋、策略...  相似文献   

11.
抓住热点问题予以解决,从而凝聚人心,推动全局工作,是一项重要的领导艺术。在实际工作中,要掌握这一艺术,关键是要注意三点。首先,热.点抓得“准”,人心才能“振”。所谓热点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抓住这些问题,切实加以解决,自然就会引起群众的强烈共鸣。问题在于,人们往往抓而不准,威者领导说什么是热点,自己使说什么是热点峻者邻近地区抓什么热点,自己就抓什么热点;或者下级汇报什么热.点,就以为什么是热点。结果,抓的不是“冷点”,就是“误.点”,响应寥寥。其中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得好:“三个皮匠,赛过诸葛亮。”群众是最聪明的、最有办法的。我们要想把农村工作搞好,把农业生产领导好,就要听群众的话,真心诚意地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听一听他们有些  相似文献   

13.
情商:领导者不可或缺的一种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情感智商运用到现代管理领域,是近20年来一直探索研究的重大课题。领导者要“用心管理”,而不是仅仅靠权力、压力使人服从。在领导工作的实践中,有的干部有些“娇气”,不愿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身在群众,心在“汉”;有的干部有些“傲气”,身居要职,趾高气扬,架子大,瞧不起群众,疏远群众,听不进不同意见;有的干部有些“霸气”,把群众当成工具,任意摆布,动辄训斥;有的干部有些“邪气”,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以权谋私,处事不公;有的干部有些“冷气”,对干部群众的困难疾苦、身心健康麻木不仁,不闻不问,…  相似文献   

14.
“公开”,当今是个很时尚的词。比如,政务公开、警务公开、财务公开、人才选拔公开,等等。 “公开”,相对于过去的“隐秘”,是个改革;相对于现今的时代要求,则是开放的应有之意。 人民群众理应享受法律所赋予的知情权;做为领导者理应满足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这个权利。 但是,我们的领导者是不是都理解和习惯于这种“公开”呢? 我看未必。 “什么都讲公开,听群众意见,还让我们这些领导者干什么?”这种牢骚听起来似乎有理,但仔细分析起来却是似是而非。我们这里所讲的公开,并不是无论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公开,而是强调,事关人…  相似文献   

15.
一是“真心听”。只有多和群众接触,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一些具体困难,群众才会真正敞开心扉,才能说出更多的真话、实话、心里话。二是“听原话”。在直接面对群众的时候,要学会当“听众”,多听勤记。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也要记下来,回去后再综合分析,从中找到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三是“听进去”。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建议,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要把征求来的意见建议及时汇总上报,为领导决策、改进作风和破解难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盯着什么干     
干部应该盯着什么干 ?不言而喻,首先要盯着群众干 ,因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其次要盯着问题干,因为干部的职责就是出主意、想办法,替群众排忧解难。   盯着群众干,盯着问题干,我们绝大多数干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但也有少数干部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对头,他们盯着的是另外一些东西,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曰盯着领导干。其特征是只看领导的眼色行事,专拣上级高兴的事儿干,曲意迎奉,习惯当“传声筒”,干工作不是从本地实际出发,而是看领导“怎么说”,领导喜欢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单位也好,领导也好,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缺点和不足。然而,眼下在某些单位, 如果去征求群众对单位班子或领导干部的意见,群众往往是“没意见”。群众“没意见”,并不是说我们的工作已经尽善尽美,相反,这可能正是群众对我们有意见的表现。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革命的政党,就怕听不到群众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因此,对于群众“没意见”的现象,征求意见者应该从四个方面审视反思——  相似文献   

18.
所谓“善听”,就是要善于听取 各个方面的意见。应当说,它是一 个领导者的基本功。但是,有些领 导者却不能做到“善听”,而是偏听 偏信,致使部分下级远离领导,工 作上不支持配合领导。一个领导者 要做到“善听”,主要方法是“三辨”: 一辨动机。就是要辨别说话人 或汇报人的动机。一个有头脑的领 导者,必须要审慎地去辨别那些爱  相似文献   

19.
让群众做政府职能部门的“评审官”,是落实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评议制度和群众检查监督机制的创新举措。此举会让一些不作为的部门和人员“坐卧不安”,原因在于他们工作中只愿“抬头向上”,不愿深入基层,对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不甚关心,存有“只要领导高兴,则自己太平”的错误观念,造成部门工作成效差、群众意见较大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领导者,无论有怎样的远见卓识、聪明睿智,无论有多么好的决策思想,都必须通过被领导者才能付诸实施。因此,善于处理好与下级的关系,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础。领导者依靠什么来对下级施加影响,实现自己的领导意图呢?不少人往在习惯于依靠自己的领导地位,依靠行政命令的手段发号施令、开展工作。他们不知道,要处理好领导者与下级的关系,首先要从领导者自身做起,也就是要了解下级对自己的期望,尽量使自己“接近”下级心目中的“理想对级”。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因为每个领导者都有过当下属的亲身经历,而且上下级关系本是相对的,领导者也要与自己的上级打交道,所以,只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